惠安木雕的发展历程


惠安木雕兴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民国时名师鹊起、精品迭出,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早期的惠安木雕主要是佛像和建筑物的浮雕装饰,伴随着传统建筑大木雕刻和宗教信仰的传播,其广泛用于各种雕刻装饰,后来更发展有黄杨木雕、神像金木雕、仿真雕、树根雕等艺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文化旅游品牌。

唐、五代时期,闽南“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建筑兴起,促使依托于此的惠安木雕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之中。同时,自唐以来,泉州就被称作临海佛国,在相当长时间里,宗教雕刻是雕刻艺术的主体内容,与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

宋元时期,惠安木雕渐臻成熟,其艺术追求和表现也由简到繁,由粗至细、由拙至精。据《鉴湖张氏族谱》记载,现存最早的惠安木雕作品是南宋张仕逊参与重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屋顶的24尊“飞天乐女”(又称“妙音鸟”)雕塑,它将宗教文化、优美绝伦的雕艺作品、建筑雕刻十分精妙的融合在超凡脱俗的艺术载体中。建于元朝元贞元年的惠安文庙,尚保留完好的吊筒、楣枋、斗拱等“大木”雕刻构件。

明清时期,惠安木雕更趋成熟,艺术风格开始从粗犷流畅转向精雕细琢,成为惠安雕刻艺术的代表。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亨有“八闽第一木雕大师”美誉的崇武王益顺携其子承建峰尾东岳庙,设计制作了全木结构蜘蛛结网藻井并雕镂各种图案,此独创的技法一经问世,便名噪一时。之后,在台北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等闽台名刹,都留下了建筑“大木”与雕刻绘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宝遗迹。在这一时期,民间艺匠开始走出乡村,形成队伍,带着传统的躯壳前行,迅速地完成对外来文化的剔选与消化,在一个有限的宗教空间成功地进行了多元文化空前融合的艺术实践。此时的惠安木雕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在寺庙、宗祠和古民居的建筑时,木制梁柱、撑拱、雀替、垛头、兜肚、垂花等建筑部件大量使用木雕装饰图案。

新中国成立后,惠安木雕的表现题材和社会内容更加丰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和历史性纪念意义的建筑雕刻工程凝聚了惠安雕匠艺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惠安木雕匠工们开始从家庭小作坊到企业工厂,慢慢地走向专业学校参加正规培训。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设计专业人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更为惠安木雕的发展创造了良机,使惠安木雕的传播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惠安雕匠艺人的作品遍布全球,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和艺术珍品。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