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爆发过很多次鼠疫,为什么没有留下像欧洲那样的


据史料记载,汉代是中国瘟疫频发的阶段,但到了唐代,情况有所好转,学者于赓哲发现,唐朝首都长安人口多达70—100万,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可从史料看,却未有发生瘟疫的记载,整个唐朝,被记录在案的大瘟疫也只有3次。唐朝人均寿命达50岁以上,排在历代前列。

当时来华的阿拉伯商人曾说:“中国人比印度人更为健康。在中国,疾病较少,中国人看上去较为健壮,很少看到一个盲人或者独目失明的人,也很少看到一个残废人,而在印度,这一类的人则是屡见不鲜的。”

据《中国中古时期城市卫生状况考》的研究成果:传播鼠疫能力最强的黑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中国家鼠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前两者活动范围为100—150米,褐家鼠传播鼠疫能力差,黄胸鼠在北方较少见到,而小家鼠活动范围只有30—50米,当时长安街道一般为69—147米宽,不利于老鼠活动,这就限制了鼠疫的传播。

城市如此,农村亦如此。

中国农村一直以小农为主,即农民以户为单位各自经营,少有大庄园,彼此配合少,而西方农业源于中亚新月地区,缺乏水源,各农户需联合建设、维护沟渠,因而多大庄园,强调彼此配合。小农制用土墙分开彼此,居住相对分散,故在抵抗鼠疫方面有一定优势。与英国贵族死亡率低不同,古代中国发生瘟疫,乡村中居住的退休官员、富人的死亡率并不低,这体现出小农经济中相对平均的特点。

明清中国为何多瘟疫

然而,明清时期中国瘟疫数量却明显增加,特别是清末,1910年爆发的哈尔滨鼠疫造成6万多人死亡。

明清瘟疫增加,可能与历史记载更详细有关,但也可能与明清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关,唐代中国城市多采用坊墙制,长安城内部分成100多个坊,每个坊有高墙,夜间坊门关闭,居民无事不得外出。到了宋代,由于商业发展,坊墙被打破,逐渐向街市制转化。

街市制初期街道尚宽,但小商小贩“侵街”不已,以清代北京为例,前门外原本道路宽阔,但两边商贩占街经营,初期还只是游动摊位,继而盖房长期经营,道路宽度变得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

传统城市多是军事、交通要地,宋代以后,商业城市渐多,其中人口增加较快,致使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日渐恶化。

明清时代中国人口增长迅猛,特别是美洲物种(玉米、红薯、土豆、南瓜)被引种到中国后,由于这些物种产量大,进一步刺激了人口增长,康雍乾三代百余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近2倍。

人口增加,而城市基础设施却未见改善,据西方外交官记载,清末北京城臭气四溢,城内到处是几十年堆成的垃圾山,原来由明沟构成的下水系统也因近百年未清理而淤死,其中不少被人上盖石板,建成房屋,以补土地不足,致明沟成了暗沟,基本丧失排污功能。

好在明清时期砖房渐多,抵消了一部分鼠疫隐患。此外,清代防疫体系较严密,政府与社会分工明确,也减少了大疫造成的伤亡。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