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私藏铠甲会有杀身之祸?


因为以冷兵器时代,铠甲极强的防护作用,对战斗的成败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减少民间不缺性因素,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对铠甲有着极强的管控。

下面我们就详细来聊聊这个话题。

“铠”与“甲”的由来

“甲”字最早的意思是指植物种子长大后起保护作用的那层壳,后来引申为用藤、木和皮革给人制作的护具。当时这些护具主要是为了防护敌人的弓箭,因为最初的箭矢主要是石质或竹制的箭头,甲完全可以防御住这些攻击。

但随着青铜和冶铁技术的普及,金属护具“铠”逐渐成为主要的额防御工具,但因为冶炼技术不高,打造的铠经常会让佩戴的人行动不便,所以防御性好的铠逐渐与方便行动的甲相结合,形成醉蛛的铠甲。这样使得穿戴铠甲的士兵,即获得了良好的防御,又不影响行动的便捷性。

历史中的铠甲

铠甲优良防御性,使得历朝历代都将铠甲视为国家“战略级”武器,明文规定民间不可以私藏。汉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周亚夫,便是被人告发私下买卖包括铠甲在内的武器,而被下狱问罪,最后惨死狱中。《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这里的器指的便是包括铠甲在内的武器。除了名将周亚夫,我们熟悉的清朝,他的开创者努尔哈赤,便是用祖父和父亲遗留下来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创了一个王朝,从中可见铠甲的重要性。而且在明末清初纵横中原的满洲八旗,其中的精锐也往往以铠甲优良著称。

八旗穿戴的大部分铠甲都是在明朝铠甲的基础上的改良版,最外面和最里面是棉布,在重要的防御部位(如胸腹、脊柱等)的中间会夹有铁片,在活动量大的部位则用铁钉加固,同样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防御效果。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种铠甲,相较于明军的明光甲更为轻便,防御效果又相差不多,最关键的是制造成本大大降低。

这种铠甲后来被八旗大量装备,结合八旗的八种颜色: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形成清朝八旗军独具特色的铠甲。这些铠甲经过后世清朝皇帝的不断翻新和新制,使得建国后在北京的故宫中仍有大量遗留,甚至再上世纪七十年代,故宫为改善员工福利,还曾将3000套清乾隆年间的御林军铠甲以每套5角的价格卖给员工,并规定员工购买后一定要拆开绵甲取出其中丝绵。

这条消息报网络曝出后,着实火了一段时间,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