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地方戏是什么?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西南部和中部的传统地方戏。

又称“高调梆子”,是“高调”或“高调梆子”的简称。因其高亢激越的特点,被称为“舍身梆子戏”。主要流行于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的广大乡镇。由于疫区不同,群众对它的称呼也不一样。如以菏泽为中心,号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重点,称为“汶上梆子”或“夏鲁调”,统称为“高调”,以区别于流行于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取名为“山东梆子”。

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流通

山东是历代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山西人去山东做生意太早了。济宁、菏泽、聊城

山东梆子

在明代,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山西会馆。这些从事典当、钱庄行业的晋商,在山东经济实力雄厚,在山东定居时间较长。在这种形式下,在这种情况下,晋剧、班社自然流入鲁西南一代,在很多剧目中也反映了当时晋商在鲁西南等地经商的情况。比如奇怪的错误和换妻。因此,作为古代四大剧种之一的“Xi梆”受到了当地文化、方言和习俗以及地方和其他剧种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山东梆子。

据清代乾隆(1736-1795)颜昌明《秦云采英传》记载:“本元后奏为曼卓,为弦索。.....和弦在北方流淌...陕西人的歌叫秦腔。.....至于燕、荆、齐、晋、中州,虽改了读音,只是离故土近者,变化较小。”其中“齐”指山东。据乾隆五十年出版的吴昌源《蓝燕传》记载,“花部四十四人”中,于永亭(即墨)和孟(历城)是山东人。其中,蒙转部”饰演百花公主,制服收场,颇有英雄气概。其他杂部都是梆子,多为京派。”后面附诗中有一句“郑阮举蛙高促之,踏母苦夜”,可见当时有郑、阮等弹拨乐器伴奏。所谓“京派”,有个“梆子调”,多是山,是陕西梆子。据嘉庆十五年(1810)出版的刘清阁短篇小说《听春唱西》中的“金”一文记载,“本姓金明远清,姓居,名,十五岁生于山东兖州(大顺部)。”附诗曰:“齐边不唱琴声,恐玉喉玉筝。”说明山东艺人进京后,唱的是山山梆子而不是齐边,还配有弹拨乐器(筝)。两本书所描述的伴奏乐器也与山东梆子早期的大弦伴奏(八棱月琴)相一致。

以上文字材料可以证明,山东最迟在乾隆年间就有地方梆子,北京也有山东演员表演。这一点,在山东梆子老艺术家的溯源中,是接近时间的。

据资料考证,五福班是集宁财神庙中备受瞩目的老班,由李翰林在明万历年间(1573)创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为了证实这段历史,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专门调查走访了山东梆子老艺术家段(艺名段衡,生于1889)。他说:“听我的老师张恩普(济宁人,花莲人)讲,备受瞩目的济宁财神庙五福班是李翰林在明朝万历皇帝登基前创办的,至今已有30年了。据巨野大瑶班最后一任班主姚宝元介绍:“姚班创建于清朝,姚孔卓是第一代传人。到我这里来。

山东梆子

是第九代。姚班有280多年的历史。结合其他材料可以知道,山东梆子在清初相当流行,其出现可以追溯到明末。

可以看到,时至今日,备受瞩目的济宁东门五福班、汶上县大曹班、巨野县崇圣府班、田家班、大姚班等都已有300多年的办班历史,其活动范围遍及菏泽、济宁一带,以及泰安、聊城、临沂一带的许多乡镇。过去,许多专业课社和著名演员经常在豫东、苏北、皖北、冀南演出。

山东梆子里没有女演员。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出现了第一批女演员,如巨野县“女子班”中的萧冷儿(丹)、萧静儿(丹)。此后,其他班级社团也逐渐吸收女演员出演丹星。其中有单县4班的王德兰、绿衣红衣(小环)、巨野县孔班的李、汶上县玄楼班的吴太云、莘庄县的大金等。其中大金可以演黑脸。王、(红脸、黑脸)、(旦)曾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过《山东梆子》。

与此同时,一些山东梆子艺人去外省演出。如维尔(红脸)、(小生)、李二(黑脸)、唐(艺名桑托、丹)、(艺名奕聪、丹)等都曾在江苏、河南等地演出。直到1930左右,河南东部(包括开封)仍经常到鲁西南邀角。当时的优秀演员有(艺名桂花油,曹家班毕业于青衣花旦)、刘德润(红脸王)、黄如秀(艺名黄娃,东三义堂毕业于定陶县,文武双全)、孙(,曹家班毕业于县,面目恶劣)、(火神毕业于县,面目恶劣)。但这一时期河南梆子(豫剧)兴起,山东梆子的发展受到了鲁西南地区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的社会动荡的阻碍。到40年代初,一些河南梆子艺人,如李金娥、许凤云、陈素华、马金凤等都曾在菏泽演出,山东梆子的唱腔也因此受到河南梆子的影响。据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1953调查,山东省现有梆子剧团43个,其唱腔多吸收了豫西调元素,丰富了山东梆子的唱腔。?[2]?

现代进化

建国初期,省内仍有许多专业剧团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受欢迎。

山东梆子

多年来,仅菏泽县就有100多个梆子业余剧团。据1953统计,山东省仍有43个梆子剧团。65438-0958,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戏专案组”,对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唱腔、曲牌进行挖掘整理。同年,山东梆子剧团在济南成立,以菏泽人民剧团为基础,并从济宁调集了著名老艺术家窦、卢生魁等。鲁剧学校也成立了梆子部。通过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和现代戏的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等方面都有改革和创新。

1960期间,山东梆子剧团在北京汇报演出时,其《墙的故事》、《万家香》、《玉虎坠落》、《二郎山》等剧目获得好评。此后陆续有一些现代戏被编演,如《三只船》、《边塞世家》、《卖瓜老王》、《铁马的宏图》、《刘夏家》等。

山东省1982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的新娘》分别获得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得表演奖。到1983,除山东梆子剧团外,仍有专业剧团在梁山、运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巡回演出。

传唱300多年的山东梆子,如今已成为“濒危物种”。到2005年,全省只有三个剧团,分别是泰安市的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地方话剧院的山东梆子剧团和运城市的山东梆子剧团。

2006年,山东省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山东梆子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戏曲艺术的复兴注入了新的希望。

2007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山东梆子的发展,重启了这一剧种的恢复工作。省内有专业剧团: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市山东梆子剧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5438年6月+2007年2月,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成立,复兴了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