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国人相处有什么技巧?

自从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人走出国门,外国人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和交往。在这种背景下,和外国人在一起的机会更多了。你知道如何与外国人相处吗?和他们在一起应该聊些什么?我们一般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选择一个外国人爱听、爱听的话题。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感兴趣的话题大多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影视、景点、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等。谈论这类话题让人轻松愉快,因此广受欢迎。

中国人和不熟悉的人相处喜欢聊天气,或者问外人对当地风俗的印象。比如“你来这里多久了?”“你在这里住得习惯吗?”还有一个老方法,就是先问对方籍贯,然后引导对方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谈谈自己家乡的风景和特产。与外国人交谈时选择这些话题是可行的。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所以在和外国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刘书景是一名大学生,非常喜欢未来学。她曾希望教她英语的外教评论一下关于未来学的新书《第三次浪潮》,但对方告诉她,“我只喜欢历史,从不研究未来学。”所以,恋人谈的话不止半句。

长青是一名导游。他参加了一个英国旅游团,其中一位老先生很难伺候。无论你介绍什么,老人都会蹦出“没什么。”小常一点也不生气,而是热情地向对方介绍中国的家庭关系,尤其是对老人的尊敬。老先生爱听,然后就不再为难他了。小常比小刘强,是因为他善于找到被采访者的“兴趣点”,能“对症下药”。

相互了解和尊重是顺利和富有成效的对话的前提。众所周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公务繁忙,来去匆匆。然而,一些中国记者经常能与“老萨”随意聊天。你在说什么?他正在谈论的是他对集邮的热情。一番神侃之后,记者的采访同时完成。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题。

2.选择中外都熟悉的话题。

与外国人接触和交流,如果能找到双方都熟悉的话题,就相当于找到了共同语言,这将大大有助于相互了解和沟通。人和自己都能扬长避短,至少不会因为一方答非所问而感到尴尬。

詹姆斯先生是计算机专家。他来中国讲学,很受欢迎。在他演讲的间隙,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虔诚地问道:“为什么挑战者号飞机会坠毁?”没想到,詹姆斯很尴尬,犹豫了很久,说:“真的很抱歉,我不知道……”原来这位专家是个“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只读圣贤书”的人物,不关心不专业的问题。可见,与外国人交谈时,不要选择不熟悉的话题。像那位年轻的中国学者那样问问题,很尴尬。

如果外国人谈论不熟悉的话题,我们要认真倾听,认真求教。千万不要装懂,更不要主动和老外聊我们一知半解的话题。否则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朱一凡在一家涉外酒店做服务员。有一天,她放下工作,和一位来自联邦德国的钢琴家建立了家庭关系。她告诉对方她很佩服德国人,德国交响乐很棒。对方没想到朱晓这么好,立刻对她刮目相看。她一时兴起就说:“我最喜欢你们德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交响曲》。”。朱晓傲慢自大,只会让自己出丑。

3.避免外国人忌讳的话题。

钟天舒在一家外贸公司北京办事处当秘书。有一天气温骤降,她看到一个外国同事穿得很薄,就照顾他:“天特别冷,你要添点衣服。”那个同事平时对她很友好,现在却哼了一声走了。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钟天舒选择了“外国人”这个禁忌话题。

通常,以下话题不适合与外国人交谈:

第一,过度关心和建议。中国人主张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而外国人强调个人独立。所以,中国式的善意关怀和忠告是不能给外国人的,否则就吃力不讨好了。你问一个外国朋友:“你吃饭了吗?”你向他问好。“你要上街吗?”你明明是好意,但在他看来,你已经被粗暴干涉了人身自由,你会在心里说:“你比那还在乎什么?”

要求中国的销售人员主动向客户介绍和推荐产品,这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大家觉得买什么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了。万一我们不得不和外国人谈论这个话题,我们应该尽量委婉。特别注意语气,少用祈使句,不要让对方觉得是在发号施令。

第二,个人私生活。与外国人交谈时,不要随便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经历、收入、住址等家庭生活情况。这种话题对中国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意味着动机不纯的窥探个人隐私。不评论外国人的衣服,房子,家具,汽车等的价格,款式,产地。都和收入有关,也属于个人隐私范围。

第三,不愉快的事情。衰老与死亡、讨厌的甲虫、悲剧与丑闻、淫秽故事等话题都是危言耸听、格调低下,与外国人交谈时不宜触及。他们认为谈论这些“脏、乱、差”的话题,既令人失望,又不吉利。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候对方的身体状况,但最好不要和外国人谈论这个问题,更不要和一个外国病人谈论他的病情。

南方某市领导接见奥地利客人时,兴致勃勃地和外宾聊起烹饪经典。他说:“我要请你尝尝这里的名菜,活杀鱼,当煮熟的鱼端上来的时候,你的眼睛还在眨。”这里是必须的!“谁要外宾却不领情,人家马上抗议,结果双方不欢而散。事后得知,这些奥地利客人是那个国家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他们把我们津津乐道的“一地一绝”视为不可容忍的虐待动物行为。

第四,别人的缺点。散布流言蜚语,评论同事的美丑,老板的好恶,女士的胖瘦,路人的衣着,都会被体面的外国人视为没教养,不专业。谈论人际纠葛和别人的过错也被认为是无聊的。

王亚伟特别喜欢向领导汇报他的同事,这使他变得非常重要。在他被调到一家合资企业后不久,他对外国总经理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人家根本不买账,还问他“你光盯着别人,怎么干好你的工作?”没过几天,他就被解雇了。

不要批评外国人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个人爱好。在英国人面前嘲笑他们的女王,告诉一个收藏家玩物丧志是不礼貌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交谈中,一旦遇到外国人回避或不想继续的话题,不要一意孤行,而应立即转换话题,必要时向对方道歉。

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我们必须认真注意上述基本原则。但原则不是模式,重要的是在交际中灵活运用,因地制宜,才能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