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创业板取消无借壳限制?

2013,11,证监会发布《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了借壳上市等同于IPO标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的政策。2065 438+05 10月8日《重组办法》修订微访谈重申了这一规定。当时证监会相关发言人给出了答案:创业板的定位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创业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和承担投资风险。为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炒作对象,本次《重组办法》明确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得借壳上市。

也就是说,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是为了防止创业板公司成为炒作的对象。因为创业板一般市盈率比较高,市值比较小,借壳上市门槛低。一旦炒起来,会积累更大的风险,这也是监管层出台这一限制政策的初衷。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政策正在成为扼住创业板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咽喉。

科技创新板的推出,将推动监管重心回归市场,为现有政策松绑。

科创板的推出应该说是承载了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开放两大任务的战略举措,也预示着资本市场监管态度的转变和改革。科技创新板的核心是注册制,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的重点将从实质审查转向合规审查,之前实质审查的职责将转移到交易所和相关中介机构。强化现有中介机构的中介责任,使其真正承担起保荐人和中介机构的真实责任,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完整、全面的信息。投资者根据公开信息判断企业的价值,把选择权还给市场。

这也代表了监管方向的转变。从IPO的通过率和政策的不断松动来看,放松管制是大势所趋。2019,65438 10-5月,a股过会公司42家,通过率高达90%,而2018年IPO通过率仅为60.4%,仅有110家公司过会。

政策方面,易总裁上任后,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开放松绑的政策,其中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九项政策措施,优化借壳指标和取消创业板借壳限制的两项政策,一个是对外的,一个是对内的。

最重要的是推进创业板的改制上市改革,也就是放开以前创业板不允许借壳的限制。创业板不允许借壳是有历史背景的。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从2009年6月推出到2065年8月438+03这五年间,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达到61.54倍,几乎是同期主板的两倍。中国的投资者向来喜欢炒小盘股,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几乎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标的,这使得创业板在发展的前五年日均换手率居高不下,令监管层十分担忧。

确实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疯狂炒作,监管层在2013出台了封杀创业板借壳上市的政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遏制市场氛围。但即使在这样的政策下,创业板的市盈率也是在2013年初之后开始触底,并在2015飙升至最高的近140倍,可见市场的疯狂。如果证监会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在当时的监管环境下,有多少创业板上市公司要通过借壳上市或计划借壳上市来运作?无法想象创业板的运行氛围会有多高。

当时监管层为什么要放开创业板借壳上市?实体经济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是推动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想知道政策放开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回到创业板的运作。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过近四年的调整,创业板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估区间;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首先,我们来看创业板指数。

自2065438+2005以来,创业板指数受到市场疯狂追捧,从4037.96的历史高点一路下跌至1184.91,最高跌幅达64.72%。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20日期间,创业板累计跌幅高达57.13%,下跌2024.09点。

市场是一个钟摆,在市场的低点和高点之间来回摆动。无论涨多高,都会有回报,创业板也不例外。经过四年的调整,创业板指数目前的位置和估值相对合理。目前创业板的PE为48.02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50.24。

但估值下降不一定需要政策放开,市场消化高估值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就像2011-2013一样,创业板也经历了深度调整。三年来,创业板指数达到585.44点的历史低点,整个指数的估值也跌到了25倍左右的低估区间。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监管层不仅没有放松创业板的监管政策,反而在2013年末加强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那为什么这次不一样了?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 65438+10月31,创业板73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09家披露年报,披露率为95.9%。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市场预测创业板2018年净利润增速为-51%至-26%。从实际数据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远超市场预期。2019年4月30日,创业板上市的755家公司已经全部披露了2018年年报,整体营收达到1.36万亿,增幅为15.9%。净利润336亿,增长率-65.6%。

相比2017 -10%的净利润增速,2018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谓是绿油油。亏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商誉减值”,而“商誉”众所周知来自于不受控制的并购。创业板的商誉主要产生于2015-2017,这三年商誉年均增量超过2500亿,而且要知道这三年的市场估值并不低,也就是说这些商誉的含水量比较高。在实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都无力支撑,更不用说这些高业绩承诺的M&A项目了。尤其是一些轻资产的行业,娱乐和游戏更加明显。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2019贸易战再次打响。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如果政策不松绑,创业板上市公司恐怕很难扭转目前的局面。国信证券最新策略报告显示,2019 4-5月份工业增加值持续下滑,5月份增加值数据降至5%,国内经济增长压力陡增。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在政策上给创业板上市公司松绑手脚,让盈利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主动自救,积极寻求优质资产投入上市公司,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和优势,扭转公司经营状况。这是监管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政策不支持,创业板很多上市公司2019年的日子会很难过。通过配合信贷和资本市场政策,向市场传递一种信心,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就在科技创新板即将出现的时候,监管层突然发布消息,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上市的限制,而之前只有主板市场具备借壳上市的条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限购的解除也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的地位更接近主板,这是好事。

面对创业板不能借壳注销的限制,一些投资者拍手称快。他们认为这对中小企业是一大利好,因为中小企业已经连续四年下跌,普遍跌幅超过70%,未来机会大于风险。只要中小创逐步企稳,加强后市,就能给股市带来赚钱效应,a股指数未来还会重回牛市。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一旦解除借壳限制,绩差股不会退市,甚至有机会借壳转让出去。届时,创业板中的绩差股,尤其是“壳资源”股,将被市场炒作。这增加了创业板的投机性,不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

对此,我们认为,监管层此时取消对创业板的借壳限制,主要是因为三个难言之隐:第一,创业板本来是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的,但久而久之,创业板出现了很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很多是带病上市,有的被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恶意掏空,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退市风险。

如果真的要强制这些上市公司退市,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投资者损失惨重,投资者要为之前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买单,这是极不公平的。而投资者面对自己的财富,那人的心里不生气,不喊委屈?因此,解除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限制,可以让投资者通过“借壳重组”尽可能避免损失。

此外,科技创新板将很快开放。因为科技创新板是国家支持的板块,也是T+0设置,有20%的涨跌幅限制,无疑会吸引大量主板和中小创投资金流向科技创新板,导致创业板板块失血严重。为了防止创业板的人气消失,监管层通过取消借壳限制,适当刺激了市场上的投机资金继续炒作创业板。这也是对创业板在制度上的一种弥补。你可以短期炒科技创新板,我也可以炒创业板的“壳资源”题材。这有利于平衡两个市场的交易热情。

最后,科技创新板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而创业板是要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科技创新板在IPO制度设计上更加灵活。但是,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在科创板上市的,必须符合上市标准。一些高科技公司不具备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条件,但想在资本市场融资,可以通过“借壳重组”在创业板上市,让创业板的部分壳资源被激活,这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改革的逻辑。

监管层不能取消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原因有几个:如果创业板历史上业绩不佳的企业真的退市,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损害,通过“壳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科技创新板马上就要出来了,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可以让创业板保留一些外部吸引力。更关键的是,未来无法在科创板上市的科创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创业板的“壳资源”达到上市的目的。这为解决科技小公司融资提供了又一新的解决方案,也盘活了创业板的壳资源。

既然原本不允许,为什么突然变卦了?改变命令,言行不一,可信度在哪里!这么任性,说变就变,不是市场之福。

据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一个好的市场里,有市场准入是正常的;吞而不吐的结果就是十年不动。大家都想赌一把走人,留下烂摊子继续扔锅,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不要说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或者平衡科技创新板注册制的影响;想两全其美,往往会落得个死蛋,人财两空。

退市,当然不能退。奇怪的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最高罚款还是60万,最严格的监管也只是禁止入市。这种惩罚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发人深省的!

我看见“必须上去!!!"五个大字加三个感叹号。

6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样的重大举措,目标很明确,就是股市一定要涨!

大家可以看到,上一轮上证指数从2440点涨到3288点,其实是领先于创业板的。然而,4月22日,为了满足慢牛和科创板上市的需要,像长虹这样的一轮连续上涨戛然而止,“暂停键被自动按下”,涨幅过半被拉回,甚至直接威胁到年线的命脉!在这个过程中,前几年刚从熊市中爬起来的散户损失惨重,再次跌入绝望的深渊!市场上的新股民也损失惨重,简直感觉被请入瓮中!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有利的变化。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牛市周期!主流媒体、券商、机构都开始全面唱多,资金风向标的北上资金也开始大规模流入,股市也相应上涨!央行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经过外界一系列的变化和操作,股指确实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尤其是上证50,涨幅很大。

但细心的投资者肯定会发现,创业板并没有跟上大幅上涨的步伐,甚至有走弱的迹象。

有句话叫“一枝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只是在上交所涨了50,或者在沪深交易所涨了300,显然不是完全的牛市。

也是说“一个人玩不如多人玩”,所以创业板的惠民政策出来了!

果然,创业板也不负众望。今早高开2%,最终收涨1.72%。

新一轮股市上涨已经来临,利好将陆续推出。我只能说在这里,和还在装睡的朋友们一起起来收钱吧!

我对这种变化感到非常失望,它也可能向市场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有人认为这是对创业板的利好,但为什么我看到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问题严重?

首先,系统不断变化,缺乏严肃性:

创业板成立之初,规定连续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直接退市,现在取消了借壳上市的限制。也就是说,本来要退市的创业板公司,现在可能不需要退市了,可以变成壳资源卖给想上市的公司。我觉得这是对过去制度的一种践踏。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只会让市场失望,纵容创业板公司缺乏商业和进取精神!!!

二是市场资源错配,严格的退市制度又“失灵”了!

创业板解除借壳上市限制,意味着很多垃圾公司原本想退市,现在却可以“活”下去,这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我看来,反复亏损、问题很多的上市公司,不应该留在市场上,该退出的必须退,否则这个市场很难形成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随着科创板即将上市,原本以为严格的退市制度即将实施。但现在恐怕要失败了。也反映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问题很严重,市场规模似乎很难“瘦身”,唉。......

第三,加剧了市场的投机气氛:

我们总说要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现在创业板取消借壳上市限制。显然会助长市场对垃圾股的炒作,a股的投机氛围会愈演愈烈,这与监管层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相悖。监管部门没有对市场形成正确的引导,让人很失望!!!

创业板的最初设计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然而,随着创业板公司的积累,创业板出现了许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其中许多公司带病上市,有些公司被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掏空,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退市的风险。如何处理这些公司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全部被摘牌,投资者损失惨重。他们虽然不敢过多抱怨,但对财富的消失并不恼火。当他们被迫退市时,他们将成为投资者,为违规行为买单。

另外,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分流了主板大量的IPO资源。尤其是一些科技股大量去科创板。毕竟是注册制,能以更高的价格评估IPO,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资金。创业板的IPO资源面临一些尴尬。

因此,创业板的发展面临着瓶颈。深圳和广东对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有建议和内在要求。毕竟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已经失去了优势。但如果创业板跟随科技创新板注册制改革,很可能会冲击主板的走势,带来主板的大幅波动。作为激励措施,放松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有关方面对创业板改革提出了四个方向,包括放宽并购重组,包括优化创业板启动条件,扩大容忍度;建立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上市制度;完善创业板的再融资制度;完善市场兼并重组功能,

证监会的创业板改革就是对这一改革的回应。推动创业板公司持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重组上市。

科创板主要面向高科技行业,创业板也希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IPO制度不像科创板那样灵活。但并购重组政策的放宽,可以吸引一些高科技公司利用创业板平台做大做强。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科创板上市,必须符合上市标准。有些公司不具备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那么创业板上的一些公司会通过并购重组被激活,这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的改革逻辑。

如何吸引并购就是筹集配套资金,这是并购最大的优势。有了资金,就能发展壮大,这对于一些小的科技公司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些公司有一定的科技实力,但缺乏资金支持,面临发展瓶颈。

个人认为有几个因素。1.创业板上的优质企业很少。很多公司没有投资价值,成了空壳,比例还不小。如果不放开重组,创业板未来会被边缘化,这不符合各方利益。2.深交所和上交所两个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如果两个市场都去科创板,那将是深交所的悲剧。3.不少创业板公司已经深陷质押风险,但公司主业已经无力回天。松绑重组可以化解市场金融风险,也符合各方利益。4.科技创新板推出在即。管理层涉嫌抬高科技创新板估值。不管管理层出于什么目的,创业板松绑重组对投资者来说都是好消息。毕竟还有希望,所以不会等死...

创业板取消借壳限制是垃圾股最后的疯狂,也为创业板股票开辟了新的通路。其主要影响如下:

1.垃圾股的最后疯狂

随着上市制度的正常化和科技创新板的开通,IPO不再是企业上市的障碍,必须等待三五次才能上市的历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退市制度的收紧,股市优胜劣汰的规则开始发挥威力。随着IPO和退市制度的逐渐正常化,垃圾股的壳资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时间越长,壳资源价值越低,最后的命运只能是退市。所以取消创业板无借壳限制是垃圾股最后的疯狂。

2.为创业板股票开辟新的通道,为解决大量退市股票做准备。

创业板设立的最初目标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就像现在的科技创新板。一个企业成长的背后,是上百家同类企业的倒下。比如腾讯争霸的道路上,多少大大小小的公司倒下了,这是必然的结果。创业板的企业也是如此。经过几年的发展,有很多垃圾企业等待退市。如果放开借壳限制,无疑给了他们另一条路可走,为未来退市制度正规化后大量退市潮的出现做准备。

只能借几个人,不要赌小概率。

一方面审计IPO上市速度不慢,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板注册制已经开放。所以现在上市的通道已经打开,借壳付出的代价并不比直接IPO低多少。虽然放开了借壳限制,但能借壳上市的企业不会很多,所以这是好的,但只是对少数创业板股票好,大部分股票的命运不会改变。

总结:股市交易重在稳定。不要因为好就盲目赌博。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投资思路是在合适的时间买合适的股票,只做自己理解和把握的机会,这样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问题无异于退市,意味着创业板永远无法退市。创业板的公司可以借壳,也就是不能退市。只要他们反复借贷,就永远不会退出市场。这不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可谓洗牌重启台湾,因为借壳后的公司活不了几年,所以不是重生,而是再次洗牌。所以,每一次借壳都是洗牌再玩。

既然可以借壳,就永远不能退市。那么,永不退市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改成创业板公司可以借壳?如果严禁借壳,严禁退市怎么办?

一是严禁借壳,严格退市。如果是这样,结果就是很多亏损三年的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退市的后果是,买了这些公司的投资人可能会永远陷在里面,而且大部分都是用辛苦钱买的。如果100家创业板公司退市,每家公司有几万股东,那么将有几百万人受困于退市。这影响巨大。

第二,为什么要改成创业板公司可以借壳?那是因为上面说的原因,千万人不允许被永久困住,可以借门洗牌再玩,所以不会有怨言。本来这是买退市股票的人的初衷。他们只是想赌一把运气,购买连续亏损的公司。他们可以利用后门,即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也可以不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而不是强行还款。

第二,不退市的意义是什么?考虑到公司排队上市多年,等于前功尽弃。另外,对于爱买退市股票的人来说,一只撤了,就买下一只。还不如放在市场上,让市场来决定。

如何看待创业板取消无借壳限制?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创业板解除了不能借壳的限制,这给了很多小市场、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一个“自拔”的机会,同时也给了那些想要上市而不需要IPO审核和复杂程序的优质公司另一个机会。

其实造成的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不行,你就去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有能力的公司接手,而不是等着退市什么都得不到!!

同时,这一限制的解除也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的价值更接近主板,这是好事!

那么也有不利之处。很多游资和短线资金都可以用非人的方式炒作创业板的“壳资源”!对于过去主板壳资源的炒作,现在已经扩展到创业板的股票,很多股票其实已经被游资盯上了!

当然,毕竟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个消息对于创业板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对于现在的a股来说,其实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区别就是人和,也就是信心。那么这个时候释放一个利好,其实有助于股市回暖!

要知道的是,主板的上涨,上证50的上涨,权重股的上涨,其实只是一个指数行情,并不是一个赚钱的行情。只有中小企业的强势,其实才是激发散户赚钱效应的趋势。所以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看似利好很多壳公司的创业板股票,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中小企业的上涨,可能会刺激所谓的赚钱效应,让a股真正脱离底部区域!

简而言之,记住,机会在减少,风险在增加。中小企业连跌四年,普遍跌幅超过70%。未来机会大于风险!

不管是买大白马股还是蓝筹股,都不是无条件买的。如果涨幅过大或者进入熊市,这些优质股票还是会跌。所以投资者要跟风,低价买好股,而不是高价买!只有知识没有勇气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