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的“绘本”情怀

在我的书柜里,有一套珍藏了30多年的“绘本”。是1984初版第一次印刷的三国演义,共48本。

提到“绘本”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大概不知道是什么。然而,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一本儿童读物,承载了一代人最美好的回忆。

顾名思义,“绘本”就是上面画着“小人”的书。之所以叫“绘本”,是因为这本书的对开本只有64页,书中画的人物自然都很小,但都是按比例刻画的,很少有像流行童书里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那样夸张的画。“图画书”是一种以粗略的方式绘制的讲故事的漫画。书中不仅有人物,还有一切。有江湖,有日月星辰,有花鸟虫鱼,有剑戟,一书一宇宙,一书一江湖,简单的台词,概括的文字。四五十页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当时农村的孩子除了数学和语文课本,很少看到课外读物,“绘本”无疑肩负着启蒙农村孩子、增长知识的功能。在当时,以战争为主题的“绘本”是儿童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目前比较容易记住的绘本书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等由名著或评书改编的完整故事书,还有《私人张嘎》、《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飞虎队》、《黎明前的枪声》。

爸爸妈妈都是村里挺有文化的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视。“绘本”自然成了家长们学前教育我们的工具。记得小时候,每次爸妈带我去三岔河逛街,都会把我放在新华书店门前出租“绘本”的摊位前。我坐在小板凳上,自己看“绘本”。他们做了他们该做的一切,在我回家的时候把我从货摊上拖走。那时候看一本“绘本”2分钱。如果我还没看够,我会求着爸妈给我买几本,一般是9毛钱或者10多块钱。每次我父亲去镇上或县里的书店,我都希望他很快回来。一方面,爸爸会给我们买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麻花,烤箱水果,糖果,苹果。另一方面,父亲一定会给我们买一些“绘本”,为我的书柜增添几分宝贝。

我的小书架非常精致。我不记得是我爸爸买的,还是我在家里打家具的时候请木匠造的。盒子看起来约50 * 40 * 40cm,板厚约1cm。和家里的柜子一样,盒子顶面三分之二多一点是钉的,另一小块板是活动的。两个宽约1cm、厚约1cm的小木条钉在板边下方作为“木棒”。将活动盖上的两根“棍子”斜插在箱子上半部的固定盖下面,然后将两个盖子紧紧合上,这样,带有“棍子”的盖子上的“钌销”正好落在箱子前面的木板上另一根带有“鼻子”的钌销上,用小锁头锁好,我的一箱宝物就安全了。

最多的时候,我的小书柜里有60多本“绘本”,每一本都是我保管的。只有我最好的朋友才能有幸看到我的“绘本”,而且看之前一定要把脏手洗干净。有时即使发现小皱纹,也要用烙铁在火盆或坑里加热,然后在皱纹上盖一层纸,小心烫平。

那时候农村能看到的书很少,所以村里有“绘本”的人简直就是书香门第。因为书多,我平时也有资本向朋友炫耀。一般如果对方没有绘本可以交换,我是不会借的。如果我真的想看,我会跟他讲我自己的故事,这样对方就会很着迷,很想看。我当时很享受这种感觉,

直到初中毕业,我一直保存着“绘本”的盒子。后来在一个小镇上了高中,去了省城的一个中专。回来的次数少了,侄子侄女也到了识字的年龄,那些“绘本”就成了他们的玩物。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热爱它,视之为珍宝。我只知道不仅能找到绘本,就连书盒也成了家里常用工具的收纳盒。

我手里找到这本《三国演义》合集,每本书的封底都盖着一个红色的印章“XXX图书馆”。我想知道我哥哥是怎么得到它的。我知道我侄子们不像我一样把“绘本”当宝贝,就让我哥收藏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

一本小小的“绘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怎么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