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或东汉的名人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中国第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帝国。在西汉近400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国力强盛,人民幸福,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秦末,项羽和刘邦支持楚怀王反秦。经过几年的战斗,刘向军夺取了天下,项羽抛弃了王怀自立为西楚霸王,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几十个诸侯,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南郑。然而,刘邦并不满足于生活在项羽手下。在谋士、萧何、大将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他于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登上王位,国号汉,定都长安,为汉武帝。

汉高祖七年间,韩信、英布、彭越等将领被剥夺军权和爵位,以削弱异姓诸侯的势力,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加强。同时,他制定了一系列“与民同息”的政治政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汉朝的强大繁荣奠定了基础。159年,高祖秋被划归惠帝刘英,但此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手中。吕后执政16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统治者之一。前183年,刘恒登基为文帝,他和景帝(文帝之子,前156-143在位)都继续执行高祖制定的“与民同息”政策,减少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历史学家称这个阶段为。

通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逐渐强大。141年前,景帝驾崩,其子即位。刘彻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使卫青和霍去病打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的统治,保证了汉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但是经过多年的征战,国力下降,于是汉武帝晚年停战,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经济继续发展。汉武帝的儿子赵,继承了父亲的政策,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带来了西汉王朝的巅峰。

汉昭帝和(前73-48年在位)实行三十八年的“与民同息”政策后,西汉国力增强,但同时地方势力也增强,严重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从(前48-32年在位)到成帝(前32-8年在位)和哀帝(前6年在位)。刘英即位时,朝鲜的权力已落入王莽外戚手中。公元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国,结束了西汉对中国的统治。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帝国之一。统治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发展上,古往今来一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所以汉朝的政治一直比较稳定。梁武帝时期,大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梁武帝采纳。从此,儒学和儒家思想形成了自汉代以来中国历代所遵循的治国方略。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西汉以冶金和纺织为主的手工业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纺织为例,西汉时期就有接近成型的绣花机,足以说明当时的部分生产脱离了纯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力。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与西亚各国的外交和商业交流。

在汉代的人文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此外,汉代的艺术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近几年汉墓出土的一些文物来看,其做工精细,工艺精湛,不亚于今天。比如四川广汉出土的带锄头的陶俑,广州出土的汉代木船模型,都是工艺精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西汉,自汉高祖刘邦开国以来,230多年间历经十四代(包括王莽新朝),使中国一度成为强大而富庶的帝国。所以西汉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复兴。

王莽的新王朝是一个短命的政权,它被建立的东汉王朝所取代,刘是一个皇族,其首都是洛阳。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东汉,刘邦在Xi安建立的王朝称之为西汉。

王莽的改革是一项伟大的举措。但他失败了,连他的王朝和人生都一起失去了。

刘秀在昆阳之战中显示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从而加强了他的权力。公元25年称帝,建立东汉政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被他重新统一了。东汉是西汉的延续。

秦始皇建立了中华帝国第一个专制集权的国家,比西汉和东汉专制得多。光武帝改革治国方略,将权力集中于尚书台,使皇帝个人独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旦皇帝昏庸或软弱,尚书台就成了大臣们权威的基础,皇权就成了他们手中的玩物。可惜东汉的历史从光武帝开始就一模一样了。随着少爷登基,出现了母后入朝,大权归女方的严重局面。外戚以“一定要上书店”的名义操纵国事,破坏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权力制约。外戚独裁之下,必有宦官。东汉帝国大一统反复,外族入侵,母天子无骨肉,靠外戚专政。天子强大了,想重新掌权,必然会和外戚发生冲突,于是天子就带领宦官密谋除掉他们。外戚和太监都在暗中较劲,一个接一个。

东汉继西汉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明朝班超长期驻守西域,最后每年都有50多个西域国家向东汉投降并向朝鲜输送人质。班超派甘英去罗马帝国,却被阿拉伯人欺骗,只到了地中海沿岸。

北宋(960-1127)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封建王朝。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由于辽、金、西夏等国的实力与宋朝同时,北宋、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下。

公元960年,在后周视察的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史书记载的“陈桥兵变”。他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当时除了新建立的宋朝,还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所以从宋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宋太祖和赵匡胤就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分别于964年、965年、970年消灭了荆襄、后蜀、南汉,并于974年打败了更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福建、张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吸土”宋朝,逐渐结束了混乱局面。

五代十国后金时期,北方十六州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割据。为了收复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以来,北宋与辽多次交战,但始终未能收复失地。直到公元1004年,北和辽国在益州停战议和,同意宋和辽国为兄弟纽带。北宋每年向辽缴纳“古币”,双方互不侵犯。从此中国北方出现了些许和平,宋与辽的这种结盟被后人称为“单源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针,以阻止宋朝成为继五代十国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一杯酒解士兵”的权利,释放了将军对军队的控制权,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上宋朝沿袭唐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员的权威,使皇帝拥有了比历代更大的权力。在科举考试中,宋太祖打破常规,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后的考试。这样,北宋的官僚队伍得到了扩大,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政权得到了巩固。后来北宋经过真宗、仁宗、英宗、宗申,由于外族的进攻和统治者的无能,社会千疮百孔。为了使社会发展,宗申于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动新法,均以失败告终。哲宗年间,英宗高全面废除新法,宋朝恢复了原有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落。

由于北宋官员腐败,人民被迫造反。北宋初期的王小波和李顺起义曾经对他们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北宋末年,方腊、宋江等人再次起义。与此同时,北方强国辽国被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所灭。金灭辽后,马上把矛头指向北宋的统治。1125年二月,宣和七年,金以宋朝破坏与辽之约为名,入侵宋朝。8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军由窝卜力指挥,西路由赞汉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势已经陷入混乱,惠宗不得不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恒,让给宋钦宗。希望改善局势,抵御金兵,以扭转不利局面。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迫使宋的首都转向开封,而则逃往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宰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入侵。但由于惠帝和秦帝的无能,他们一心要与晋国媾和。他们答应割地赔款给徐进,还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再次进攻开封,抢走了回、秦皇帝和大量财物。至此,北宋宣告灭亡。

北宋时期,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部分地区相对和平,所以生产力和科技有了显著进步,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火药在宋代首次用于军事。西方国家的现代战争武器是在北宋时期通过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不仅在科学上,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名人辈出。宋代的科举制度允许文人自由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宋代的词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唐诗一起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书画艺术中,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景色,使近600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杰作。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从此,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再也没有发生过。持续了167年的北宋,终于被金灭了,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南宋(1127 ~ 1279)是北宋灭亡后,宋朝皇室在江南建立的一个小王朝。南宋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晋国的威胁之下,直至被元朝所灭,也未能恢复宋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公元1127年,晋国从开封撤军后,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因为张邦昌原籍宋臣,后来给了他黄金,开封军民对他恨之入骨,旧宋朝臣也有很大一部分要求他退位。无奈之下,以孟太后的名义,立康王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为宋高宗。然而,反叛者张邦昌以保卫国家的名义被拥为王。在高宗登基的第二年,徐进继续以废除张邦昌的名义侵略中国南方。此后,公元1129年,晋国为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立刘玉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宋朝也出兵北伐,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多位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一度打败伪齐军和晋国联军。

高宗皇帝赵构于公元65438年以秦桧为宰相,奉行和平政策。1141年,秦桧解除抗金将军韩世忠的职务,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岳飞,并于除夕(114265438+10月28日)杀死其父子。其他所有支持岳飞并坚决抵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遭到了谴责。宋高宗以纳贡为代价,归还了东南半个国家的主权。

高宗之后,宋金两国的发展相对稳定。徐进几次入侵南方,但大多数都半途而废了。南宋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未能收复领土。

到公元1207年,史在南宋执政,继续奉行和平政策,恢复了的爵位和谥号。然而此时晋国的实力已经不如从前了。不仅无法南下,还必须时刻防备来自西北的蒙古势力的崛起。随后,1214年7月,南宋根据甄的奏折,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进贡,而此时的金已经受到了蒙古的打击。金为了扩大疆域,弥补蒙古占领的地区,以“不再接受宋朝旧币”为名入侵南方,南宋联合蒙古对抗金军。公元1234年,晋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爱宗自缢,金灭亡。

金死后,南宋不仅没有获得暂时的和平,还面临着更强大的敌人——蒙古。灭金后,南宋想收回蒙古撤军时占领的土地。而南宋始终以和平为重,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出兵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南宋的这一举动成为蒙古南侵的借口。公元1235年,蒙古人第一次南侵,被击退。不甘失败的蒙古军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战线几乎逼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英勇作战,打败了蒙古人,他又一次挫败了蒙古人渡江的企图。随后,在抗蒙将领孟赢和于杰的指挥下,南宋军民多次击败蒙古军,迫使他们试图绕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可汗芒戈死于军中。他的兄弟忽必烈在鄂州与宋军交战。他闻讯后,为了夺取可汗的位置,立即撤军。但南宋朝臣贾思道不仅没有派兵南下追击,反而让人与蒙古媾和,以确保和平,使蒙古军队顺利北归。

此后,忽必烈继承了可汗的地位,继续南征。公元1271年,蒙古开国元,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走向灭亡。

至于明朝,建国时也有过定都北京还是南京的争论。从朱元璋到朱迪初年,北京是明朝的首都,然后朱迪迁到燕京(即北京),这是他早期的封地。后来内战期间,有人提出迁到南京,但由于朝鲜国内以于谦为首的交战各派的反对而未能成功。明末清初,南方南明有不少小政权,但都不成气候。

清朝面对的外来侵略主要来自南方海岸线,所以未能区分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