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演义的细节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作为某种思想或道德观念的衍生物,蕴含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成吉思汗》的形象是这部小说的艺术灵魂。尹湛纳希以历史人物为依托,重塑了成吉思汗新的艺术形象,反映了蒙古文学审美趣味的新走向。作品中的成吉思汗是一个开明的君主,有着宽广的胸怀——智慧、慷慨、善良、美德、远见。这些突出的个性特征是蒙古历史和文学中成吉思汗形象的重大变化。通过将成吉思汗形象与《蒙古秘史》、《罗进史》、《蒙古起源》进行比较,反映成吉思汗形象的演变轨迹。

《蒙古秘史》、《罗进史》、《蒙古起源》是不同时代不同主导思想影响下的历史传记。《蒙古秘史》是对成吉思汗事迹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是原始萨满教影响下蒙古最早的历史传记。当时的蒙古历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流汗成就大事是天意,他们把成吉思汗的成功归功于“永生”的保佑。《蒙古秘史》不仅反映了具有神圣意志的成吉思汗,而且反映了氏族和部落时代成吉思汗勇猛、勇敢、忠诚和忠贞的精神,对待不忠、不诚实、不信和不公正的人和事要付出地狱般的代价。我们可以及时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蒙古秘史》中的成吉思汗形象,凸显了氏族部落时代的天然勇气和英雄气质。比如《蒙古秘史》第4卷第140节记载成吉思汗命令别勒古台与布力阔阔角力,暗示别勒古台没有布力阔阔是死不了的,体现了成吉思汗的这样一种品质。布利博阔是成吉思汗的一个叔叔。他和成吉思汗同属一个家族,但是当这个家族和秦主家发生矛盾的时候,他站在秦主家一边。布力阔是中国最有名的力士,成吉思汗只好用摔跤来除掉他。当布留阔倒下时,作者写道:“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在他的胯上。”这个细节说明,布力波宽是背对着另一边的。他只是自卫,根本没有进攻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被赋予了神灵意志的可汗是不会放过他的。作者接着写道:“别勒古台回头看成吉思汗。汗咬着下唇。不要让乐古台知道可汗是什么意思。”在成吉思汗的示意下,贝莱古泰“骑在他身上,交错着从两边抓住他的脖子,往后拉,用膝盖压住,折断了他的脊椎。”这些细节表明,贝莱古泰杀人是故意的,而且手段残忍。布利阔临死前说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奇妙作用:“我本来是不会被贝莱古泰打败的!因为怕可汗,故意摔倒,犹豫不决,丢了性命!”最后作者又写了一句:“贝莱古泰断了脊梁骨,拖着走了。”这些作者轻松描述的细节,充分塑造了成吉思汗在政治斗争中勇猛、果敢、冷静、理智的部落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成书于公元17世纪的《罗金史》和《蒙古起源》是受印藏佛教历史观影响的蒙古族历史传记。在洛桑丹金和萨囊车臣的作品中,成吉思汗因命运而生为神人,后来降服了72个给众生带来苦难的暴君,“向各种颜色、四个民族的国家和361个姓氏、720种语言的Jambu-Di^pa征贡,使人与人互不相同,世界和平,生活安宁,名为轮王”。因此,在作者的意识中,成吉思汗越是英勇地消灭敌人,就越显示出他的英雄品质和崇高正义。即使是成吉思汗报家仇的事迹,也因为作者主导思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记载方式。比如成吉思汗家族世仇的记载,就和《罗金史》、《蒙古起源》中的记载不一样。《罗进史》只是抄录了《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灭鞑靼部的记载。但由于创作者主导思想的不同,《罗金史》中的成吉思汗不再是《蒙古秘史》中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鞑靼部的征服已经超越了血缘亲属的复仇,具有“天子”成吉思汗为民铲除暴政的意义。《蒙古起源》第三卷,关于成吉思汗征服灭塔塔儿部的故事,只用一句话来表示:“三十二岁时,塔塔儿部也是克楚罗的女儿,吉素、吉素开姐妹为妻。”但同年详细记载了成吉思汗灭世仇部布克齐R的事迹。其内容大概是成吉思汗在母亲大鄂伦春夫人的提醒下,在所有兄弟和九位将军的帮助下,粉碎了太极回纥部的布克齐R在房间里挖洞陷害成吉思汗的阴谋,制服了叛乱。他还简述了成吉思汗家族与太极回纥部结仇的历史渊源。紧接着写的一段话,表明了作者的心意。暂且不论《蒙古起源》的史料来源,仅从其对同类事件的处理,就可以解释创作者不同的思想认识。现在转录如下:

此时,把敌人踩在脚下,把嫉妒的收在手心。坐在宫里,突然一个玉碗从天窗掉了下来,掉到了老爷手里。有一种饮料喝得很饱但不溢出来,如果是酒就太美妙了。耶和华一个人喝了,他的四个兄弟说:“为什么耶和华一个人享受天赐的礼物?”这是自然的。于是他们把剩下的给了他,四个人又呷了一口,却没能咽下去。四哥道:“这是你爹玉皇大帝给你的珍贵甘露,我也为此争了一阵子。你是世界之主。这样做了以后我愿意听法令。”上级军官发布圣旨说:“我奉皇上之命,就是在我处于难得的地位时,给我龙王的玉玺。现在,在战胜敌人之际,天帝赐予我们甘露。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说的也是事实。”

《蒙古起源》中的成吉思汗形象,已经从《蒙古秘史》中的现实主义历史人物,上升为一个近乎佛陀的再世化身,肩负着“铲除暴政,拯救众生”的人生使命。所以成吉思汗的一系列战役,都是在履行重生神的使命。但这只是对成吉思汗历史事件的佛教解释,与他的性格特征并不矛盾。依然延续了《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但在创作手法上,作者把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变成了重生的神,向文学形象迈进了一大步。

同样的内容,在19世纪写成的《清史演义》中却被区别对待。在第七章,我写道:

据说所有叛变的部落都被木德部落的乌勒胡真和巴勒斯部落的乌云嘎所统治。他们登记了新投降的九个部落的人口,然后会见了太祖,敦促太祖被任命为各部落的野彦。红圪坛部落的孟格烈克对太祖说:“九个部落中,只有代其古德部落与我们结下了三代世仇,他们在君主年轻时就不停地欺负羞辱我们。所以,要把代其古德部落的人都杀光!”当时,布呼贝勒·古代也在毛身边。他从毛的帐篷里出来,听说古德部落的R布独自骑马逃离军队,来到萨拉格的扎力图苏勒汉。只有戴奇古德部落的塔尔古代和塔勒布戴准备参军。那两个人一见布呼贝勒古代出来,连忙抓住他,问道:“刚才你在帐中是怎么议论我们的?”布呼贝勒古代听了非常生气。他顺口说道:“过去,我哥哥很小的时候,你们戴启古德部落就把他带走,用铁链锁着。所以今天,我想杀了你。你还敢再欺负别人?”塔尔古代和塔勒布代听了布胡别勒古代的话,吓得魂不附体,当天就中毒而死。代其古德部落的很多人也找到了自己的路,马上就乱了。木华黎闻讯后,做了一份报纸。毛下令避免死亡。戴奇·古德曼这才放心地冷静下来。毛听了,叹了一口气,说:“布呼贝勒古代是身体硬,心不硬;腰竿虽硬,口不硬。以后讨论军事,不要让布呼贝勒古代参与。

《清史演义》中的记载与《蒙古秘史》和《蒙古起源》中的相关内容相比,有以下变化:一是将内容和情节合二为一,即将《蒙古秘史》中鞑靼部的征服和灭亡与《蒙古起源》中太极武帝都城的征服和灭亡的事迹合二为一。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蒙古族历史著作为基础创作《清史演义》的事实。第二,事情的原因不一样。《蒙古秘史》、《蒙古起源》中都记载成吉思汗主动出兵征讨。清朝历史上有九个部落主动投降。说明作者并不赞同成吉思汗主动进攻其他部落。第三,负责人不同。《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与亲属商议消灭塔塔部;《清史演义》是洪格潭部落的孟格烈克建议灭塔塔部。说明作者并不认同以往历史传记中对成吉思汗某些行为特征的描述。第四,导火索不同。在《蒙古秘史》中,布呼贝勒古代以其淳朴的性格无意中泄露了秘密。《清史演义》中,别勒古代生气,鲁莽,故意说出秘密。说明作者“偷梁换柱”,认为布呼贝勒古代应负主要责任。第五,处理结果不同。《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下令杀光塔塔部所有男人,塔塔人揭竿而起,纷纷死去。《清史演义》中,太极回鹘服毒自杀,成吉思汗命其免死。很明显,创作者的意图是为了突出成吉思汗的慷慨和仁慈。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与作者尹湛纳希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接受大陆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关。与大陆接壤的生活环境和19世纪的时代背景,使尹湛纳希接受了早期的民主思想,萌发了具有进步倾向的近代民族启蒙意识。他不再满足于把成吉思汗这个伟大的民族人物刻画成部落时代的氏族英雄,也不相信成吉思汗是佛祖转世的荒诞,更不能容忍其他民族的学者、作家对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否定。在新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尹湛纳士更加注重描写成吉思汗的事迹。他试图将蒙古历史著作中的部落英雄成吉思汗的形象重塑为封建时代开明的政治君主,即表现成吉思汗的睿智、大度和仁爱。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中国历史典籍《原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儒家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中原史家的主体思维意识往往规范着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认知。《元史》等史书编纂者对成吉思汗事迹的记载,也呈现出一种以伦理本位美学为主要框架的思维结构。他们认为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大事,创建蒙古帝国,是因为他有儒家仁爱的品德。所以在《元史》、《资治通鉴》中,他们突出了成吉思汗“宽厚仁爱”的事迹。有意思的是,在《元史》等汉文史料中并没有出现塔塔儿部和太极乌体部被征服和灭绝的记载,即被中原史家高度重视的事迹,却被蒙古史家忽略或忽视了。《蒙古秘史》和其他蒙古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如成吉思汗扶贫济弱昭烈部的事迹,作为“皇帝功德与日俱增”的证据,被中原史家重视,载入《元史》、《子同治简大纲》中。将《元石矛纪》原文抄录如下:

在当时的各部中,以庞大的人口来说,太极武是最强的。他家在猛部,离皇帝住处很近。皇帝尝猎,更属赵烈猎骑。皇帝说:“今晚我们能呆在一起吗?”赵烈说:“我们如愿以偿地留在对方身边,却跟着四百人。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我们已经送回了一半。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顾皇帝邀客留宿,谁留谁知饮食。明天我们再扎营,皇上会让左右驱魔人大放异彩,让他们回归。众人都感觉到了,私下说:“我和太极武虽是兄弟,却时常骚扰我的车马,抢走我的吃喝,这不是你能管得了的。有些人有君主的程度,但只有铁木真王子?”根据凶玉律,它时不时被太极武滥用,于是带着塔亥达鲁回来,带领手下杀了太极武来自救。皇帝说:“我们熟悉睡眠。幸运的是,你想到了我。既然我们现在已经发情了,就应该尽力把它从你身边夺走。”但是他们两个不能守信,回去造反。塔海大鲁行至中路,被太极武人所杀。据凶部说,它死了。当时皇帝的功德越来越大,太极武各部门更多的是遭受其主子的不法。他看到皇帝的宽大,就给了人们一匹马,并为此感到高兴。如果赤老温,如果你不,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忙,你都想投降。

这些关于成吉思汗“仁”的史料,并不是中原史家为了宣扬儒学而凭空捏造的。这一点可以通过Raster对历史的收集得到证实。

事实是这样的:根据列帝的住处,是在成吉思汗住处附近。据烈地部的人说,有一天,在一座名叫扎尔马黑的山上举行了狩猎活动,这座山横跨在大草原的中部。成吉思汗的狩猎中心向他们靠近,狩猎被封闭在一起,进行得很顺利。天色渐晚,他们说:“我们就在这里和成吉思汗过夜吧!”列帝部有400人。因为没有带锅和食物,200人回了家,剩下的200人和成吉思汗在这里过夜。成吉思汗下令给他们所有需要的罐子和粮食。第二天进行狩猎,成吉思汗给他们的猎物比他们应得的多。当他们准备返回各自的营地时,对成吉思汗十分感激,说:“太极武帝丢下我们不管,不理我们。过去,成吉思汗对我们很好,给了我们很多礼物。他(真的)是一个关心(他的)下属和军队的(好)君主!”他们一路上对成吉思汗表示感谢,并在各部落间传播他的好名声。当他们回到营地时,部落首领之一的尤鲁用牙齿咬住阿图和玛胡说:“我们向成吉思汗靠拢吧,服从他,听他的命令!”后来,他们和其他部落的人来到成吉思汗面前,对他说:“我们就像没有丈夫的妻子,没有主人的马,没有牧羊人的牛群!大母亲的儿子们正在毁灭我们!为了你们的友谊,让我们用剑战斗,歼灭你们的敌人!”成吉思汗回复玉律,阿图说:“我像一个沉睡的人。你拉着我的额头,把我吵醒了!我坐着(不能动),你把我从沉重的负担下拉出来,让我能站起来。我会尽力报答你的!”.....过了一段时间,上述部落聚在一起说:“太极回鹘的秘人平白无故地压迫折磨我们,铁木真王子却脱下衣服给了(我们),跳下马给了(我们)。他是个能操心地方和军队,又能照顾好回纥的人。经过深思熟虑和深思熟虑,他们都自愿加入成吉思汗。

对比这两段语录,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尤其是成吉思汗在《元史》中说,“我们熟悉睡眠。幸运的是,你能感觉到我。既然这种俗套,就要尽量和你在一起。”在《史记》中也有完整的记载。这说明《史记》中的这段话和《元史》中的记载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证明成吉思汗确实有“仁”助列提部的事迹。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这样的行为在《史记》中是按照伊斯兰教义来解释的,而《元史》则评价为“仁”。

尹湛纳希改编了《清史演义》中一些蒙古史料的记载,同时从《元史》等汉文史料中吸收了大量成吉思汗“仁”的记载。比如《清史演义》第三章“克伦河上木华黎第一次用兵,圣人毛在塔拉圭山下一箭射虎”,尹湛纳希就讲了成吉思汗援助昭烈部的故事。原文转载如下:

据说代其古德部首领塔哈尔战败逃跑,被乱箭射中,身受重伤逃回家中。他回来不到几个月就去世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Targudai,一个叫Tarlebdai。塔尔古代与他的R布勾结,着手攻击他的古德部,横行无忌,凌辱百姓。他家珍珠部的首领伊鲁格对他不满,想投靠毛,但他不知道毛的心意,于是派使者邀请毛到拉加德一起打猎。毛当即答应。布哥拉尔连忙劝阻:“这个朱才部是戴奇古德部的近亲,一直与我们不和。最近树敌甚多,大王切不可大意。”毛说,“我不觉得有什么恶意在里面。俗话说‘不见狼,就找不到狼’。我觉得没什么。走了再说吧。”托尔金希拉出来说:“如果国王想去,他必须带一些勇敢和足智多谋的警卫。”军事家木华黎接着说:“这倒是真的!”对布古吉、戈拉尔、扎勒玛、扎布勒、朝摩根、西热呼图克等六位大臣说,叫他们带300名壮士。走了几天,来到达拉加德,看到珍珠部的领导伊鲁格已经来了三天了。双方相见喜出望外。在一起打猎几天后,我给了伊鲁格身边的近臣们一些食物,让他们吃饱喝足。那时候已经是隆冬时节了。毛见诸蔡部将士衣衫单薄,便派戈拉尔回去,叫他送二十件驼皮衣来。这一年,佩塔国的羊繁殖了很多,布古拉·鄂尔多斯带了十只骆驼和三十只骆驼来驮皮衣。此时天已黑,黄尘飞扬,寒风刺骨。毛给了伊鲁格带来的400多名士兵每人一件暖和的皮衣。主菜部的兵真的很开心,大家都很开心。感谢毛的欢呼,他们震撼了大地。

一天,他们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打猎。伊鲁格突然看到一只老虎,发出“唉”的叫声。老虎被喊叫声惊醒了。它没有躲避人,咧着嘴咆哮。一瞬间,白眼睛白额头的老虎用四只爪子抓着地面,突然跳了起来,树上的枝叶纷纷落在地上。老虎的吼声震动了山谷,伊鲁格吓得魂不附体。他迅速掉转马头跑开了。老虎像闪电一样追着他,一眨眼,就要咬到伊鲁格的马尾辫。这时候,毛看见了,急忙催马冲下山去,擦着老虎的腰。然后他拿出箭,看着老虎的前腿。箭穿过老虎的胸膛,落了下来。珠才部落的人急忙大喊:“这只老虎是我们的主人打死的。”他说,把老虎带走。伊鲁格什么也没说,一脸傲慢。这里的六部大臣很生气,吵着要把老虎要回来。毛摇头制止,面对着朱彩部的人都称赞伊鲁格武功高超。季布知道毛的心思。第二天,他带领众人去打猎,把所有的野兽都赶到了珠才部落。竹彩部落捕获了无数的野生动物,满心欢喜。打了十几天猎,太祖带着部队回来的时候,伊鲁格带着朱才部落的四百多名军队跪在路边,流着泪说:“代其古德是我们自己的宗族,可是他经常派人来抢我们的财物、牛羊,百般欺负我们。他没有治理国家的样子。在我们看来,只有明智的主人才能统治当今世界。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倒下的人带到你面前。”毛听了,好言安慰他,和他告别。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尹湛纳希用平实的语言突出了成吉思汗宽厚仁爱的“心”。然后在《清史演义》第四章中,尹湛纳希将“皇帝功德渐长时,泰赤乌部多有苦难,见皇帝宽大,赐人一匹马,欣然而行”这句话的浪漫展开,突出了成吉思汗帮助部里照顾蒙古高原的实际作用。他写道:

当时戴其古德部的R布赫、塔尔古代等人横行霸道,蹂躏仆从百姓。仆人们忍无可忍,几十人聚在一起商量:“据列提部落的人说,比塔的君主铁木真把自己的衣服给别人穿,把自己的马给别人骑,用自己的才能帮助别人,把功劳归于别人。他的宽宏大量的美德就像在云层中看到的太阳,他无尽的仁慈就像驱赶寒冷的春风。他真的是白帝生的天子。如果我们去找他,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明智的主,一生都受到祝福!”人们议论纷纷,一夜之间,两万多人离开代奇古德,去了善待动物组织的国家。

的确,在《清史演义》描写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的过程中,除了少数部落因入侵毕塔而战败归附外,绝大多数部落都是被成吉思汗的慷慨仁义所感动,自愿归附的。相对于蒙古秘史、蒙古起源或佛教教义对成吉思汗统一大业的肯定,《清史演义》在人伦道德意义上明确肯定了成吉思汗的统一大业。

总之,尹湛纳希既吸收了《元史》等中国历史典籍的内容,又认同了中原儒学的评价标准。儒家伦理本位思想的核心是“仁”正如朱所说:“仁是根,慈悲是芽,亲亲、亲民、爱民延伸到枝叶。”这种以道德的崇高和完善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审美标准,通过《元史》等史料渗透到了尹湛纳希的思维认知中。如前所述,代其古德部落对成吉思汗的赞美是:“宽宏大量,德行如云见日,无尽的仁慈如驱寒的春风。”不就是尹湛纳希自己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吗?可以说《清史演义》是中原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历史小说。尹湛纳希以蒙汉史料为依托,遵循儒家的审美标准,运用作家灵活多变的手法,塑造了成吉思汗这一“应顺天理、惜德、慈民、动三军以情”的仁政君王形象。从蒙古史传中成吉思汗形象的演变,也可以窥探出蒙古文学审美趣味由佛教转向儒家的清晰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