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学宣传史

1949,分三期。

1,第一阶段1949-1978

随着“第一次文学代表大会”的召开,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 * *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长期分离的文学工作者终于“联合起来”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的文化传统在殊途同归的前提下融合了,毛泽东《讲话》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正式确立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当时拿枪的人搞和平建设,文化心理自然保留了战争时代的痕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文学观念从军事轨道转向政治轨道,两军对峙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2.第二阶段是1978-1989。

文学真正的“复苏”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对抗战以来影响中国文化建设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的否定。

1979 1 0在第四次文学代表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贺词,明确提出了“不干涉”的意见,并承认文艺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党“并不要求文艺服从于一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帮助文艺。?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创作自由”的承诺。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蓬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的气氛。五四新文学传统得以复兴。

3、90年代第三阶段——新世纪。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 * *功名”状态下所持有的一元化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放弃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立场,尤其是对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和积极认同。新文学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显示出新的活力。

扩展数据:

当代文学的一些代表人物:

王蒙(1934-)当代作家,北京人。他的第一部小说是《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小伙子》影响很大,从1976-1981发表了30多部作品。其中《最珍贵》、《一寸草之心》、《春之声》分别获得1978、1979、1980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是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半个男人是女人》和《绿化树》。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他十三岁开始写作,十七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绿色的枝叶》。1979之后写的中篇小说《刘仆人家》和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现代女作家茹志鹃(1925-),曾用名阿如、初旭。她的祖籍在浙江杭州,出生在上海。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百合花》、《安静的妇产医院》、《错编的故事》,其中《错编的故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

李准(1928-2000),现代作家,河南孟津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李双双传》;由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山下的花环》、《牧人》、《老兵新传》等。其中《老兵传》获得1959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奖。

百度百科-中国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