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发展

“美食不如美食家”一直是中国人的使用方式。从大量喝汤到慢慢啜饮,人类喝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饮用方式自然产生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起源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和贵州。汉代四川的经济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士人的生活中日益突出。王宝在《通岳》中记载“茶已尽煮,洞已盖”,明确提到沏茶所用茶具。三国张仪《广雅》记载:“茶采于京巴之间,制为饼,以米糊为成。喝的话会先烤好,再放在瓷里,盖好汤,配上姜葱……”,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将茶饼焙干,捣成茶粉,然后放入瓷碗中,再倒入开水中。

唐团冰茶煎茶南清白贝

到了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我国西南地区逐渐北移至长江、淮河流域。茶叶产地的扩大,加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唐代茶产业经济的繁荣。陆羽的《茶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茶文化的专著,详细介绍了茶叶的起源、生态、采摘、制作、加工、烹饮,是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白瓷出现在北齐时期。唐代的白瓷可以和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蓝”的繁荣局面。当然,饮茶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鲁豫特别推崇越窑青瓷,到了唐代达到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的一件杰作——《秘色瓷》。陆羽认为茶碗是“越州、定州、梧州。”越州、寿州、洪州。"认为"越州瓷、越瓷皆青,青益茶,茶白而红;中国白,兴州,是深褐色,寿州瓷黄色,深紫色,洪州瓷褐色,深褐色,它不适合喝茶。“当然,这只是鲁豫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资料证明,除越州窑、定州窑、梧州窑、窑、寿州窑、洪州窑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珙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当时也生产了大量茶具。

唐白釉茶具:茶坊、空气炉、茶壶、唐白釉花嘴配配套灯。

宋团煎饼茶点茶黑刺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北移,茶叶产量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作,如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记》、黄茹的《品茶记》、樊雄的《北苑贡茶记》等。饮茶在宋代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形成于宋代。

宋代饮茶以点茶为主,炒茶为辅。华为在点茶的基础上,打茶、分茶、打茶。

灯是宋代茶碗的名称。因为宋人崇尚白汤色,所以宋代的黑釉灯特别受欢迎。黑釉灯以福建窑产兔毛、油滴、鹧鸪纹最为著名。福建窑产黑釉灯底部刻有“为御”、“为御”字样,是向宋皇室进贡的皇家茶具。

在建窑黑釉灯的影响下,江西吉州窑和四川广元窑也生产了大量的民用黑釉灯。不仅南方流行,北方的一些窑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也生产黑釉灯,定窑、磁州窑大量生产黑釉茶具。

汤瓶是点茶必备的茶具之一,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制作很有讲究。“瓶子小的话,容易等汤,茶叶准。金为上,银、铁、瓷、石皆用于世。”黄金制成的汤瓶是只有皇室和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的茶具。对于普通人来说,瓷汤瓶是首选。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这种瓷汤瓶在南方和北方瓷窑都有生产,特别是南方的越窑、龙泉、景德镇窑,汤瓶数量更大。汤瓶的造型是小口、肚细长、壶流长,因为在宋代,对汤瓶的壶流长要求极高。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在《斗茶图》中对汤瓶的形状有清晰的描述,呈喇叭口、高颈、滑肩、长曲肩,应是宋代汤瓶的真实写照。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了葛、汝、丁、钧五大名窑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福建的、同安窑,江西的吉州窑,北方的磁州窑都生产过陶瓷。这些窑生产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茶具。几千年后,我们可以用这些陶瓷茶具享受喝茶的盛况。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银器和漆器的制作也很发达,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银制茶具和漆器灯座。

宋代饮茶的奢靡发展到元代开始衰落。由于团冰茶加工成本过高,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将茶汁挤出,也违背了茶叶的自然属性。所以到了元代,团冰茶开始衰落,唐宋时期出现的散茶开始流行。宋龙泉窑青釉暗雕汤瓶

明三岔错袍瓷器和紫砂

散茶真正流行是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后。据《野货编补》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九日,重兵发力,止龙组,采芽茶而进。”于是,“千古饮茶之宗”,散茶便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代散茶种类繁多,虎丘、骆驼、天池、罗松、龙井、雁荡、武夷、潘达、日珠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茶叶。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研磨和冲泡,其烹煮方法“与前人不同,但却简单而不寻常,其滋味调制精良,可谓茶之真味!”记载了当时江苏、吴一带的煮茶方法:“把名茶放在磁瓶中,用火煎,要考虑火候。以沸蟹眼为节,如浅金黄色,香清馥郁。之后颜色就不好了!”即锅泡法;当时杭州煮茶的方法和苏武略有不同。“用细茶定茶瓯,煮汤令之,谓之撮宝。”其实不管是壶泡还是捏泡,都比上一代简单,还原了茶的自然本性。

由于茶叶不再研磨冲泡,上一代流行的茶具如碾、磨、滚、苇、汤瓶等都被废弃,宋代提倡的黑釉灯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景德镇白瓷。屠龙《考木后》中说“宣寺时有茶杯,料精雅,厚而难寒,白如玉。你可以试试棕色,这是最重要的。蔡君毅取楼,色暗,似不相宜。”张远在《茶记》中也说“白光为佳,青花光不损褐色,而后”,因为明代的茶叶是“青为佳,青花为佳,黄黑清淡,而不入茶”,可以说是用白茶光来衬托绿茶的。

饮茶方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茶具的巨大变化,茶具与壶、灯的结合一直延续到现代。

茶壶在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之前,有流动和处理的容器都被称为汤瓶,也称为部分解除。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真正用来泡茶的茶壶。壶的使用弥补了一杯茶容易凉掉灰尘的不足,大大简化了喝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高度赞扬。

虽然有把手,但明代泡茶用的壶和宋代点茶用的汤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明代的茶壶,水流基本与壶嘴齐平,使茶叶保持在壶身的高度而不溢出,壶流也做成S形,不再像宋代强调的“陡深”。明代的紫砂壶还是小的,小的最贵,因为“小的紫砂壶不会失香,味道不会延绵。茶中真正的滋味不会延迟,只会一瞬间,太早了不行,太晚了就完了。好像就是拉肚子而已,也没必要切下来保存,涂在其他茶上。”

从材质上来说,明代的茶具主要是瓷器和紫砂。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全国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五彩瓷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明代瓷器仿定窑、汝窑、官窑、哥窑也很成功,特别是永乐年间烧制的白瓷,洁白致密,釉面光滑,“薄如纸,白如玉”

明代散茶的冲泡直接促进了紫砂壶艺术的发展,位于江苏的宜兴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生产出青瓷。到了明朝中后期,当地人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紫泥原料(当地人称为“富贵土”),于是紫砂器的生产发展起来。相传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的一位僧人发现的。他经常与制作陶罐和骨灰盒的陶工相处,并受到启发,创作了紫砂罐。根据周的《阳羡壶制》记载,真正的紫砂器开创者应该是明代学者吴宜山的仆人龚淳。吴一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龚纯在一旁。他从金沙寺的和尚那里学到了制作紫砂的技术,制作了一把早期的紫砂壶,这是龚春遗留下来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在宜兴紫砂史上。

明代著名的紫砂艺术家有、赵亮、袁、。后来,史大彬成了著名的制壶大师,他的制壶“古朴典雅,妙不可言。”因为时间锅“被人大大珍藏”,当时就有人仿制了。在施大斌之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李重方、徐友泉、陈永青、陈忠美、沈俊勇等,紫砂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紫砂土质细腻,含铁量高,透气性和吸水性好,用紫砂壶冲泡散茶,能充分发挥茶的真香。难怪文震亨在《史记》中提到:“紫砂壶以沙为顶,盖不夺香,无煮汤之味。”所以,紫砂壶一直是明代及以后的紫砂壶主流。

到清代,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红茶等六大传统茶类都已形成,茶叶的内销和外销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各地茶馆多了起来,民间饮茶更加普遍,茶也真正世俗化了,所以社会对茶具的需求也大增。陈明永庆紫砂煲

清代三叉撮宝、青花粉彩、紫砂

清代饮茶的习俗与明代无异,所以茶具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续和发展。清代景德镇瓷窑是在明代基础上改革创新的。除生产传统的青花瓷、素三彩瓷、釉里红瓷、斗彩瓷外,还创造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特别是乾隆时期,新创制了多种陶瓷,能生产出木纹釉、石纹、古铜色、绿松石釉的瓷器,把我国的陶瓷技术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峰。康、雍、甘三代皇帝都喜欢喝茶。他们多次在宫中举行茶宴招待文武百官。场面很壮观。景德镇瓷窑生产了大量的茶具,以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

宫廷饮茶讲究排场,民间饮茶随意,茶具更狂野一点。到了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泼,纹饰更加生动。由于各地饮茶习俗不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具。蒙藏区喜欢酥油茶配奶茶,他们的地方流行榉木奶茶碗和镀金银茶具。闽粤潮汕地区擅长烹煮功夫茶,喝功夫茶有专门的茶具,称为“潮汕四宝”——风炉、玉书炖盅、陈梦坛子、若尘瓯。

紫砂茶具至今仍是清代茶具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明代初步繁荣之后,清代紫砂茶具再次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如果说明代的紫砂壶还过于粗糙的话,清代的紫砂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泥料细腻,制作规整,出现了陈鸣远这样的名家。贾、道之后,文人纷纷加入制壶工艺,大大提高了紫砂茶具的人文内涵。“西冷八派”之一的陈洪绶与第一代名家杨彭年合作,曼声壶成为文人壶的典范。此外,郭品嘉、朱践、瞿、梅调鼎等学者也纷纷加入紫砂茶壶的创作。他们以紫砂为载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诗词、书法、绘画、印刷等方面的才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紫砂艺术品。

除了陶器、瓷器和金属茶具之外,竹、木、牙、角等材质在茶具中的运用也是清代茶具五彩缤纷的特色之一。椰壳雕刻技术在中国使用已久,但直到清朝以后才大量使用茶具。清代的茶碗、茶杯、茶壶都是用椰壳做的,椰壳上刻有装饰图案。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木胎贴簧工艺制作的旅行箱可以用来放置茶点,外出郊游时携带方便。此外,还有象牙制的茶则、带翻转弹簧的茶壶筒、黄华丽茶壶筒、银胎搪瓷茶灯、铜胎搪瓷壶等。,使清代的茶具更加丰富多彩。

从茶具的造型来看,除了茶壶和茶杯,盖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点。盖碗一般由盖、碗、托盘三部分组成,象征着“天地”三才,体现了中国人如何用物的哲学。碗盖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到有效的防尘作用;二是防止烫手。碗下的托可以托杯子。喝茶的时候可以把杯子拿在手里,避免烫伤手。

清代茶具的多样化还体现在茶碟造型的变化上。茶碟最早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出土的青瓷碟可以看出,该碟产于南朝越窑。清代的茶托种类很多,有的因为做成船形,还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所以叫茶船。

透明粉彩折叠式牡丹茶壶

清青花诗茶壶

茶具的改进

古人喝茶之前,要把茶放在炉子上煎。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将茶叶磨成细粉,加入药膏、米粉等。,做成茶球或茶饼,饮用时捣碎,加调料煎服。自唐代以来,学者们一直在争论茶叶是何时煮的。如宋代欧阳修《古录后记集》说:“茶史自魏晋以来,已盖。”后人看到魏氏《勘书集》中有一个“炒茶人”。因此认为炒茶始于魏晋。据《南窗笔记》记载,“饮茶始于田亮监狱(公元502年)。”据王宝《爱约》载,有“沏茶有一切”之说,可见煮茶是需要一套器具的。可见西汉时期就有沏茶茶具。到了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烤、煎等技术更加成熟。据《画人》记载:“贞元年间(公元785年),长棍为州刺史,先蒸后烘,称糊茶,后略呈饼状,故称串。”茶饼和茶串必须用茶具煮沸后才能饮用。这无疑将推动茶具的改革,进入一个新茶具的时代。

中世纪晚期,在宋、元、明时期,一种用铜制成的“茶杯”被用来煮茶。据《史记》记载,自宋元以来,制茶器具就被称为“茶杯”,又称“风杯”。陆游《过寺诗》日:“茶熏时,知其乐,棋子难知。”据此,宋代陆游时期就有了“茶杯”,元代著名的茶杯是“江竹茶杯”。《尊圣八记》说:“元代平江有江娘子、王姬两种铸法,当时都很有名。”这两种铸造方法主要是在壶表面打蜡,使之光滑美观,茶壶上有精致的花纹。“方法是古老的,风格是可观的,”他补充说。“炼铜也是干净的...还是做出来的。”实指镀金。可见元代的茶盏十分精致,明代社会也普遍使用“铜茶盏”,其特点是在做工上注重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在明代最为奢华。“美食家”是一种邪恶野兽的古老名称,这种雕刻的动物形状在古代中鼎彝器中常见。这是一种精美的雕刻装饰。由此可见,明代的茶杯古色古香,雕刻技艺十分出众。

在中国中世纪晚期,除了用来煮茶的茶杯,还有专门用来烧水的“汤瓶”。当时俗称“吹茶”或“筷子”,也叫“柴子”。中国最早的古人用锅和锅来烧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杯肉,知一口铁锅之味。”高:“锅里有足够的阳光,锅里却没有足够的阳光。”(明清时期,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称铁锅。据史料记载,直到中世纪晚期,用鼎和铁锅煮水的古代方法才逐渐被“汤瓶”所取代。

过去有作家认为,中国在元代前后出现了“泡茶”(即“点茶”)的方法,因此改变了元代的烧水器具(指汤瓶)。但根据笔者收集的史料,盛开水的瓶子在南宋时期就已存在。对了,这里有两个史料。南宋罗大靖《河林宇录》中有记载:“茶经中,鱼、泉、莲珠为沸水之节。但近一段时间(指南宋),茶已经烂了,很难等到水开在壶里。所以要通过声音来区分一沸、二沸、三沸。”按照罗大靖的意思,在过去(南宋以前),用鼎、铁锅张口烧水,很容易观察到水的沸腾程度,而用瓶子烧水,由于瓶口小,很难观察到,只好通过听水的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鹤林玉露》也说:“鲁(陆羽)之法据端(指碎茶粉)陆羽,唐代人,著有《茶经》,被认为是中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的泡茶者用“炒锅”来烧水,可见唐代还没有使用“汤瓶”。据宋代文学家苏轼谈开水时说“蟹眼过鱼眼,欲作一曲...银瓶泻汤赞二,不知古人煎水之意。“苏轼的诗,可以作为宋代以来“汤瓶”煮水的又一个好例子。

到了明代,用“汤瓶”泡茶更为普遍,汤瓶的样式和品种也随之增多。根据金属的种类,有锡瓶、铅瓶和铜瓶。当时的饮茶瓶形状多为竹筒。《聊斋志异》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汤瓶的好处是“不漏火,记笔记(泡茶)方便”。可见汤瓶既可以用来烧水,也可以用来泡茶。与此同时,明代开始使用瓷质茶瓶,但由于“瓷瓶烧水,虽不带走汤味,但不适用,有碍观瞻。”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瓷茶瓶。明代的“茶瓶”里也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古楹联赋·珍珠集》。“把江南的水一口吸完,庞老就再也不认识自己了,烂得跟泥巴一样,贡仙茶瓶三口。”明代有三口茶瓶,太不寻常了,脱离了生活实际。毫无疑问,这个奇怪的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