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双薪工作者是如何工作和照顾孩子的?

上世纪80年代,双职工一般都在一个单位,所以以单位为家。不在同一个单位的,相隔不算太远,下班可以回家;不能回家稍微远一点的,单位有住房,可以在集体食堂到宿舍吃饭,想吃点好的还可以自己操作小灶。当年只要向组织申请,就可以调到一个地方工作,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夫妻相隔十万八千里,简直就是牛郎织女,也许一年才回家一次。对于孩子来说,通常在入学前由女方照顾。如果家里有老人,就一个人带孩子。如果没有老人,就请他们来照顾,或者让很远的人照顾。晚上下班会被接回家,或者一个人住宿舍。当时作为双职工,上班虽然紧张辛苦,但因为两人都是按月领工资发工资,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

我家旁边,有一个水轮机修理厂。每天傍晚,晚饭后总有一对工厂工人夫妇,手里抱着孩子,有的怀里抱着孩子,脚上穿着木拖鞋,走在石子路上,不时发出清脆的木拖鞋声,伴随着连续不断的笑声,太阳渐渐落山。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

80年代和两个员工生一个孩子是多么幸福。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单位有托儿所。因为都是公有制企业,托儿所免费,没必要麻烦老人。

带它去上班,放在托儿所。下班了,从托儿所接孩子回家,多方便啊。孩子上幼儿园,费用全由单位报,就是幼儿园提前放学,需要老人来接。孩子生病住院,费用不用个人出。你觉得那个时候家里能不能放下二胎?所以只能卡住生一个。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孩子好,国家会养老”等招牌也及时出来了。

现在如果有这样的条件,恐怕你不用动员,不用号召,不用鼓励,生二胎的人自然就多了。

现在孩子需要老人照顾,幼儿园需要老人接送,还需要很多学费。上了小学还得请老人接送,各种昂贵的课外辅导让“啃老族”头疼不已,生二胎的想法早就打了水漂。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抚养孩子非常容易。

80年代我是双职工。当时单位真的是把我们工人当家人。我记得孩子上幼儿园不到两个月。幼儿园是单位办的,老师阿姨都是单位的员工,对孩子很好。虽然我们只是普通工人,但老师们不会区别对待这些孩子。即使一些老师和阿姨态度不好,我们也有工会为工人说话!说实话,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都能正常上幼儿园,安心上班,除了少量的吃的,基本不花钱。那时候我们一个人远离父母和兄弟。当时真的觉得企业对我们员工真的很好。我当时对企业心存感激,真正把员工当主人。那时候的工人真的可以算是企业了,基本上都能勤勤恳恳的工作,一心一意的思考,一心一意的努力!

80年代初刚结婚。当时我在一家企业上班,单位里有托儿所和学校。我们是双职工,孩子都是送托儿所,送上班,下班接,中午在托儿所管饭。自己玩万能,自己搞定。如果孩子偶尔生病,单位可以请假。我现在不想离开老人。我感觉这不是进步,是退化!

在毛主席时代,工厂与家庭庭院相连,托儿所、学校、医院、商店、食堂、礼堂等等。都在家里的院子里。基本上孩子从出生到上初中都不用出家庭大院,各种开销都挺低的,可以说基本没花过钱。节假日各种福利都有。各级领导都把工人当亲人。只要有困难,各级领导都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让职工工作无后顾之忧,充满热情,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组织的关心。所以,我现在特别怀念毛主席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女性自力更生,上班带孩子。职业女性怀孕了,一般照常上班,直到预产期。生育产假56天,独生子女证产假100天,剖腹产增加15天。产假期满按时上班。如果没有家长帮忙带娃,就直接送到单位托儿所。那些远离家乡的人骑着自行车,背上背着婴儿。如果宝宝太小不能背,丈夫就骑自行车带着宝宝的媳妇去上班。哺乳期的妈妈可以每天10: 30和3: 30送奶两次,每次半小时,也可以提前半小时下班不送奶。每个人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好员工,因为照顾宝宝耽误工作是一种耻辱;下班后,我家务负担很重。我可以买菜,做饭,带孩子,甚至可以挑水,砍柴,买米,买面,买煤,把煤气罐扛上楼。和现在的娇滴滴的女人比起来,那时候的女人都是女人。

80年代的企业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没有民营企业。当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政府规定生一个孩子产假很长,达到七个月。上班后,给一定的喂奶时间。之后基本都是父母或者公婆带孩子。企业有幼儿园,上班没有后顾之忧。那时候的孩子都是自力更生,一般不需要父母来接。企业实行8小时工作制,双职工上班很正常。吃,有时间自己做一些,没时间做食堂。

当时所有单位和企业都举办育婴班,基本都是免费的。三班倒的企业甚至办了24小时全日制托儿所。哺乳期后,无论孩子多大,晚上都可以去全托,员工可以放心上班,老人可以在家帮着接。

我来自那个时代。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句是真的努力,第二句是我一定要勤奋。

那时候生活的物质条件很差。先不说其他,只说几个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厕所,用完后用痰盂倒粪便。没有洗浴设备,但是一个浴池洗澡需要开水。没有煤气,做饭做饭用煤球炉。没有洗衣机,只是用洗衣板洗衣服。离最近的公交站步行20分钟,买自行车也不错(上班需要办理汽车票)。像现在,生活环境舒适便捷,家用电器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出行交通方便快捷,人们的苦日子也不是以前的苦日子了!

那时候生活节奏很快,你必须努力成为一名好工人或好干部,还必须去夜校补习文化知识。在处理家庭生活上,一定要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精心打理,让家务井井有条,小家庭生活体面。尤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务,都要自力更生。就像现在的小两口,都有老人赡养,人的辛苦状态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当时很多单位还是三班倒,机械化程度不高,手工作坊多,有的还是计件,所以工作还是很辛苦的。至于带孩子,大部分单位都有托儿所,父母上班带,下班带回来。幼儿园基本都是在巷子里办的,就像上班送孩子去幼儿园,下班接孩子一样。

改革开放前,城里人基本都有工作,没有闲人。尤其是年轻人,毕业后会被分配工作。因特殊原因而失业的个人称为“失业青年”。

年轻人,尤其是双职工。两个人都上班,有了孩子之后,确实有很多困难。照顾孩子是个大问题。

最开心的就是家里有老人。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呆在家里了。没有必要在老人的帮助下风吹日晒。

如果没有老人,有几种情况。

有机会的人可以被送到幼儿园。这是最好的条件,但是量太少一般人找不到。

还有就是找托儿户。一些家庭专门从事这种儿童护理。带一个或几个孩子,白天放在那里照顾。父母早上送,晚上来接。

如果单位比较好,那就看单位了。当时,许多较大的单元都有婴儿室,或育儿室。孩子的妈妈可以带孩子上班,放在托儿所。定时去喂奶。就这样,小孩儿像妈妈一样去上班了。

当时产假也很短。好像是56天。如遇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最长延长70天。休完产假,妈妈就要上班了。

那时候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带着水桶的三轮车自行车。因为自行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一些心灵手巧的父亲找到了一些材料。自行车旁边加一个轮子,上面固定一个小盒子。多采取措施保暖,防风雨。就这样,小宝宝,从出生第56天开始,就跟着妈妈上班了。

如今,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两会报告,建议产假延长至3-6年。我得给我父亲一定时间的产假。相比之下,真的是天壤之别。

其他人认为重建托儿所是一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