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石雕中的极品

最早的石刻医学专著《楚遗书》中国最早的石刻医学专著是南齐楚城(公元?——483年)写的《楚遗书》(一卷)。

该书最早记载于《宋史》。《楚遗书》据唐末清太二年(公元935年)萧的《序》所载,是唐末黄巢起义时发现的一块碑刻。全书共分十章,即纳形、元气、切脉、润泽、分裂、精血、祛病、察微、辨书、设问,共2620字。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四Ku全书提要》评价说:“他的书在《灵枢》、《苏文》的原理上颇有创新”,在许多方面都是“前无古人”、“千古不变的龟镜”。楚的遗书首先论述了殷去的时间、地点和路线。如《本齐》篇说:“天地之气为一周;人之气为一周。”并利用一天中不同的时辰来说明阴和的流行:“体内在小儿中从左脚开始,循左大腿、左手指、左臂、左脑,穿过右脑、石肩、石臂指、扶和足,再进入小儿;”殷琦在白天从右手的心脏穿过右肩和右臂,穿过左肩、左臂、左肋、左脚、外肾、右脚和右肋,然后它进入白天。“灵枢营健会中有论述认为,营健之气按太阳运行周的程度,在每个昼夜分为阴阳二十五度,但阴阳之气的发生时间、位置、路线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历代医书中也没有记载。

在中国医学史上,这本书首次提出了男女胚胎形成理论。《接形》篇说:“男女合一,两情相和,阴血在先,阳精在后,血裹精,精入骨,男子成;阳精先入,阴血后入,精气开裹血,血入家,女形。”这个理论虽然源于《易经》,在医学书籍上也有看到,但应该是第一个。本文还提出了“非男非女体”是因“阴阳达”而形成的理论,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中国最早的界碑——西汉琅琊界碑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界碑石刻,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东联岛北部。* * *两块,一块在灯塔山阳窝头北麓,面朝大海,距潮面8米。一个在苏马湾海滩的山坡岩体上。

东海郡,汉高祖刘邦家。易,在东海县最北靠海的县。琅琊县秦家乡。内阁,琅琊县临海的一个县,东汉初并入行省,羊窝头北麓的边界刻在一块巨石上。碣石风化断成两截,刻石也随着岩石的自然解理裂开断成两截。石刻长1.9米,宽1.1米,竖体书法8行,有公章之意。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长期被海水侵蚀,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仍有30多个字可以辨认。据文献考证,此刻的石头属于西汉琅琊县南界石,涉及汉代琅琊县桂县和东海县黟县,以及琅琊县东、西、南、北四界的分界。

苏马湾发现界碑1999。刻面石宽2.15米,高0.85米,12行,60字刻为竖字,有隶书之意,内容为“东海郡以琅琊郡阁为界,因山之南属阁,水之北属阁。西直,内阁分高怪区。东方承载着希望。建国四年四月,使者徐州牧之所建。”“第一次建国”是王莽时期的年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四年是公元12年。据此推断该石为1989年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早的星数最多的石刻天文图,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石刻天文图。

苏州石刻天文图高约2.45米,宽约1.17米,星图本身直径为85厘米。地图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星图,下半部分刻有说明文字,相得益彰。是南宋光宗元年(公元11085)黄裳绘制,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王志远根据北宋元丰年间的观测结果雕刻而成。

苏州石刻天文图以北天极为中心,描绘了三个同心圆。图中的外圈是南星的可见界限,包括赤道以南55度以内的恒星;中间一圈是天球赤道,直径52.5厘米;常见的永不落星以直径为19.9 cm的小圆(上规)为界;黄道以24度左右的斜角与赤道相交,根据28夜的星间距离(赤经差)从天极画出宽度不同的经线,在每条经线的末端标注28夜的经度。外面还有两个比较近的圆,圆里刻着十二次、十二次、州州划分的名字。全图有1440多颗星。图中银河清晰,河汉分叉,描写细致。

苏州石刻天文图是北宋天文学家对星占学认识和记录的智慧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该图为了解古代恒星区域的划分和论证现代恒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信息。西汉中后期,中国最早的石刻官书《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儒家大师们针对封建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备的实际,主要是阐述儒家经典的深刻含义,参与国家政治建设。自东汉以来,随着封建政治的成熟,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日益细化和学术化,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研究蔚然成风。中国古典学者注重文字的训诂和考证。随着他们对古文字的深入研究,规范中国古典书籍的用字成为可能。汉平帝Xi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上书要求修订六经。经皇帝批准,蔡邕和张勋选择了《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公羊传》和《论语》七部经典作为原文和订正本。当时有七种古籍用隶书刻在石碑上,成为中国第一部作为古籍标准版本的官方石刻。

参试者在查阅比较儒家经典文本后,择善而从之,确定了儒家经典的标准文本。然后是多才多艺的蔡邕笔蘸朱砂,用漂亮的八股书——隶书在碑上写经书;最后工匠按照文字刻上去。工程历时九年,自西平四年(公元175年)至广和六年(公元183年),* * *刻石46块,均约20万字。这幅《诗经》刻于西平年间,隶书字体只有一种,故称《汉书经》、《西平诗经》或《子怡诗经》。

西平石建成后,矗立在当时都城洛阳城南的太学门外。这些石碑都是长方形的,大约65,438+0英尺高,4英尺宽。碑顶盖瓦房,碑下有座。每块牌匾都是两面刻的,经文是从右向左刻的。这项由最高统治者指定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汉书·蔡邕传》载:“立碑之时,观之者,仿之者,日取千余车,满大街”,其盛况可见一斑。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焚毁洛阳宫庙,石经开始损毁。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北齐高塍将石碑从洛阳运往邺都时,途中落水,运到邺都的不到一半。隋朝皇帝在位期间,从叶运到长安。但由于隋政府的不重视,建设部门竟然用石碑作为柱子的基石。当魏徵在唐朝贞观年间去拯救这些文化宝藏时,十个里面已经没有一个了。之后只有零星出土的拓片和碎石碎片。博物馆里只能看到一些珍贵的残石拓片。

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西平石经》是东汉尊儒、古文经学发展、碑刻盛行等历史因素的结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它在版本校勘和文字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以历史上众多经典文献拉开了大规模石刻的序幕。此后,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相继问世。不仅如此,其字体精美,结构严谨,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史的重要资料。中国最早的石刻连环画--碑图。

作者是曹彰,明代伟大的石刻家。他苦心钻研石雕艺术,独树一帜。他把孔子的生平事迹刻在120块石头上。《奇迹之图》因其严谨的叙事故事和浑厚的雕刃,堪称艺术瑰宝。

东汉最早的摩崖石刻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体的方方正正有一个圈,豪放古朴。距今65,438+0,900多年的东汉“何道碑”,碑体完整,隶书52部,字清晰苍劲。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其记载很可能改变人们对“南方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

葛军路纪念碑由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洞穴保护,免受风雨侵蚀,至今保存完好。“何路碑”呈正方形,边长约0.8米。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二年(公元57年)蜀郡知府何俊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方中带圆,豪放古朴。

《何路碑》不仅是研究古代栈道修筑的珍贵文献,也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历史的极其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而且这块摩崖石刻的发现很可能改变人们对“南方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对西南地区交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佛像

位于太原市蒙山开化寺,是中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佛像,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蒙山大佛主峰海拔1325米,是金阳佛教胜地和避暑胜地。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阳寺后的大衍,成大佛,历经五代24年。蒙山大佛刻山,稳坐,双手禅定,印信。佛身厚肩肥,佛在山外,高擎天,气势磅礴。据史料记载,大佛高度为“200尺”(约63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