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历史?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 “羌”的明确记载。众多史籍和出土文物表明羌族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早进入农牧兼营,且以养羊业著称于世的民族。 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有一部分居住在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人口约有十九万八千人(19 90年),大多数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族、汉、回 族等族人民杂居。

羌族没有文字。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包括自治县的南 部、中部和北部偏南地区;北部方言包括自治县的西北部的赤不苏等地。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频繁交往,很多羌族人民懂汉语,通用汉文。

羌族分布的地区,峰峦重叠,河川纵横。岷山支系九顶山、鹧鸪山横贯境内。

地处高山峡谷之间的羌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由于地形的不同,气候差异极为明显。沿河一带,海拔在1,300m至1,400m之间,初春季节,百花盛开,而海拔在二千米以上的山区,却仍是白雪纷飞的寒冷天气。

羌族地区山高谷狭,交通险阻,勤劳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人行通路。在汹涌澎湃的河流上,架设起竹索桥、悬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桥,密切了江河两岸各村寨人民之间的交往。羌族的竹索桥,长达二、三十丈,不用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横跨江面,上铺木板,便可通行人畜。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 ”的记载。

羌族这种垒石为室的建筑历经 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其类型集中、成片的大规模古建筑体系,在国内各民族建筑中都不多见。从一定程度上讲,羌族建筑不仅是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之源,而且是中华建筑目前尚保存完好的源头遗迹。

羌族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虽然今天的羌族民居建筑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其建筑选址、村寨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反映出羌族民居建筑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形成的规模和风格特色,并为后来的羌族乃至藏缅语族诸民族的民居建筑打下了深刻烙印。

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 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向上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