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相关知识(发展历史、流行区域、经典剧目、人物等。)

一.发展历史

豫剧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是在河南流行的流行歌曲(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北曲弦索、秦腔、周浦梆子等歌唱艺术。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梆子戏流行于河南。根据当时碑文记载的内容,明宫是当年各班戏祈福宴的地方,在遥远的岁月里被遗忘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据李绿园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所作的《陆弃登》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作的《七弦志》记载,当时梆子戏流行于开封、祁县一带,与罗戏、涓戏合演,称为“白罗涓”。

道光年间(1821-1850)“河堤决口,庙宇坍塌,瓦片不剩”,可见道光以前河南就有梆子戏。

豫剧形成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全国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渠道流派:以封丘为中心的唱法称为“湘府调”;

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为“豫东调”,又称东调;洛阳一带流传的唱法叫“豫西调”,又称西府调、背春。沙河调,也称为地方梆子,是流行于豫东南沙河流域的一种唱法。

豫剧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建国后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二、疫区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省等省市均有专业豫剧团。

第三,经典剧目

1,春秋配

豫剧《春秋大赛》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作,也是豫剧的传统剧目。

该剧讲述了李春花和江秋莲历经风风雨雨终成眷属的感人故事。剧名以剧中人物“春”“秋”命名。

《春秋配》是一部具有传统唱功的老戏。剧种多,人物多,情节曲折冗长。之后只打八折的“拾柴”和“砸溪”。

尤其是《拾柴记》这一幕最为经典,也是陈素真苦心改进的杰作。是一部集歌唱、诵经、表演为一体的折子剧,展现了古代男女主角在荒郊野外一边拾柴一边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江秋莲率真的性格和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穆·桂英在指挥”

豫剧《穆》原名《老郑东》或《杨夺印》;1954年由宋词改编,改名为穆,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剧本发表于1956,收录于《戏剧选辑》第三卷(1959);其主要情节如下:杨家将领兵屡败辽军,拯救了大宋之地,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开朝鲜,带领家人回到河东,但忠心耿耿的佘太君担心国家安全,于是派和锦华进京打听。这时,王安造反了,王松修修补补。年轻力壮的文光和金花在小炉匠那里砍了王伦,赢得了漂亮的印章。

宋王得知阳门之子,就封穆为都督。为了国家的安全,穆桂英老人穿上了他的旧盔甲,满怀豪情,敲响了战鼓。

3.“三顶轿子”

三上角,豫剧传统剧目,是整个“假金牌”的折扣。原来是“闽剧”,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轰动中原。

14年后(1944),陈素真将此剧传授给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生活在深沉悲壮的豫西腔里,她把这个剧改成了豫西腔,仍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此后又移植到越剧、评剧、秦剧、黄梅戏、鲁剧、河北梆子戏、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调、泗州戏、淮剧等其他剧种。

第四,代表人物

陈素真1

陈素真(1965438+2008年4月30日-65438+2094年3月29日),女,本名于佩,原名王若愚。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名门望族,官宦之家。曾在陕西、湖北、甘肃、河北生活,后定居天津。

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演艺委员会委员。

她8岁当学徒,10岁走上舞台,成为豫剧第一代女演员。13岁徒弟,人称甘洛,豫剧。她是传统戏曲教育家,豫剧改革家(将古典舞、哑剧融入豫剧)。

他还开创了豫剧的第一个流派——“陈门(陈派)艺术”,被观众、剧作家、戏曲大师誉为:豫剧大师、豫剧舞台上的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之首、梆子王(豫剧之王)。

陈素真是豫剧六大名家中年龄最大,最早的艺人,也是最早的名家。他是豫剧中唯一一位具有生活美、纯、丑艺术基础的大师。

此外,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以歌手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弹边唱,载歌载舞,其高超的艺术被誉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2.常翔宇

常香玉(1923年9月15 -2004年6月1),原名张妙龄,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戏曲学院院长、河南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常香玉,字正腔圆,运气十足,韵味真挚,风格新颖,以声入画,以声入情;表演浑厚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刻,个性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抄红》、《断桥》、《大祭桩》、《人欢呼马》、《红灯笼的故事》等。

3.马金凤

本名崔,小名金妮,山东曹县人,1922。她是豫剧演员,豫剧六大名家之一。

马金凤6岁随父学习河北梆子,7岁上台演奏,9岁改学豫剧。14岁,正式领衔主演该剧。早期艺名“花蛾”,40年代末在安徽界首市流行,绰号“盖九洲”。代表作品有《两花一挂》,即《目桂英在头》、《花大朝》、《花枪缘》。

曾任商丘、洛阳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

4.唐玉成

男,1895出生,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神台寺村人。唐玉成是豫东最具代表性的红脸(老派)演员,原名馨子,素有红脸王、豫剧名家、豫东剧坛奠基人、豫剧红脸大师、豫东红脸代表之称,被誉为豫剧“红脸王”、“独角兽少年”。

5.王素君

王素君(1933 I)女,河南开封人。老一辈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攻丹星,也是豫剧大师,曾是豫剧舞台上少有的学生与丹兼得的全能型演员。

自幼进入许昌著名的“二友帮”剧团学习戏剧,并随剧团在许昌及周边多个县市演出。与王敬先、王秀兰并称“汴京三王”。

扩展数据:

豫剧唱腔:

由于各地语音的差异,豫剧在音乐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采用下五音,开封等地的豫剧则采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区分,豫剧艺人把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把封丘的唱腔称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将豫东腔细分为祥符腔、豫东腔和沙河调腔。

这种划分已被广泛认可,即以封丘为中心的吉祥音;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地区的沙河调,又称“土邦”。

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调、豫东调多采用上五调,豫西调多采用下五调;如今,吉祥符号与沙河调的和谐已经衰落,豫东豫西曲调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百度百科-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