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文物的相关物品有哪些?

先说一本明代嘉靖学者严廷易的《魁星献书》。这张20折的册页,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书生严廷易写的,讲的是福建永春的魁星祭祀。据说魁星是文运之神,是从天而降的文星,被描绘成一个红毛蓝脸的凶神,站在山顶。据说魁星因为长相丑,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考上第一。当王后把花戴在他头上时,她被他的外表惊呆了。皇后不同意魁星当状元。一怒之下,魁星踢开装着书的木桶,然后走向河边。虽然魁星连续赢了三元,但未能成为冠军。但利民承认这个丑陋的状元,佩服他的才华,于是把他塑造成神,以“魁星踢桶”为题鼓吹文采。据史料记载,中国有两座供奉魁星的寺庙,一座在云南昆明,一座在福建永春石鼓镇。魁星岩位于永春县城西南五公里的魁峰山。这座寺庙建于隋朝,南宋时由著名僧人觉远重修。历经沧桑,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殿,是十几年前游历香港的圣人颜滨生捐赠的。魁星岩原名展颜,因村民黄孔昭、严廷毅在此考取而改名为魁星岩。在正殿的后面,有一个乡村圣人祠,是为了纪念乡村圣人严廷易而建的。严廷易小时候在魁星岩下读书,后来担任九江府判官、大宁府判官、闽宫长史。著有《曹楚友》、《颜子》、《丛桂堂集》和《杜》。这本严廷易的书《献给福建永春魁星》的画册,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虽然字体斑驳,但仍能领略到明书法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先说一个清代李的书迷《圣教序》。李(1846—1927),原名泰,字星野。福建长乐人,是明朝永乐皇帝李奇的第十五世孙。李奇是一千多年来唯一一个在科举考试中“三连”(谢园、慧远、状元)的福建人。李是清代同治年间的举人。光绪初年,他被任命为直隶王度知府。后又主掌唐县,在阜宁、清苑等县任职,还在潍州、磁州、滦州等地任天津知府。后历任河南汝南、开封知府。1909年晋升为汝南广浙警备路巡防。在任期间,他劝农民种桑,廉洁反腐,还主张办师范振兴教育。辛亥革命后,1912任豫南观察员,历任河南司法预备部主任、河南内务厅厅长,升任民国审计院院长。后历任参议院政治代表、驻安徽大使、国会议员、安徽省省长。当他发现袁世凯密谋复辟帝制后,毅然退隐,在天津以卖字为生,节衣缩食。李对乡村梓情有独钟,曾多次投资兴建乡村学校。1918,福建长乐遭遇海啸袭击,飓风和暴雨冲毁长乐的李白海堤,沿海100多个村庄成为泽国,灾民6万人,死亡400多人。天津市72岁的李老人闻讯后,为救助灾民,写信向东南亚华侨华人求助,筹集了3.2万余元。不料被遣返中国时被军阀政府外事部门扣留。反复交涉,钱还是没还。尽管李年事已高,她还是愤怒地在天津街头卖起了字据,为地震灾区筹集资金。响应者甚多,* * *筹得银三万三千,汇回长乐赈济,得众赞。李自幼酷爱书法,一生善写扇面。此框书法扇讲的是圣教序,体现了沉稳用笔,骨劲刚柔,平和质朴的特点。第三,讲一个清代嘉庆状元陈陵写的“孟良棋会”牌匾。这块匾长205厘米,宽82厘米。牌匾的整个表面是朱红色,中间用金粉镌刻着“孟良启慧”四个大字。牌匾右侧题有“状元陵赠”字样。两枚印章中,“陈”为女性篆刻,“陵”为男性篆刻。右边是标题“孟东岳出生时清嘉庆皇帝二十四岁,石之弟名圣祖夫妇”。可惜由于近二百年的沧桑,大部分金粉已经脱落,“孟良启辉”四个大字苍老苍劲,既有唐代颜真卿的正确,又有清代何的多变,让人过目不忘。“孟良聚会”取自“以梅绮为榜样”这个成语,用来赞美以客为尊的美德。此匾是状元陈陵赠长兄陈圣祖夫妇。陈玲(1785-1826),又名雪莲,湖北浠水巴河陈嘉大岭人。10岁随父读书,擅长诗词赋。15岁参加科举、县考、乡试、通考,排名第一。学会让宝兴看他的卷子,赞赏地拍手。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保和殿中状元(状元)陈陵。他关于战略的文章充满活力,精辟独到。国子监被授予四川道御史的称号。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考官(学政治)。次年,任会试同考官。陈玲从小思维敏捷,聪明好学,老了还能唱好。在文学史上,陈陵被列为清代诗歌八杰之一,清代古赋七杰之一。这些书法和匾额作为难得的科举文物,为深入研究中国科举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除了以上物品,还包括排名第一的试卷,监考老师使用的各种物品,当然还有你提到的一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