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一盏用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到底是什么?

在至今充满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中,一个经常引起后人各种猜测的“细节”就是传说中的“永恒之光”。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以人鱼膏为烛,久矣。”这样一幅“亮眼”的历史画卷,被称为“人鱼膏”作为燃料,也变得“很红”。至今很多粉丝都在猜测:秦始皇陵中的“人鱼膏”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都加入了“人鱼膏”甚至“人鱼的身份”的乐趣。《史记·史记正义新解》认为,所谓“人鱼”就是今天公认的“活化石”大鲵,大鲵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确,大鲵虽然不是鱼,但这种最大体长200厘米的两栖动物,因其“声如孩童,足有四足”,常被古人视为“美人鱼”。

但《太平玉兰》中有不同的说法:能烧这么久的“膏”,明明是鲸鱼身上的。清代《本草纲目》中也给出了证据:沿海村民点灯用的“鱼膏”,基本都是鲸鱼身上的油,秦始皇陵中的“人鱼膏”也是“这个”。“人鱼膏是什么”的问题,历代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基本一致:“鱼油”。

事实上,在秦汉时期,“鱼油”是中国古代照明灯具的重要燃料:比如从汉代到明代,长江中的江豚(古人称为“懒鱼”)就是重要的“油源”。此外,从racuda中提取的鱼油也可以用作蜡烛。山东沿海的村民经常用海牛的油脂点灯。此外,嘉鱼、鳗鱼等鱼类是古人的“油源”。参考同时期的科技水平,我们知道古人晚上点的“灯油”成本不低,传说中持续一整夜的“人鱼膏”?那是鱼油中的奢侈品。

但如果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非常昂贵的“鱼油”在“古灯油燃料”中的地位其实是一路下滑的:鱼油虽然成本高,但缺陷多。甚至更珍贵的“鲸油”在燃烧时也是“烟熏味十足,令人看不清”。唐代还认为动物油作为灯油会使人“失明,看不远”。所以,即使是皇陵中必点的“长明灯”,曾经昂贵的“鱼油”也逐渐被抛弃。

比如明代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一盏装有半筒灯油的长明灯,灯油的主要成分已经变成了“蜂蜡”。史记中很多人推崇的“人鱼膏”早已基本被淘汰。同时在明代,蜜蜡成为魏晋时期的“灯油燃料”。随着当时“饲养白蜡虫”技术的进步,也得到广泛推广。它不仅可以作为长明灯的灯油,也是明清时期制作蜡烛的主要材料。和万历皇帝“睡觉”?这一点也不奇怪。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也记载了当时一些长明灯“燃料”的配方。通常用雄黄、硫磺、乳香、沥青、大麦粉、干漆、葫芦巴头、牙硝等原料“涂色制丸”,“一丸可隔夜”。在古代,它确实是一种高科技灯油燃料,但也很贵:比如雄黄,作为主要材料,在万历年间要三钱五分钱一斤,加上加工流程,这样的“高科技燃料”在当时也是达官贵人的专属。

并且放在寻常百姓家,虽然有很多带“鱼油”的灯。但随着榨油技术和油料种植技术的进步,照明效果更好的植物油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比如乌桕果实榨出的“皮油”和“温油”,就是极好的灯油。在“物理小贴士”的描述中,芝麻油甚至有“不伤眼”的好效果。此外,由种子油制成的蜡烛也因其价格和耐燃性而闻名。无论是效果还是“性价比”,都比“人鱼膏”合适得多可以说,“拿什么照明”的历史,在缩影中,也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进步史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史。

然而,虽然“石油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对于古代人来说,“照明”一直是一件耗费巨大的事情。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定过一个特殊的福利——国子监的学生每个月发一斤灯油。一向喜欢挥金如土的清朝乾隆皇帝,甚至以“点灯油”为题,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浮屠,毛焰夜以继日”。刚开始不容易有好的表现,但关了蜡烛也不是奴隶。“——这灯的油好难。我,清朝的子孙,一定要学会节俭。

灯油那么难,所以为了“省点油”,国内的人都想尽了办法。随着宋代手工业的进步,价格更低的瓷灯进入百姓家,其中以省油著称的“油灯夹”非常受欢迎,连陆游都称赞为“省油一半”。明人用的“书灯”还有一个独特的省油方法:一斤香油和三两桐油混合在一起“省油”。在使用蜡烛时,清代用棉花包在灯杆上制成的灯芯也能提高蜡烛的耐用性。“技术进步”有多少是以“省油”为目的的。

所以,古往今来,“烧油”这件事,一直都是让老百姓省着用的。通宵“长鸣”?对许多古代人来说,这是一生的愿望。或许这也是“人鱼膏”一直“受欢迎”的原因。“人鱼膏是什么”这个话题的背后,是古人不断进取,异常艰难的“点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