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天子是怎么进行中央集权的?


皇帝作为“天子”,可以说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但是在东汉时期皇帝的权力却受到了三公的限制。于是皇帝想出用“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方法,一步一步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而“尚书台”又是皇帝的忠实拥护者,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中央集权的目的。

三公分别指的是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三公的成立其实就是为了废除宰相制度,将宰相的权力分给三公,从而避免宰相权力过大颠覆王朝事情的发生。但是即使权力分散下去,三公的权力依然非常大,虽然天子是王朝最大的统治者,但是他说的话却不是一锤定音,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和三公商议。而如果三公反对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很难执行下去,因此汉武帝便有了削弱三公权力进行中央集权的念头。

汉武帝首先下令“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然后便开始了,千方百计的削弱三公权力,首先便是将三公前面的“大”字去掉,改为司空、司徒、司马,这样看上去三公的名字就没有之前的显赫了。后来便成立了“尚书台”,虽然“尚书台”刚成立权力不大,但是皇帝一步一步蚕食三公的权力,而蚕食下来的这些权力就交给了“尚书台”管理。

经过慢慢的蚕食,三公的权力彻底被蚕食殆尽,后来三公甚至需要看“尚书台”的脸色。而“尚书台”可以算得上是皇帝身边的秘书,所以“尚书台”的权力和皇帝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了皇帝的支持,“尚书台”就等于形同虚设。汉武帝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削弱了三公的势力,达到了自己中央集权的目的。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