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历史价值特色


九华山佛教起源于5世纪初,唐中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中经唐末五代及宋元时期的曲折发展,至明清时形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在文化特质上表现为地藏信仰、禅净兼修和三教交融的同时并存。该传播中心的形成对丰富皖江佛教的内涵、延续安徽佛教的命脉、促成安徽地城文化儒道佛鼎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闻名于世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据《九华山志》等文献记载,佛教大约于公元5世纪初传人九华山。401年,一位来自天竺的名叫杯渡的僧人来到九华山创建毛庵,传经布道。100年后,503年,一位名叫伏虎的僧人来到九华山,创建伏虎庵作为道场。但在隋朝以前,九华山因地处偏僻,僧人极少,佛教没有在此产生影响。直到唐代中期地藏道场形成以后,九华山的香火才真正兴盛起来。

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形成与新罗王子金乔觉九华证道直接有关。中国佛教史上所说的“地藏王菩萨”有两个,一个是“释地藏”,一个是“金地藏”。前者是佛经上描述的地藏王,是佛教塑造的信仰偶像;后者却是实有其人,他就是朝鲜三国时期的新罗王子金乔觉。朝鲜三国时期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上层统治者信佛尤为普遍。金乔觉从小就信仰佛教,并进而出家。唐朝开元末年,他来到中国,经四处寻访后,在九华山居住下来。九华山上有一块面阳平坦之地,顶上有一个山洞,金乔觉上山以后,就以此山洞为禅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修行生涯,整整修行了75个年头。794年,他以99岁高龄坐化于此山。金乔觉圆寂后,被弟子们尊奉为“地藏菩萨”。其后,中国佛教所说的九华山地藏菩萨,指的就是金乔觉。他之所以被尊奉为地藏菩萨,有几个原因:其一,金乔觉的长相与佛经上对地藏菩萨法相的描述十分相象。其二,金乔觉的修行方式与地藏菩萨的内在特征也相符合。《地藏菩萨十地经文》说,地藏菩萨的特征是“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地藏”。而金乔觉所修行的“铁板注脚”之功正具有“安忍不动”、“静虑深密”之特征。其三,金乔觉与地藏菩萨一样,都富有牺牲精神。其四,金乔觉逝世后,弟子们依照佛门规定,将他安坐于一口大缸之中,葬于神光岭上。三年后开启准备安葬时,发现乔觉大师肉身不坏,容貌栩栩如生,摇动他的骨节就像摇动金锁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而这些迹象正好应验了佛经上所说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之语。由于上述原因,所以金乔觉的弟子们认为,他就是地藏菩萨转世,于是便尊奉他为“地藏菩萨”,所以金乔觉又被称为“金地藏”,九华山因此而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地藏道场虽形成于唐中期,但其时并未马上形成一个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因为地藏道场开辟不久,就赶上了会昌法难,唐武宗于会昌年间下诏灭佛,一大批寺庙和佛像被毁,僧尼被迫还俗,九华山佛教随即进入低落期。两宋时期,九华山佛教有所发展。宋太祖赵匡胤一反前朝的排佛政策,开始振兴佛教。在这个有利的条件下,九华山佛教得到了发展,寺庵从五代时的20余座增加到40余座,翻了一番。其中,有好几座寺庙已具丛林规模,化城寺地藏道场和肉身宝殿成了佛教徒和香客顶礼膜拜之地,天台寺的佛钟已成为信徒们礼赞的圣物。南宋著名禅僧宗果写有《游天台》一诗,诗中日“踏遍天台不作声,钟声一杵万山鸣”,便道出了当时的情景。宗杲是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的传人,他曾来九华山传播临济禅法,圆寂后被尊为“定光佛”。但两宋时期,九华山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因为元代建立后,统治者崇奉喇嘛教,对汉地佛教控制十分严厉。尤其是元朝末年,南方各地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江南一带形成了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为首的三股农民起义军。他们为了扩大各自的地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九华山所在的池州全境成为主战场之一。战争不仅使九华山佛教遭到了严重破坏,也阻断了香客前来九华山进香朝拜的道路,僧人因此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九华山佛教再次进入低谷。

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的形成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九华山佛教的“黄金时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7岁时曾在家乡的皇觉寺出家当过和尚,这位佛门出来的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在应天府(今南京)召集高僧大会,为各大寺庙选派住持,举办法会,为国祈福。对于自己苦战十余载的池州和九华山,朱元璋更是怀有深厚感情,称之为“兴王之地”,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使池州得以休养生息,九华山佛教更是受到了朝廷多方扶持。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赐金修缮化城寺。其后,明朝历代皇帝均奉行敬佛、护佛、兴佛的政策,九华山佛教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还给在九华山活了100多岁的无暇和尚赠款建万年寺(即百岁宫),赐封他为“应身菩萨”。再加上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两次云游九华,留下歌咏九华山的诗歌50余首,他还学习金地藏东崖打坐,后人称此为“东崖晏坐”,被列为古“九华十景”之一,更使九华山名声大震,佛门亦将“太白联吟”和“阳明打坐”视为九华之荣。王阳明逝世后,他的弟子及青阳县令在化城寺西建堂纪念,世称“阳明书院”,又称“阳明祠”,其正堂书匾额“勉志”,后堂建“仰止亭”。总之,整个明代,九华山的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香火十分兴旺,号称“东南第一山”。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九华山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名扬天下。清朝对佛教几乎全盘继承了明朝的政策。清朝帝王虽然推崇喇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十分敬重。顺治皇帝常说:“吾本西方一佛子,为何落在帝王家?”足见其信佛之深。康熙在位期间,为全国寺院题书匾额和楹联达千余幅,曾三次派朝廷官员到九华山朝山进香,赐予重金。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回鸾驻江宁府时,又赐御书“九华圣境”四个大字。

本文标签: 华山 佛教 菩萨 形成 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