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具体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创建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北斗没有问世之前,我国所使用的定位系统为美国的GPS,这使我国处处受到限制。

1993年,我国的“银河号”货轮在向伊朗运送货物时,被美国拦截,而该国给出的理由是,银河号内装有化武原料。面对该国的无端指控,我国的货船自然是不予理会。但是,美国却在未和我国商议的情况下,私自关闭了GPS。最终,在无奈之下,银河号只能任人摆布。而这件事情的出现就不得不使人联想到一但再次发生战争,如果我国还继续使用GPS导航,美国在关键时刻将其关闭,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发展北斗卫星就是必须要做的事。

1970年,中国开始研究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和方案。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我国的授时,信息发送等功能由原先的GPS转变成北斗传输。

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

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2018年,我国北斗三号组网全部完成。这标志着从此刻开始,北斗定位系统不再是中国北斗,而是世界北斗。

此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就在前几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