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英缅战争简介第一次英缅战争的过程第一次英缅战争影响


11月,缅军6万多人冒大雨和酷热,翻山越岭,用了4周时间,行程500多公里,赶回仰光前线。12月1日,班都拉率部向驻守仰光的英军发起总攻,但由于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太大(缅军最好的武器也只是18世纪的滑膛枪)。

英军以逸待劳,又有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因此缅军几次进攻失利,伤亡惨重,被迫退守仰光西北掘壕固守。此役缅军伤亡5000多人,英军只损失不到400人,缅方在军事上遭受严重挫折,败局显露。

1825年3月,英军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对班都拉劝降不成,即对缅军阵地发起猛攻。班都拉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身亡。缅军陷入混乱,英军趁机攻占了缅军阵地。4月3日,英军又占卑谬,因进入雨季,不敢继续北上。

班都拉之死和英军不断入侵缅甸腹地,动摇了缅甸统治者的抗英决心,缅王接受议和派建议,于9月派人与英方谈判。

英方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引起缅方义愤。10月,缅政府重新组织1万多人的部队,向卑谬的英军发起反攻。缅军虽给敌以有力打击,但英军大批援军赶到后,反攻仍遭失败。12月30日双方恢复谈判。

1826年2月,英军长驱直入,占领蒲甘,逼近缅甸首都,缅甸政府中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丧失继续抵抗的信心,被迫接受英方提出的谈判条件,于2月24日与英殖民者签约求和。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

第一次英缅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战前,缅甸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英缅战争简介第一次英缅战争的过程第一次英缅战争影响

英方在战争中胜出,通过不平等的杨达波条约强制缅英通商,获得战争赔款100万英镑,并从缅甸取得丹那沙林、阿拉干和阿萨姆,取得了进一步入侵缅甸的桥头堡。但英方在战事中阵亡的人数却达15000人,战争支出高达1300万英镑,使英国在印度一度陷入经济危机。印度总督阿美士德险被撤换。

战争也给缅甸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后,英印总督派往缅甸的大使,利用其可参加缅王早朝的特权,暗中了解和掌握了缅甸统治集团内的大量情况,并借机组织间谍活动,给英国当局进一步在缅甸扩张提供了重要情报。

这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独立的缅甸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