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尧是远古时期有名的贤德君主,他不唯亲是举,大力举荐有才干的舜为自己的继任者,于是有了有名的“尧舜禅让”。但关于尧舜之间权力交接的真相,后世的人们众说纷纭。

大部分人认可“举贤”说。传说中的舜心地善良,很受人爱戴。于是,在86岁的尧让大家推举贤能的“接班人”时,大家一致推举很有威望的舜。尧听了人们的推举后,考验了舜,发现他确实实至名归。于是尧顺应民心,将权杖交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书所说的“尧舜禅让”。

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年老的尧并没有想把皇权交给舜,而且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也是继承权力的热门人选。在尧死后,为了避免冲突发生,舜就避开丹朱到了南河之南。

但那时天下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见,反而跑来朝见舜。因为得到了诸侯和民众的拥戴,舜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接替尧登上了帝位。

支持这一“拥戴说”的人包括了荀子和孟子。荀子认为,舜之所以能登上帝位,靠的是他自身的道德;孟子也说过,舜登上帝位是靠了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

还有一种说法,“尧舜禅让”根本就是一个骗局,真相是舜篡夺了尧的大权。这就是比较流行的“篡夺”说。

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来自于《史记》,其中记载:舜取得了行政管理大权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组。例如,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而尧信用的浑沌、穷奇等,则被排出了权力中心。

同时,《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表,为舜所回也。”又说:“舜困尧,……使不与父相见。”意思大约是,尧先被舜软禁起来,不准其同儿子、亲友见面,以此来逼迫他让位。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至今仍存在很多猜测。什么才是真相?也许真相已随历史长流永远的成为过去了。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