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及其竞争产品信息架构分析

LOFTER和NICE,如图1和图2所示。

首页:在一级导航的布局上,两款产品相差无几。从左到右依次是首页、发现、发布、消息(私聊)和我的。从首页来看,虽然一级导航中名称相同,但里面的内容却大相径庭。Lofter首页进入展示关注页面,内容以图文垂直列表的形式,被大图吸引。在订阅页面上非常醒目,显示推荐订阅列表,每个推荐订阅大小一致,排列整齐,一目了然。

?我们再来看看Nice的主页。将“发布故事”和“好听助手”的功能选项放在页面顶部,底部的好友推荐列表采用小图和大图相结合的方式。整体布局有点乱的感觉。

发现页面:在发现页面,两个软件都是把搜索框放在最上方,不同的是LOFTER在搜索框的最右侧增加了一个“添加关注”控件,和首页的“添加关注”是一样的。这可能是因为LOFTER更注重用户之间的控制。发现页面的内容布局差异很大。LOFTER将整个内容区从上到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左右轮播形式的广告面板、左右轮播形式的重点分类推荐面板、网格形式的专家推荐面板、网格形式的文章推荐列表。NICE分为两部分,今日短视频推荐和瀑布流的网格列表形式。个人比较喜欢NICE的布局模式,简洁,清爽,重点突出。LOFTER的布局形式看起来是想把发现页面的好东西都展示出来,但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识别难度,新手用户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私聊(消息):LOFTER的消息页面分为动态、消息、聊天三个子页面。子页面中有不同的内容。说到主观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消息页的子页面不应该有动态页面,这样很容易让用户觉得莫名其妙,真正想找动态页面的人一般也不会去消息页找。用户的习惯动作应该是打开发现页面来找到它。从改版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消息和导航栏三个标签选项中的动态选项删除,将消息和聊天选项做成分段导航。可以认为被删除的动态页面被添加到发现页面。Nice的私聊页面很简单,没有子页面,一个简单的搜索框,下面是私聊内容。这样做是典型的中庸风格,满足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没有什么能给用户带来期待,但也不会让用户不满意,页面设计也相当规整。

?我:“我”页面的布局很能体现出两款产品在设计上的用心程度。在LOFTER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内容区域用来设置头像和名字。很好的一点是,他把用户的“关注”、“喜欢”、“粉丝”做成一个小标签放在名字下面,而不是像Nice那样直接以垂直列表的形式导航。毕竟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但肯定不是很重要。如果做成垂直列表,这三个小标签的重要程度会和设置级别一样,会让页面很重。在Nice的“我”页面中,关注度、粉丝、标签被做成设置上方的垂直列表,与设置处于同等重要的级别。另外,个人信息编辑下方增加了显示最新图片的区域,导致整个“我”页面字体小,感觉不高。

?LOFTER和IN的比较:图1和图3

首页:在IN中,其一级导航左侧的第一个标签叫做“关注”,与LOFTER首页的内容类似,只是顶部导航栏的设置不同。在使用位于导航栏中间的下拉菜单栏,菜单选项为“仅查看朋友”和“仅查看订阅”。在LOFTER中使用分段标签,相对于in来说,缺少了查看的所有功能,艺术感似乎也没那么失落,但层次也相应简单,各有利弊。

?发现:在发现页面,两个app里都有很多内容,似乎都想下大力气展示出来。同一个置顶搜索框,同一个内容区,分成四个部分,甚至每个部分的列表形式都是一样的。这一页几乎一样。

IN注:标签栏第四个标签差别较大,可能与各自的产品定位和服务人群有关。In更多的是女性社交,而lofter是二次元爱好者,摄影,绘画等等。除了编辑个人信息,只要内容区是“照片”和“故事”,也就是你发表过的东西。在LOFTER中,消息页完全作为与聊天相关的社交功能。我更多的是在设定中,兼收并蓄,勇于创新。

?中心:将本应发布在in-book中的历史新闻、我的聊天记录和我的话题放在“中心”页面上。虽然本该精简的“中心”页面内容看起来有些沉重,没有Nice那么低,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尽量克制顶部广告区和一些提示标签的使用。三款产品中,我最满意的是“我”页面的设计。

?总结:总的来说,三个产品虽然相互竞争,但是服务群体并不是完全重叠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功能服务,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核心价值。但由于作者并不是这种轻博客的深度体验者,应该说连普通用户都算不上。希望原谅分析过程中的失误和主观内容解读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