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悄然存在于记忆中的行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名言。套用这句名言,它解释了为什么一门手艺或一种职业会被保留或被废除。用“物竞天择,用户生存”这四个字来回答可能不算谦虚,但至少应该问题不大。

在漫长的历史和自然选择中,许多行业因社会需求的消失而被淘汰,被送进博物馆,装进记忆的时间瓶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排版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从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到活字,经历了近千年的历程,活字排版是活字印刷的终结。后来有了电脑排版,活字排版印刷就被淘汰了。

印刷流程大致有四种:铸造、排版、校对、印刷。第一次看到印刷术是在1986年6月,我在南宫印刷厂印了一本魏县师范大学出版的文学期刊《萌芽》。

排版车间每个人都留着一个“全”字型的大盘子用于排版。排字工一手拿着原稿和版夹,一手拿起铅字。字板托类似于饺子中的小木簸箕,但这个簸箕更结实。一页16页的铅字,排好后至少要重20公斤。不强则散。

排版和排字差不多,要背字牌,不然没法“排列”。排好版后,用粗绳子把版心扎起来,然后做个样校对。

南宫印刷厂的排版车间面积还是蛮大的,我就在排版车间做了一个样品。当时我没有任何中毒感和污染感,只闻到一股浓浓的墨香,很有用。

现在书报排版都是电脑操作,鼠标删插很舒服,排版图文并茂,清晰美观。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版面变化少、效率低的排版也随着印刷术走进了历史。

2021 8月4日23: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