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如何丰富?
水资源概况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为全球最为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历史悠久,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朝的李冰在四川冠县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长期以来,水利界人士一直认为,兴修水利就是兴修水利,消灭水患。“水利”一词在西方国家暂时还没有合适的翻译。所以中国水利和水资源并行,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越来越具有“水利”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资源短缺。所谓短缺,是指与水资源需求相比,水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导致生产不足和饮水危机,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水资源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利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2)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水。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问题,污水处理和回用迫在眉睫;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副行长伊斯梅尔·塞诺丁说:管理世界枯竭的水资源需要一项全球政策,水应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包的含水量和水质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直接使用或待被社会使用,参与自然水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仔细分析这个定义后,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隐含了水资源中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强调水资源的经济和社会属性,所以水资源是相对动态的。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比如南极的冰山,虽然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是在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的时候,就是水资源,水资源中含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用水。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归入水资源行列。在以前的水资源概念中,污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被讨论。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水,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约为400亿元。污水也是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新兴的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护水环境带来了福音。如果理论上没有给它一个相应的定位,是不符合实际要求的。
(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研究水资源时,我们必须在兼顾水量和水质的同时考虑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以避免二者之间的偏差。否则,理论上并不完美,实践中也会付出代价。
总之,水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还会发展得更快,前景堪忧!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
水资源是指可以利用或者可能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有足够的数量和可利用的质量,必须具有可再生补充和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缺水、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考虑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计算,人均占有量仅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的1/4,居世界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贫水国之一。
全国年总降水量618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54.38+027,654.38+065.438+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288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8124亿立方米。1998期间中国总用水量为5435亿立方米,其中64.3%用于灌溉,5.0%用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5.3%用于农村生活用水。各流域用水量如下:松辽流域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用水量654.38+066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占58.5%。珠江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河流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河流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河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1998期间,各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和水资源总利用消耗率(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海河和黄河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河、淮河和松辽,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利用率和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长江、东南江和西南江利用程度较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和5.6%。松辽流域辽河流域利用程度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39.8%,水资源总利用消耗率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