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的历史渊源
存款准备金最初起源于保证商业银行支付客户的提款,后来逐渐具有资金清算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一些国家,如英国和加拿大,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被削弱。然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在控制货币信贷数量、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入流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存款准备金从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转变为调控基础。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局限性:一是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有很大的冲击,准备金率的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金融机构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超额准备金在金融机构间分配不均,这种冲击会更大;第二,较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渠道使用资金的比例,而如果存款准备金频繁调整,银行将倾向于保持较高的超额准备金,进一步降低可用资金的比例;第三,由于大多数国家不支付准备金存款利息,准备金作为一种税收,容易造成金融机构和市场融资同业逃避金融监管,甚至形成脱媒。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至今已调整存款准备金率27次(仅2004年8次,2005年0次,2006年3次,2007年至今16次)。6月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 1999 11;最高涨幅从2011的4月份的20.5%到2011的6月份的21.5%,5月1日后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必须将一部分存款存放在央行,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把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来发放贷款,所以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也就是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需要取款。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渐演变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减少。
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凸显,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不减。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货币工具,被认为是比较暴力的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