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文化资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短缺,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1953,10年6月,国家颁布统购统销政策,从此人们的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年的“票时代”。当时各种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菜票...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都要票,票逐渐成为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票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

也许没有哪个国家的门票比中国多。回望那些年的票子情结,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纸片,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浓缩了共和国坎坷的历史,记录了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的艰难轨迹。

回忆一下-

物资匮乏的穷日子。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人们不会忘记琳琅满目的超市。回到上世纪80年代,同一个节日,人们考虑的是如何用节日期间发放的一些特价票给餐桌加点油水。50年代中期,随着粮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油、肉、布、煤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票据也相继出现。

“那个年代,票比钱有用,没票寸步难行。”52岁的陈前荣是九龙坡区原蔬菜公司的员工,这是他对罚单的第一个强烈印象。那时候他还是个小伙子,家里有父母兄弟姐妹五人。全家一个月凭票领粮食100斤,肉油每人每月半斤。“那时候,正是孩子长大的时候,哪里够吃!你看我现在瘦了,那是当时瘦了身材的结果。”他开玩笑说。

陈倩蓉小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过年,因为政府会提供更多的粮食和肉油,这样不仅可以让他牙疼,父母还会用攒了一整年的布票给他做一套新衣服。“这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因为他的大多数朋友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虽然生活有点苦,但还是有让他兴奋的事情。他读书的时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所以学校为此给了他一张工业票。他兴冲冲的拉着妈妈去买皮鞋,可是到了店里发现根本没有男式皮鞋,于是他妥协了,让妈妈买了一双女式皮鞋,就这样穿着去学校看起来洋气。回忆往事,他不禁笑了。

粮票开始使用时,65岁的王正在读高中,她一月有32公斤的粮食,而她的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公斤。因为我妈在肉店工作,每个月在家都能吃到一些油乎乎的肉。然而好景不长。天灾始于1959。那时候他已经是沙区一家涂料厂的木匠,每个月挣点钱。“但是没有票什么也买不到,钱不是万能的。”

记得1960的某一天,我下班去饭店吃饭,他用两两粮票点了一碗素面。但是美味的面条刚端上桌,一个小孩就冲进餐厅,拿着碗跑了。当时他听说有人在街上抢米,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就追进一个巷子里去堵孩子。孩子可怜地看着他,拿出一张皱巴巴的棉票对他说:“叔叔,我们换一张吧。这是给你的。”那时候,他笑不出来,哭不出来。虽然他饿得胸口贴着后背,但最后还是把面条给了孩子们。

据说只有当你掌权的时候,你才知道米贵。75岁的婆婆李开珍也经历过物资匮乏时代的风风雨雨。当时她和丈夫带着四个孩子挤在一个10平米的小房间里。她老公虽然是单位党委书记,又是市里的劳动模范,收入也比较高,但是当时的“九级十等”粮食分配制度规定干部的粮食配额就更少了,所以家里吃饭问题特别严峻。“孩子多,还有老人要照顾,才丢了自己。”李回忆起她的眼泪。有一次妈妈生病,她用一斤肉券买了猪蹄,准备了炖肉给妈妈补,还考虑到孩子,在汤里加了海带。吃饭时,她发现小儿子不停地吐,以为他生病了,再三询问,才知道他看到家里炖的蹄花汤,但又不敢偷肉,只好吃了一碗海带,却不知道胃长期受油水影响,结果总是反胃。李开珍放心后,第二天赶紧拿了半斤肉票给儿子买肉。

回味-

特殊时代的象征

目前,重庆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往往对粮票等票证一无所知,但对于他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来说,这些票证却能勾起他们对那个物质匮乏时代最深的回味。

1949年,新中国如火如荼。即使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物资也十分匮乏:从6月1953 11到次年9月,重庆开始实行粮食和棉布的计划供应。8月25日,1955,国务院发布《城镇粮食配给暂行办法》,凡居住在中国的城镇居民,必须凭城镇户口领取粮食收购证和粮票。1956 165438+10月6日,重庆宣布食用植物油实行限量供应,凭票供应。农民每月配给5两,城市居民7两,菜油零售价每斤0.48元。

6月2日,10,市票友协会会长韩向记者感叹,民以食为天。在票时代,粮票被视为生活票。“原来的粮票计量是16制,1959改为10制,1985改为千克制。在节日期间,政府还会发行特别的门票。比如糯米,春节前只供一次作为年货凭证。全国各地都有全国通用的粮票,仅限于各省市县的地方粮票,还有军队粮票和个别单位发放的供单位使用的粮票。如果需要异地出差,必须通过手续把当地粮票换成全国粮票,所以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分别有个外号叫‘满天飞,绕来绕去’。”作为上个月门票收藏文化展的组织者,韩说:“今天,我们收藏门票,不仅仅是为了保存那段艰苦岁月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为了赶过去,向旧的学习。”据他考证,从1955到1988,重庆市粮食局发行的普通粮票有100多张。“重庆粮票大气精致,印刷技术细致入微。作为主要画面的麦穗红灯笼、枇杷山和礼堂、红岩村和朝天门,都充满了赞美和希望。”

同样喜欢研究票证的收藏家余朝伦告诉记者:“票证是历史长河中灿烂的花朵,每一张票证都是一个看历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数万张门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1967到1974的报价。“语录票上装饰着‘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和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完好的政治标语。有的粮票上写着‘打倒苏修’,无非是让老百姓吃饭的时候不要忘记批判修正主义。”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余超伦就收藏了几十张重庆票,一般分为四类:细粮票、粗粮票、饼票、豆腐票、奶粉票、盐票、肉票等。关于穿的有布票、棉票等等;关于日用品,有肥皂票、火柴票、香烟票、蜂窝煤票、煤气票等。高倩、婴儿、孕妇和病人有特价票,春节有额外的假日票。

门票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象征,留给人们难以忍受的辛酸。他说,“为了充分利用车票,人们尽力集中使用商业购买票、肉票和布票。在三年的困难时期,有些人甚至因为饥饿而被判领粮票罪。”

感觉-

悲剧开始以喜剧收场。

这种画面在中兴路二手市场经常发生:9月30日,一个长相丑陋的中年人出现在市场大楼外,手里拿着鼓鼓囊囊的皮包在小路上徘徊,最后停在一个摆着各种票证的摊位前,问老板要不要收粮票。老板连连点头:“拿去吧!”中年人打开皮包,里层整齐地叠着五颜六色的票子,然后不慌不忙地说:“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几何时,那些充斥在我们身边的门票已经悄然消失。当它们重新出现的时候,这些曾经主宰我们生活的纸片已经成为收藏家们最喜爱的产品。历史的沧桑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我们不得不承认,黑格尔曾经说过,在很多情况下,历史往往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束。”市博物馆历史学家何彦说,“我们可以在新中国历史上的这个门票故事的真实性中找到一种喜剧美学效果。”

自65438年至0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的配给范围。到1983,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1985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统配制度被取消。1992-1997时期,票制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过剩时代。1996期间,重庆在部分地区发行了最后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粮票,但在几乎没人用的时候就直接送到了收藏市场。

时过境迁,如今悄然进入重庆人新生活的是一系列消费账单。现在,市民们习惯于定期收到一叠账单:水、电、煤气、电话和宽带...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让各种“卡”成为市民的新朋友。无论是购物、请客吃饭、出门打车、看病还是住院,银行卡和各种衍生卡都成了市民的随身物品,信用卡消费已经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门票时代”到“票据生活”的转变,折射出近几十年来重庆乃至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