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饮食文化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论文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对写论文很苦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红楼梦与饮食文化的论文。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名著《红楼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吃”的精妙描写。从第一次到第八十次,以名为目的的宴请近70次,约占总数的85%。其中,以宴席为重点的场景见目录:“庆生,宁府家宴”,“郭蓉府归省庆元宵”,“石太君大观园两宴”,“郭蓉府元宵宴”,“首义鸿群芳宴”,“开夜宴异征悲音”。
《红楼梦》毕竟是文学作品,对食物的描写,除了对茄子的细腻描写,大多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或推动情节。《红楼梦》通过书中的主要人物王熙凤详细描述了“茄子”的整个制作过程,从材料、方法到保存,只为写菜而写菜,让很多人不解。
第四十一回,贾母在郭蓉府设宴款待刘姥姥。面对满桌的美食,贾母决定让王熙凤给刘姥姥喂点“茄子”。刘姥姥吃了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吃的是茄子。后来得到大家肯定的回答后,刘姥姥又咬了一口,细细咀嚼了半天。她笑着说:“虽然有点茄子的味道,但不像茄子。告诉我怎么做,我就做。”冯笑着说:“这并不难。你把新鲜的茄子去皮,只要把肉洗干净,切成碎指甲,用鸡油炒一下,然后把香菌鸡胸肉,新笋,香菇,五香干果,各种干果切成指甲,用鸡汤煨一下,把香油收起来,用坏油拌一下,封在瓷缸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用抄好的鸡爪。凤姐描述的这道小菜,着实把村里的刘姥姥吓了一跳,说:“有十几只鸡来配,奇怪。"
“猫头鹰”是江浙方言。在浙江舟山群岛,渔民称鱼干为“鱼鱼”。宁波地区的菜叫“瓜”。瓜和茄子都是块状蔬菜,“茄子”可能是从瓜演变到浙江附近的金陵,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这道菜。“茄子”是不是真菜,尚无定论。但这道菜被列入“红楼宴”的菜单,确实有人按照王熙凤教的做了一道“茄子”,但根本不是这个味道。著名红学家周先生认为:“《红楼梦》的饮食不在于摹仿猫而画虎——画也难;只是为了了解它的本质,也就是中国烹饪的哲学和美学。”“茄子”的配料是最常见的食物。通过精致的搭配与调和,以及器皿的收纳与巧妙加工,成为贾府所能得到的“最高食谱”,也隐藏着中国最高食谱的秘密。
中国饮食文化的秘密之一;
最高配方里的所有食材都不稀罕,既不是龙肝凤髓也不是熊掌猩红唇,只是最普通不寻常的东西。这些极其普通的食材,因为在调味和做法上用尽了思想和智慧、手段和技巧,变成了上品甚至极品美食。中国饮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最普通的食材做成最不寻常的美食。虽然食谱“茄子”是最好的食物,但所有的配料都极其普通,甚至连命名的“茄子”也是最“便宜”的食物。茄子的“底子”是穷人也能吃得起,吃得起。然而,“茄子”是最多样的。穷人可以通过加盐和水煮来吃,只能满足胃的需要。这样做出来的茄子不好吃,甚至难以下咽;有钱人煮茄子的时候,加点油和调料,味道会提升很多,但最后不是最好的;茄子作为富贵家(贾府)的极品菜,在此基础上加工得更加考究别致,从而成为极品菜。
这种神秘感也是中国人独特的平等观的体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人们由于家庭出身、先天条件和成长环境,注定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中国的伦理设计了那么多“不平等”,但也设计了一条终极的平等之路,那就是人格的平等。人格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道德上的好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体现了这种“人格平等”的思想。最明显的是,整个贾家的兴旺,是建立在一个仆人的忠义救星之上的。宁国府的焦大“从小跟随曾祖父三四次,把曾祖父从死人堆里抱出来,得了性命我饿了,但我偷了东西给我的主人吃;两天没水喝,弄了半碗水给主人喝,他自己淹死了。“可以说,正是由于焦大一个人的努力,他救了太爷,然后整个贾家变得繁荣昌盛。曹雪芹的设计也是他人格平等思想的体现。
从“茄子”看《红楼梦》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二个谜团;
每一种普通的配料都参与了美食的生产,并获得了实体的地位。在制作茄子的过程中,每一种卑微而普通的食材都参与了制作过程,比如茄子、香蕈、新笋、蘑菇、五香烂果、各种干果等等。在“茄子”里,每一种食材都是平等的,只要精心制作,每一道不起眼的普通菜都可以变成精致细腻的菜肴。虽然此时每个个体都淹没了自己,只是以整体的方式呈现,但通过实践达到完美的主动性和责任是平等的。所以,刘奶奶尝“茄子”时说:“虽然闻起来有点茄子的味道,但就是不像茄子。”刘姥姥作为一个睿智的村妇,虽然她对这道美食的评价是庸俗肤浅的,但曹雪芹是想从刘姥姥这个普通的农村老妇人的口中说出中国美食的典型特征。所谓菜系最好,就是不同的食材同时共存,互相调剂,达到整体的和谐。整个美味是由很多单个的食材组成的,包括荤素搭配,蘑菇,豆制品,干果,鸡汤,香油,坏油。最后,“茄子”不像茄子,每一个单独的东西都烙上了坚实的印记,渗透着坚实的一面。
当然,《红楼梦》饮食文化中的“和”不仅仅指各种食材在味道上的搭配,还指菜肴之间的色彩搭配。比如宝玉生日那天,刘家百忙之中做了一顿午饭。当春燕来打开饭盒时,他看到“一碗虾球鸡皮汤,一碗酒蒸鸭,一碗胭脂鹅脯,一碟四奶油松瓢卷和一碗热腾腾的绿色香米”。粉色的虾球汤,红色的胭脂鹅胸肉,白色的清蒸鸭,黄色的奶油酥,蓝色的梗饭,只是一幅独特的油画。
“和谐”是中国人的伦理思维,是先贤对政治秩序和理想生活的最高追求。中国的和谐思想理论构建得很好,照顾到日常生活,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中国的饮食不仅有完美的物质形态,还建构了崇高的精神形态,可以用一个字“和”来概括。在某种程度上,食物启发了思想家,古代思想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和谐的哲学。中国饮食中的“和”与西方饮食中的“分”相对应。中餐讲究五味、火候、时间的和谐,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慢文化的主要特征。但是,西方的三明治是简单叠加的。通过“三明治”,面包、鸡块和火腿“形成”了一个汉堡,但原有食材的味道并没有改变:面包还是面包,鸡块还是鸡块,火腿还是火腿,三明治是典型的原子组合。
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三个秘密;
不仅要注重菜品的内容,更要注重其形式,将最世俗的饮食与高雅的审美融为一体。特别注意《茄子》中对形状的要求:要求茄子切成碎钉,而且这些碎钉不能呈松散状态,要求“用鸡油炸”。造型上也讲究搭配,一块块的,一块块的,切丁的,切丝的。所以说“鸡胸肉里夹杂着香菌、新笋、香菇、五香干果、各种颜色的干果”这个“形”不仅仅是形,还有各种食材的形。比如所有的指甲都要拌香油,吃的时候拿出来,拌鸡爪。在《茄子》中,只提到了用来封“茄子”的瓷缸,这是制作“茄子”必不可少的器皿。虽然没有提到盛“茄子”的器皿,但贾母喜欢的如此复杂精致的盛菜器皿,只能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反倒是第三十五回,贾宝玉被父亲打了。贾母和王夫人都很苦恼,问他们想吃什么。宝玉提出要吃荷叶汤。荷叶汤也是贾元春贵妃回乡时吃的一道汤。荷叶汤的制作相当复杂。要用银器把米粉的汤模做成各种形状,放在小盒子里。四对,“都是一尺多长,一寸见方,雕有豆、菊、梅、荷花、菱角,共三四十种,十分精致。”就连一向博学的薛姨妈也说:“你们家都绝望了,吃一碗汤还是这个样子。”就剧情本身来说,确实很好吃。在这里,曹雪芹写的是对炊具无尽的关注。
“道”与“气”之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争论。不仅儒释道各有主张,儒家内部也有不同的主张。《易经》中说:“形而上者道,形而下者器。”唐代孔在《周易正义》中提出“道先于器”:道是无体之名,形是质之名。朱把道与器的关系转化为管物的关系,提出“脱离了塑造者,塑造者的本体就是道;从形状上来说,称之为器。”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傅之提出了“治器显道”。中国饮食文化不得不参与“道”、“器”、“形”之争。人对食物的判断不仅有共同的口味判断,也有强烈的个体差异。所以,美妙的饮食是道先于有形之物的领域。器皿本来指的是菜,“菜也是用来吃饭的”。饮食器具的工具化是文明的重要特征,这与明道传统的“藏器用器”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而中国的烹饪非常讲究形式的呈现,孔子有句话叫“食不厌精,食不厌细”。《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很好地阐述了道、器、形的关系,为道器之争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