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波罗去过的亚洲最远的国家是哪里?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凯尔·波洛去过中国。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误区——

凯尔·波洛,又名凯尔·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这个人生于公元1254年,死于公元1324年。如果不是《马可·波罗游记》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可能充其量只是个“威尼斯商人”。俗话说,人因书而名。因为那次旅行向人们生动地介绍了许多“中国故事”。

真的是这样吗?

1.凯尔·波洛不是《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游记”的作者一般都是游客本人,如唐代高僧陈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金末元初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西游记》。注意这本《西游记》和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同名异名,书中记载的是丘处机和十八弟子在蒙古可汗铁木真的号召下,从中原出使西域时所见。

但《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并不是凯尔·波罗本人,至少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这本书是凯尔本人口述的,由一个叫鲁斯蒂亚诺的人记录。

第二,疑点重重。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凯尔·波罗约在公元1271年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东方,途经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

据凯尔本人说,他于1275年5月来到蒙古帝国的商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取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受到了优厚的待遇,并在仕途的第十七年多次前往中国。我去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一次是在去缅甸的途中。后来凯尔·波洛奉命护送公主出嫁,于1292年初离开中国,经苏门答腊、印度由海路抵达波斯。1295结束返回威尼斯。

但这只是凯尔·波洛的“说法”。

早在凯尔·波洛去世前,就有人对他和以他名字命名的《游记》表示过怀疑。

公元1298年,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凯尔·波洛被囚禁。1299出狱后,他的老乡们很快给这个“劳改犯”起了一个新名字:“百万凯尔”——言下之意是他很会吹牛——这可能与以他名字命名的游记有关。

尽管凯尔本人一再声称自己所说的都是亲眼所见,甚至很多都没有被告知,但仍有很多人怀疑他的《游记》的真实性。

这种怀疑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

起初,凯尔的“老乡”们只是从情感上怀疑凯尔本人和他的旅行,他们认为一个囚犯的话不可能是真的。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这种怀疑开始走向合理化。

继希尔曼之后,英国人克朗伯格写了一篇题为《凯尔·波洛去过中国吗?文章提出了四个问题:

一、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历史记载中,没有关于凯尔波罗的史料可供考证。

b、《马可·波罗游记》中很多地方都充斥着可疑的统计数据,让中国多姿多彩的场景变得灰暗。

c茶和汉字这两个中国最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书中都没有提到。

d、《马可波罗游记》中很多中国地名都是波斯名字,有可能凯尔只去过中亚的伊斯兰国家。

克鲁纳斯提出的这四个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

当然,说“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没有关于凯尔波罗的史料”也有些武断。一个叫杨志久的中国人和一个叫伯希奥的法国人,曾经在中国的永乐大典、学立赤大典和外国的伊犁汗青、蒙古汗青中找到一份“证据”。

然而,这只是一个“孤立的证据”。古人云“只有十种情况,论证不成立”。而且《永乐大典》与元史相比,晚于元史,元史中也有“立赤”条款。公元1290是元世祖至元朝二十七年。我们来看看今年元史“站红”中记载了什么:《元史站红》:“二十七年(元世祖至元朝)正月,陕西省增设五路放马诏令。二月,省城加诏一百五十人,应天十五人,六月,九月,江淮所辖徽州路被封,赐诏二人。”

在至元二十七年《元史》“站红”的记载中,我们根本没有发现“永乐大典站红”一文的记载。应该相信写得早的《元史》还是写得晚的《永乐大典》?

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证据”证明凯尔本人确实到过中国,而这个“证据”就是书中大大夸大的“襄阳枪祭”事件。

读过香港武侠巨匠金庸所著《神雕侠侣》的人,肯定不会忘记书中描写的蒙宋为争夺襄阳而反复较量的场面。

说实话,金先生写的襄阳攻防战,基本符合史实,只是书中虚构了郭靖、黄蓉、杨过等一批武林高手。

据史料记载,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了南宋统帅刘正的建议,派阿苏攻打南宋重镇襄阳,继而围攻樊城。1269年,张士杰援樊城失败,夏贵、范再援失败,襄樊军民坚守。次年,宋任命为镜湖系统的大使。公元1272年,李庭芝派张顺、张贵带领水师突破封锁线前往援助,张顺战死。你入城后突围迎击援军,被俘虏牺牲。公元1273年,元军切断了通往襄樊的通路,攻破樊城,卫戍司令牛福礼战死。襄阳城被元军的“回归炮”炸了,守备司令陆出城投降。

襄阳之战,元军之所以能最终攻陷城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式武器“惠惠巨炮”。

问题马上就来了:

谁制作了“惠惠巨炮”献给元军?

凯尔波罗说是他和他的父亲、叔叔,但史料中记载的是一个叫“伊斯麦因”的回族男子。

《元史·季芳传》:“我也想起马殷,归家,我是西域猛将。擅长造枪。至元八年,老涉水随他去了京城。国军攻襄阳十年后,我还以为马因地势原因,在城东南角设了一炮,重150斤,机鸣巨响。所有的打击都被摧毁和沉没,他们进入地面七英尺。宋安抚了的恐惧,投降了城市。然后他给了250两银子作为他的工作,并命令他回到炮手的总经理,裴胡夫。十一年,病死。子布波上任。当国军渡河时,宋军在南岸,与他们对峙。布波朝北岸开了一枪要打它,船沉了。每战之后,都是功勋。十八年,裴被封为虎符将军,在任元帅,在任炮手。明年,我们将把军事工匠的数量改变到每家每户。刑部尚书。我不在乎我的兄弟,我不在乎黄金,我崇拜袁的魅力,我是关光伟的将军。布波俄斯给医生和董哲路大使发了信息,并给了25000元的纸币来赡养老人...历三年,病逝。”

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我们是否应该相信《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话,断定他确实是来中国献枪的?还是应该相信《元史·季芳传》中的话,这样才能面对严肃的历史?

也许有些读者会问:伊思曼会是凯尔·波洛吗?

这个问题很大胆,但价值不大,因为《元史》中明确记载,梅恩死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即公元1274年(“病死”)。

伊思曼之子布博这个名字听起来和“凯尔”很像,但这个人不能和凯尔·波洛划等号,因为他在历上已经去世三年了。“田丽”是元文宗·图蒂·穆尔的书名。三年历是公元1330年,凯尔波罗死于公元1324年。他们之间没有关系的证据是凯尔·波洛死在欧洲,而布伯死在中国。

“襄阳枪祭”事件的另一大疑点是时机不对。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凯尔一家于公元1275年来到中国,襄阳城早在两年前,也就是公元1273年正月,就被元军攻陷。为什么又用它们来攻击呢?!

既然《马可·波罗游记》有这么多疑点,那么凯尔·波罗本人是否真的去过中国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由凯尔·波洛,我们不禁想起另一个著名的西方人,他也是一个旅行家和探险家。他的名字是哥伦布。

说到哥伦布,大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发现了美洲。

然而,这只是我们后代的想法。就哥伦布本人而言,他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是印度而不是美洲,所以他坚持认为他在航行中在美洲附近看到的第一块陆地是“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不是骗子,凯尔·波洛也不是有意撒谎。他可能只去过中亚的一些国家,像克朗伯格想的那样,他把这些国家当成了中国。

凯尔为什么把这些中亚国家当成中国?

这恐怕与当时人们对蒙古帝国和元帝国关系的混淆有关——说实话,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仍然不知道蒙古帝国和元帝国是什么关系,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混淆。

中国历史学家柏杨在《中国历史大纲》中写道:“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面积约3000万平方公里,其扩张已经完成。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帝国。在当时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分权制,将疆域划分为六个子国,均置于最高元首可汗之下。”-这六个国家是:

元帝国(中国大部分地区)、吐蕃宗教国家(中国西藏、青海)、察合台汗国(中亚北部)、窝阔台汗国(中亚南部)、钦察汗国(俄罗斯、东欧)、伊尔汗国(伊朗、伊拉克)。

公元1271年,“蒙古帝国忽必烈将属于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的土地与蒙古大陆合并,形成元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称之为元朝,以可汗为皇帝。.....元帝国只是蒙古帝国可汗的直辖殖民地。”

“元朝政府将帝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类,当然是蒙古人,天之骄子,担任各级政府首脑。第二类是中亚人(色目人),也叫回族,因为他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当被征服的民族更早的时候(像华拉墨子王国),它更受它的主人的信任。第三种人是“汉人”,也就是中国属于金帝国的人。第四类是“南方人”,即隶属于宋帝国的中国人。”

通过以上历史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1)凯尔波罗时代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六个汗国)远远大于我们今天通常认为的(一个汗国)。

(2)六国汗国是蒙古大汗(忽必烈汗)的领地,其子民均可自称蒙古人。

(3)因为元帝国的皇帝是忽必烈任命的,所以六国的人民也可以自称为中国人民。就像今天的澳大利亚和英国是两个国家一样,可以公开称其为英国女王的臣民,也可以和英国人一起称其为英联邦成员。

(4)元帝国直系民族中也有不少来自中亚的波斯人(色目人)。他们可能从中国中原回到中亚的一些地方,遇到凯尔·波洛。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把远东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凯尔一家。这些“色目人”虽然在元帝国的政治地位很高,但他们的文化水平,至少是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是相当低的。所以说中国很多地方,大部分都叫波斯名,元帝国皇帝的家谱也经常搞错。这是可以理解的:蒙古人占据了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铁蹄之后建立了6个汗国。虽然这些汗国的开国国王是成吉思汗,但是,他们的继任者往往是混乱的,特别是元帝国,其皇帝也是蒙古汗。对于那些中国文化水平不高,长期被“顺从”的色目人来说,要找出自己的族谱并不容易。“色目人”的中国文化水平很低,根本不把汉族人用的汉字、印刷术、茶当一回事,自然也不会跟凯尔提起。由于中国文化水平低下,色目人提供给凯尔一家的关于中国的信息只能是感性的、碎片化的。

因此,我们认为凯尔·波洛从未真正到过中国,至少,他从未到过中国。但他并没有欺骗世界的意思。就像哥伦布“发现”了“印度”一样,凯尔波罗可能认为他在中亚访问过的国家就是中国。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编造了“襄阳献炮”的故事,为蒙古皇帝“接见”他铺路。这就好比五四运动,胡适成名的时候,人们常常自称是“胡适之的朋友”,其实是人的虚荣心在作祟。

凯尔·波洛虽然没有去过真实的中国,但以他名字命名的游记是第一部向西方人系统介绍中国风光的作品。很多人看中了这一点,想尽办法证明凯尔去过真实的中国。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不值得采取。

西方人尊敬哥伦布,但他们仍然称他发现的新大陆为“美洲”,而不是“印度”。同样,我们考证了马可·波罗从未真正到过中国,也不想抹杀他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