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震川是谁?
归有光(1506 ~ 1571年)。明代散文作家。西府一词,又名开府,别号镇川、季翔,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学派”。江苏昆山。早年就读于卫学校。嘉靖十九年(1540)中进士,八次后,考中科举。后迁居嘉定安亭(今上海嘉定县),求学讲学,著有《官礼》、《宗法》两部书。读书的往往有上百人,人称“震川先生”。他考察三江古迹,认为太湖入海的必经之路是吴淞河,河道狭窄,满是潮泥,逐渐淤塞。只要太湖的水齐心协力向东流,其他水道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治理。因此,他写了《三吴水利志》。后来,海瑞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接掌右都,兴修水利,主持疏浚吴淞河。嘉靖三十三年,日寇作乱,归有光入城准备防御,撰《鱼雨易》。嘉靖四十年,六十岁进士,被授湖州长兴县(今浙江省长兴县)知府。他非常重视教育,他的政府是干净的。每当处理诉讼事宜时,一定要说实话。当时长兴县小偷多,政府随意抓了一批无辜的人。他用一招捉贼头,释放了30多名冤狱中的人。后来,他在顺德担任法官,专门审理马正的案件。隆庆在南京太仆寺任职四年(1570),掌管内阁制,编纂《世宗实录》。他在66岁时死于皇宫。葬于昆山市东南门金通里(今邮局附近)。(今天昆山有归有光墓,是旅游景点之一。)在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模仿者对抗,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文学必是秦汉”的理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改变了当时的文风,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昆山昆曲简介昆曲早在元末明初(65438+4世纪中叶)就产生于江苏昆山。昆曲与发源于浙江的海晏戏、发源于江西的余姚腔戏、弋阳戏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属于南戏体系。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曲”。从清朝开始就叫“昆曲”,现在也叫“昆曲”。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可用打击乐器)。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这部剧于2006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昆山腔,只是流行于吴中的一种清曲。这种“柔美婉约”的昆山腔的变化和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嘉靖(1522-1566)和隆庆(1567-1572)年间,江西张羽(南昌)人魏良辅住在太仓南关(元代属昆山管辖)。魏良辅原是一名北戏歌手,到吴中后,他投身于南方音乐。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直而无心”(线条简单或节奏缓慢),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吸收了北曲的一些唱法(即“抑扬顿挫、串音、停音、偷音、随腔而粘调”)等装饰性的腔润技法,以及运用不同的音色。累工谢林泉与、周梦山、纪景坡、戴美川、包曼迪等在艺术上有着相同观点和理想的创作集体,对昆山腔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和发展。魏良辅在演唱中非常讲究咬字、过咬字和收音。每次有所收获,他都要征求南关老歌手侯的意见,得到他的认可。他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与此同时,河北著名的北曲弦乐器张因罪被发配太仓魏,并被招为女婿。他帮助魏“调整和弦,使之类似南音。并改三弦(形)式,琴身略细,鼓为圆鼓,命名为黑仔(即昆曲、弹词中使用的“南弦”)。它与曲笛、淮鼓、小提琴(民族弦乐器)配合使用,是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这个新腔的特点是温柔和圆滑。”叫水磨,打冷盘。音平和谐,字偶在头腹尾...口轻而圆,音纯而细。“变成了融合南北曲的新声”,“曲调叫‘昆曲’”,歌名叫‘时乐’”。但此时的昆曲还是清唱剧,尚未能体现剧本,塑造舞台。昆曲由清唱剧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始于梁晨宇的《浣纱记》。昆山梁晨宇(1519-1591),著名戏曲作家,精通诗词曲赋。受魏良辅改弦更张成就的鼓舞,他常常支起特大的长沙发和桌案,独自坐在西边,教人唱歌,学者们排着顺序。著名的歌伎没有得到梁的亲自教导,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但是,他也觉得这样的新曲子不应该局限在曲坛里唱,而必须延伸到舞台上去占领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与精通音韵的郑、陈美泉、唐小玉等"改元曲,推陈出新",发挥各自的文学优势,写成了以石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墨曲"冷唱法"的不足,同时又将传奇文学与戏曲结合起来。与表演艺术相结合,昆曲以锣鼓的气势和舞台的情景形式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这个从最初的昆山腔到昆曲再到舞台的发展,就是这个腔的定型和成熟的过程。从万历初年开始,昆曲迅速流传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方剧种的一种剧种。然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益阳戏一起成为玉溪宫中的大戏,当时称为“官戏”。从此,昆曲成为剧坛的领袖,几百年来对许多戏曲的舞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