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那时候最有名的地方有哪些?

除了实用的需要,古人往往因为爱惜而将书房的文具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使之成为一种文学化、戏谑化的物件,供人们在写写画画的同时欣赏。砚台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必需品,而且是由坚不可摧的石头和瓷砖制成的,所以人们经常在砚台上雕刻图案和花纹,或在砚台的封面,底部或早晨刻上诗。砚台的技术处理很早就开始了。比如洛阳博物馆有一块西汉砚台,上面雕有鸟兽,另一块安徽省博物馆的东汉砚台,有精致复杂的镂空花纹。因此,砚台作为书房的重要古玩,理应受到古玩收藏者的重视。

砚起源于何时,没有明确固定的说法。但是我们知道砚的目的是磨墨,所以可以推测砚和墨是同时产生的。早期的砚台主要是陶砚或瓦砚,当然也有砚台。唐朝以前,没有找到适合制作砚台的优质石头,就用普通鹅卵石制作,打磨,未能普及。汉代至唐代以陶砚为主,以陶土为原料,制作精细,质地坚硬,制墨性能优良,以物轻敲,声音纯正,无砂眼和石子。唐宋时期,砚台的材料和种类增多。除了特殊的瓷砖砚台之外,用秦汉时期的旧砖制作砚台也很流行。这种秦汉时期的砖瓦,多是皇宫被毁的残迹。所选土壤极其细腻,烧制水平也极高,不易破碎。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做了一个铜雀台,烧制台瓦的土料经过精心处理,掺入了核桃,并添加了丹、铅、锡等。烧制后,使砚台细腻光滑,坚固实用!不渗水,墨水好。《文房四书》记载:“铜雀瓦砚细硬如石,古有重要作墨而不写,今绝无。”可见这种砖瓦在古代被视为制作砚台的贵重材料。相传,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为王写了一篇墓志铭。他的儿子拿了一块青铜麻雀台瓦作为奖励,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黄庭坚非常喜爱,专门为制成的瓦砚题词。

到了唐宋时期,各地都发现了适合制作砚台的优质石头,特别是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南的浮克山和漳州(今安徽歙县)所辖的卫龙山,是砚台的上品。这些石头细腻光滑,容易上色,而且有漂亮的图案。因此砚台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增多,最终成为砚台的主要品类。在宋代,端砚、佘艳、洮河、红寺砚并称为“四大名砚”,这些地方的砚池后来被保护为优秀砚台的来源。比如元朝的端石坑和蛇石坑有专门的守卫,一般人是不允许拿砚台的。在明代,这些著名的砚坑不时被取缔。即使在禁止开采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去偷砚,经常导致名砚坑里的精品被随便践踏。明朝末年,两广总督熊专横地命令手下人日夜不停地偷石头,致使许多石坑被毁。

清朝初年,清政府并没有对砚坑进行保护,所以很多砚坑都是人们随意挖出来的。乾隆时期,由于朝廷的重视,把以前不好挖的石头都挖了出来,很多都是优质名品。所以清代乾隆年间的砚台最为精良,花纹、质地极佳。清末,张之洞任两广总督,组织开矿。由于引进了一些新的开采技术,获得了大量的砚石,其中很多是大块的。用这些石头制成的砚台被称为“樟坑湾”,其中许多是极好的珍宝。名墨种类古代中国人制作砚台,选用的砚台多种多样。一般有石头和粘土两种。砚的起源更早,但在唐代以前并未广泛使用,而泥足砚则多见于汉代至唐代。《茅颖传》中说茅颖“与弘农桃红友好”,“桃红”是一种陶瓷砚。我们前面提到的砚也是一种珍贵的陶瓷砚。南北朝时期,古人还用制瓷技术制作砚台。瓷砚在宋代很常见,种类和颜色也丰富多样,如龙泉砚、青瓷砚、青砚、窑造黑砚等等。这种砚多为考古出土,砚面表面不上釉,方便着墨。其实是介于陶瓷之间的一种砚。汉代就出现了漆砚,但这种砚没有见过实物,只有书上有记载。比如晋代,皇帝把漆砚送给太子。另外,古籍中也有玉砚,但大多是富贵之物。如《西京杂记》中说:“天子以玉为砚,以酒为滴书,非冰也。”西晋时,还有一种以蚌类为砚台的“蚌砚”。傅玄在《砚赋》中说:“木虽贵,但可柔”,说明也有用木头做的“木砚”,但关于如何用木头做砚台,没有实物参考。至于金属砚,古籍中多有记载,东魏孝景帝有“智胜铜砚”。第三圈曹操有“纯银配圆砚”。宋代诗人李治延的《砚书》也有:“青州铁砚墨色甚深,有柄可握”。

总之,砚台有很多种。当然最常见最实用的砚台是陶砚和石砚,尤其是石砚。下面主要按照产地来介绍陶、砚中的名品,为古玩爱好者在收藏、鉴定名家砚台时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泥砚是陶瓷砚中的一个珍贵品种。生产始于唐代。当时的主产区是周国(今河南灵宝),后来转移到山西绛县。制作这个方法需要很大的努力。首先,把它放在河底的一个丝绸布袋里。过了一年左右,河泥已经装在袋子里了。然后稍微干燥,加入黄丹和其他材料。然后放入泥模中把泥料压实成坯,用竹刀刻成砚台的大致形状,再用金属刻刀精雕细刻,晒干,用麦麸等在窑中焙成陶器,取出后加入墨蜡和米醋。其质地竖、硬、细,出墨而不伤笔意,被众多前辈所称道。明代郜琏说:“程妮砚为第一,因其质细如石,坚如玉。”它的性质是:“一勺水量完不会干涸,一个空心的墨水夏天也不会干涸。”砚台的好坏可以从颜色上鉴别,鳝鱼黄最好,其次是绿头和玫红。黄色上若有斑点,称为“砂斑”,大的称为“豆瓣砂”,小的称为“绿豆砂”。如果有大小两种斑点就更好了。后人常制假泥砚,但原料、温度、颜色都达不到优名品的要求。稍微对比一下,就能辨别真伪。

还有许多程妮砚的雕塑,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动物、书法、印章等。还可以根据诗词做出有创意的造型,比如举杯邀月,独自在冰冷的河中垂钓,与一颗杏仁暧昧,独自远航,月亮与绿松石。程妮砚曾一度灭绝。1980年下午,山西省新绛县(旧称绛州府治)与省博物馆合作开发程妮砚,恢复传统工艺。一年后,试制成功,基本达到了传统工艺的要求。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认为色泽淡雅,质地润泽,一研全黑,二研更有光泽,给予很高评价。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其原石取自高要县金都区福克山(又名蓝克山)的郊区和段曦河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所以这里用石头做的砚台叫端砚。相传这里的砚台最早发现于唐代武德年间,当时被称为“砚台之首”。端砚与佘艳、闫涛、程妮砚台齐名,在历史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石细、细腻、嫩、润,出墨不伤笔。呼吸可以研究墨水的特性。端石中最好的产品,因为在水中浸泡多年,温润如玉。《段曦砚史》云:“质轻,原刚而柔,搓之无声而无声,压之如儿童肌肤,柔而嫩而不滑”。

端砚石的开采分为不同的坑洞,其中数个(古称水砚、大西洞)出产的石头最好。石头采自唐代,唐后期列为贡品,故又称“御石”。因为这个石坑是泡在水里的,所以又叫“水岩”。《纸墨砚》说:“水石为天然石,润泽如玉,目高传神,分布式成像,无声研磨,不耗水,墨不损作者,为人间之宝。”还有“呼吸可以磨墨”的说法。此外,还有其他著名的砚坑,如松坑、梅花坑等。石砚和研制的墨水适合书写流畅、豪放、刚健的汉字。松坑也被古人称为“将军坑”,采石始于北宋。此坑砚呈猪肝色紫红色,质地致密,润滑结实。所产砚台有金星点等名品。梅花坑,又名“九龙坑”,宋代开始采石。砚台呈灰黄色,有梅花斑点,故名。这块坑砚以石眼闻名。此坑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石质坚实,细嫩细腻。还有青花、芭蕉叶白等名优产品,尤其是八哥眼、鹦哥眼、风眼等石眼。坑梓岩;自宋代开采,其石质细腻,质地坚实。此坑以石眼多而著称,以砚为原料,其发达的水墨画最适合精致严谨的工笔和工整的字迹。

辨别端砚石的好坏一直讲究所谓的石制品,比如天青。段曦砚的历史上说:“天青如秋雨,碧蓝无边”,意思是晶莹剔透的石头。青花砚台,沉入水中,水面浮如浮萍。《段曦砚史》说,“青花砚要精,不要粗,不要死,不要露,不要晕不干净,不要碎。”按质地来说,细尘为上品,鹅肫次之,蚁足第三,青花更为珍贵,产地只有水岩、麻子坑、坑梓岩。鱼脑冻,其石细腻、嫩滑、坚实、润泽,颇有价值。芭蕉叶是白色的,正如《段曦砚史》所记载的:“芭蕉叶白者,为石之嫩部,为膏而成,故其色为白。”一般这种产品的石头都有紫红色明亮的火磨和稍有晃动的青花,其中露珠状的为上品,卖菜的次之,黄、蕉、蓝、灰的次之。这是端氏中非常珍贵的品种。祖母绿,石头上有翠绿色的斑纹,不是圆眼。这种斑纹被古人称为“青筋”。在段曦盐浦,据说“青筋必有眼”,“青筋称为眼筋”。所以绿脉通常伴有石眼,是端氏中较为珍贵的品种。端石中的冰粒、游丝、蛛网状白晕,有迹而无迹,多产于水岩中的太西洞,是端石中的珍品。此外还有冰纹,其花纹如瀑布,水雾环绕,火包围,更为罕见。火打,端石似火烧凝线,其中紫雨微红,中深外浅,称船脂晕火搓,为火搓中上品;条纹线叫马尾火;深紫色、椭圆形的是猪肝冻;紫配黑的叫铁,因为质地硬,所以次等。石头眼;这是一个像鸟兽眼睛一样的圆形斑点,生长在端石土上。石头眼睛不能比尺寸小。有很多颜色,比如绿色,绿黄色,米色等等。其中有一栋楼,神清气爽,外面晕晕乎乎,扭曲成好几层。大到指顶的人是哥眼,石眼里的上品。年轻的是鹦哥的眼睛;再小也是绿豆眼。大雨瞳孔的眼睛叫猫眼;眼周或眼下晕如水渍者,称为泪眼;而且眼睛周边不明显,层次不清,中央没有瞳孔,称为死眼,不如石眼。有句话叫“生不如泪,泪不如死,死不如无”。生在砚池外的石眼叫高眼,生在砚池内的叫低眼,高眼比低眼好。

歙砚产于江西婺源(古属皖省)卫龙山周围的溪流中,故称“卫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古代,周舍还出产毛笔石、祁门罗娜石等。但是卫龙的石头质量最好,所以佘艳以卫龙砚而闻名。宋代诗人洪敬伯在《佘艳》一书中记载,卫龙砚发现于唐代开元年间,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有一个名叫叶的猎人。一天,他在一个叫长城的地方打猎。看到这里的石头干净漂亮,他就拿了一块回去,粗略加工成砚形。磨墨后发现这块石砚比当时人们普遍看重的端砚要好,于是珍藏起来。后来,他的后人把这块快砚送给了县令,县令用后觉得很好,便命工匠雕刻成砚台。此后,有优质砚台的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开采。周舍的官员把卫龙砚作为珍宝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李伟,他非常重视它。苏东坡非常喜爱卫龙砚,并写了许多关于它的暂时的美丽的诗。黄庭坚甚至在《出山记》诗中说:“太阳灼灼飞向金星,云朵奇紫。”他认为卫龙著名的金星石砚比瑞士的紫砚还要好。到了明清时期,硼的生产几乎完全停止。有些砚匠只是在崖边小溪边捡来一些前代留下的残石,雕刻成砚台作为砚台出售。然而,它们与真正的卫龙砚石相去甚远,而且在干龙之后的200年里没有正式开采。所以现在在古玩市场上极难见到真正的龙尾石砚。所以真正的古龙尾砚是极其稀有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