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

历史上有不同的墨家学派。早期墨学是指翟墨在世时自己形成的学派;后期墨家是指翟墨死后由他的弟子组成的学派。墨家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出现的。这是一个以严格的纪律著称的学术团体。它的领袖被称为“巨人”,而翟墨可能是第一代“巨人”。

《墨子》是一部研究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文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弟子及后世学者记录、整理、编纂的。墨家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斋。他是鲁人。巧匠,擅长制作守城装备。他研究儒学,后来创立墨家。

《墨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的言行,阐述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早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尚敬、夏静、经说上、经说下、大曲、小曲,一般称为《墨辩》或《莫箐》,集中体现了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也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的墨家思想。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苦己利人。他主张“相亲相爱,互惠互利”,以利人为本为义,以损人利己为不义,以是否有利于人民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不攻、不乐、节俭、节葬等思想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为己所苦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上只采取最低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全情,寸步不让,利天下。”鲁迅《故事新编》中有一篇文章《非攻》,取材于墨子《公衰》一文。写墨子阻止楚王攻宋,生动地体现了墨子的精神,可以读。

政治上,墨子提倡尚贤和尚同。尚贤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能拿就拿,不能拿就下台,反映了小生产者对平等政治权利的诉求。尚同认为,国家的职能是统一国民思想,要求人民逐步与上级官员保持一致,最后与天子相同,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的思想中有许多宗教的影响。他承认天意和鬼神的存在,把天意作为自己一切思想的最终依据,认为天意和鬼神都是赏善惩恶的。这是他思想的落后和错误的一面。但他反对天命论,认为人与兽的区别在于兽身披羽毛,以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足即可。人是靠实力活着的,实力不差的人不是天生的,这就凸显了一切都要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了衡量人的言行的三个标准:古代圣王的经验、人民耳目的真实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想法。

墨子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对别人刻薄,精神高尚,但带有一些幻想的成分,一般人很难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但他有独裁主义倾向。这些都体现了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在这方面也很有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还不够发达,但莫箐阐述的逻辑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莫箐》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读墨子,可以用挚友王浣对墨子的解读,或者清代孙诒让对墨子的解读,可以重点读尚贤、全爱、不攻、救、节丧、天志、无乐等。

/rwfg/ydsm2/smjj/0002.htm

如果说战国之初的儒家思想中有一丝反抗宗法的火花,那么早年“师从儒家,收孔子之术”的翟墨,则干脆背弃了对手,举起了“兼爱”、“尚同”、“尚贤”的反宗法大旗,另起炉灶,创立了反对儒家的墨家。儒家以宗法等级为基础,墨家以原始人文主义为基础。墨子声称“今日皇位上无一事,下无农难”,可能属于当时的“士”阶层。“墨家”被列为汉代历史上“九家十派”之一,但它所说的“为保卫清殿而建”是基于不充分的推测。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其首领被称为“巨人”。下一代巨人是由上一代巨人挑选出来,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墨家子弟必须服从巨人,献出生命来贯彻墨家思想。派往各国做官的弟子,必须贯彻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的时候宁愿辞职。官方墨家要把自己的工资捐给集团,这样才能“共享财富”。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贯彻“墨法”。墨家聚集弟子讲学修行,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战国初期,墨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翟墨、秦华礼、天九、孟生、田祥子,他们反映了平民阶级上层阶级的要求。

墨子(约公元前480-390年)姓墨名斋,相传为宋人,久居鲁。宋昭公是宋朝的一位医生。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婊子”,可能是一个接近“农业和工业的人”的“学者”。墨子和子思同时。《淮南子略》说:“墨子学儒家之术,受孔子之术。他认为他的仪式打扰了他,什么也没说。他埋葬了穷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用了夏征而不是周导。“孔子的理想是西周初年的王权法治,墨子把《三世同堂》中所列的夏征作为自己的理想,大概是受到了李云“大同”学说的启发。礼法上的节俭是孔子现存的思想。我更怀疑孔子的“三年丧”思想。墨子的“死者葬,生者不哀久”和“节葬”、“省钱”的思想只是进一步发展。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明鬼”等思想都可以在李云找到。墨子比孔子晚,他“学了儒商”,这可能是、鲁的学生。作为子思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同之处。子思仍然强调“礼”,维护儒家传统;墨子热衷于“兼爱”、“尚贤”、“尚同”,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墨子》今有《亲士》、《修身》、《易发》、《七苦》、《辞国》等五本,文风朴实,而前两本,清代王中的《墨子序》说“其言至纯至真,符合曾子的施立”,大概是翟墨早年学儒时的作品。《亲爱的学者》中似乎有两个明显的错误,分别是“今有五锥”到“太繁华不可留”,“天地太黑”到“千人之长”。其插入切断了文意,其所言与“亲儒”无关但有学者强调墨子不应亲自看到“吴起之分”等句子,即在错误的竹简中。《易发》、《七苦》、《词国》开头的《墨子子曰》,似乎是后人加上去的。墨子利用儒家学说中理想与命题的矛盾,拿起“大同”的理想加以发挥,“以子之矛当攻之盾”,向儒家发起了攻击。

《墨子》是墨家的文集。原七十一条记载于《汉书·艺文志》。今十五卷五十三篇,佚十八篇。这本书反映了战国早期和中后期各具特色的墨家思想,是墨家后学在不同时期编撰的。其中,《亲儒》、《修身》、《易发》、《七苦病》、《辞国》可能是墨子的早期作品。《然》、《三辩》是墨家的著作。24篇,如《尚贤至Undestiny》,每题三篇,内容基本相同。清代俞樾认为“墨子死墨三分”,“李翔、湘府、邓玲传世,后人合为一书,故一文三分”。这是墨家前期研究的主要资料。每篇文章都以“墨子晏子曰”开头,记录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非儒不是墨子言论的直接记录,而是反映了墨家后期在儒墨之争中对儒家的激烈批判。《尚敬至萧曲》等六部著作,一般认为是后期墨家著作,在论述战国中后期墨家时将着重论述。《庚戌至公伯》等五篇,记述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准备城门”到“杂守”共十一篇,专门讨论防守战术,制作守卫装备。其中有墨子与弟子秦希礼的对话,可能是墨家传授防御性守卫知识的记录;其中有些篇章夹杂着汉代的官名和刑法制度,有人认为可能是汉人编的。《墨子》内容丰富,历来注释较少,至今尚未完全整理。

前期墨家的思想主要是所谓的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俭用、俭葬、志、明鬼、不乐、注定。这是墨家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纲领,也是他们极力宣扬的十大教义。《鲁文》载:“子墨子说,入乡随俗,必择其业而从事之。如果国家混乱,那么语言就是尚贤和尚同;国家穷,语言就省着用,省着埋;如果国家充满了声音,那么语言是不快乐的,也是致命的;如果国家不道德,粗鲁无礼,那么语言就敬天敬鬼;国事夺侵略,即语爱而不攻。所以说:择业而从事。”根据具体情况传道授业解惑,就像根据病情开药方,有治病救人的精神。

“尚贤”,即尊贤,其实是平民阶层上层要求政权的口号。春秋时期,儒家的“举贤”“尚贤”“选贤”都是作为宗法制中世袭官职的补充手段而存在的。到了墨子就不一样了。“贤者为政之本”(《商贤论》)要求连“天子”也由“商贤”选举出来“治理天下之民”。墨子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基”,要求贵族统治者“不可忠父兄弟,不可偏贵富贵,不可夺色”。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只要品德高尚,就会“扬富一致,以为自己是官”;不德不“腐”之人,应“抑而废之,穷而贱,以为其为奴。”有智慧的人,甚至农夫、渔夫、工匠之类的人,都可以晋升为天子。这是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在李云萌芽。儒家将其视为理想却不敢引入现实。墨家将其作为日常奋斗的标准,“日夜兼程,以自苦为极”,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精神十分感人。在《李云》中,子思提出了在“大同”世界中“选贤任能”的思想。经过墨子的改造和发展,成为古代圣君的“政治基础”,“尚贤”成为理想化的民主选举制度。《孟子·万章》中出现了“唐禹禅”,尧舜禹“退位”的传说不胫而走。而张守节《五帝实录》中的“义”引用了《古竹书志》“舜囚尧”之云,《韩非子疑》中“舜迫尧,虞迫舜”之云。虽然不精彩,但恐怕也接近真实情况了。

“尚同”主张以“尚贤”为前提统一天下;这就是实现“大同”的意义。墨子认为,没有国家的时候,“没有刑事管理的时候”,人的思想是不统一的。“人有正,人无正,所以不正。”他们互相攻击,“天下之乱如猛兽。”世界的混乱是因为缺少一个“政治领袖”。因此,实行选举制度,按功绩等级,设置天子、三公、诸侯、酋长,让百姓“为所欲为;世界上错的一定是错的”,“世界上一样没有比较”。“天子只能分天下之义,天下之治也。”(上同上)天下人皆“同天子”,天子“同天”。“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就要受到惩罚。这种“尚同”理想实际上是一种以民主选举为基础的集权政治模式,其思想意义远远超过学术价值。可惜,它只是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秦以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是王权法律制度和“尚贤”“尚同”理想的混合体。可悲的是,天子世袭制一直占统治地位,“尚贤”只是维持封建统治的辅助手段,而民主思想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墨子的理想不是登基为福,而是做一个“增进全体人民的利益,使穷人和少数人富起来,安全地治理混乱”的统治者,这是选举永远无法产生的。当面对一个腐败无情的统治者时,不能通过选举掌权的人才不得不走上“顺天顺人”的“革命”事业,结果永远是战后天下大乱。新皇帝、新王朝出现后,由于不肯抛弃宗法传统,老戏往往重演。墨子的“尚贤”和“尚同”真的是有远见的治天下的药方,但是天下怕医,墨家最后被断掉了,真可惜。

“兼爱”可以看作是一种古老的“兼爱”思想,是从儒家的“仁”、“礼”观念发展而来的。孔子通过增加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将“爱”的含义改为“忠恕”的含义;墨子主张“使天下相亲相爱”,但他也去掉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因为庶人也可以升为天子,等级制度的界限被打破了。因此,墨家的“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也是对儒家“仁”的否定;在墨子看来,儒家不爱一切的“仁”不能算“仁”“天下之爱为治,天下之恶为乱”(《天下之爱》),天下之乱始于人不相爱。臣子不孝,君父不仁,“大夫不和,诸侯不和”直到贼害人,都是不相爱的结果。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同时爱对方”,“爱人若爱己身”,那么世界就太平了。墨子也讲过“仁”和“孝”,但他并没有把“孝”作为“兼爱”的基础,更没有提倡平等的爱,所以他的“兼爱”具有反宗法等级的特点,所以孟子说“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墨子的“兼爱”也禁止“强凌弱”、“富者轻贫”、“骄贱”、“欺愚”,反对贵族和富人对下层阶级的压迫。而且“相亲相爱”与“相得益彰”相结合,墨子吸收发展了子思学派的“义”“利”思想,摆脱了孔子只讲义不讲利的片面性。“兼爱”对自己有利,不兼爱对自己有害。墨子紧密结合了伦理和功利。

“非攻”反映了墨家反对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和平愿望。“兼爱”提倡互爱互利,不互相攻击,这就必然提倡“互不攻击”。当时吞并战争激烈,庶人阶级和农民、工人、商人、学者等下层贵族都希望社会稳定,墨家代表了他们希望停止战争的愿望。攻战,“春必废民耕庄稼树,秋必废民收”,“民饥饥寒,亡者无数”。而且不仅被攻击国受害,攻击国也受害;吞并战争的结果,会导致“国必同时征服军,贼必虐众”。古代有一万多个国家,“今因合并而灭诸国”(《不攻》)。墨子主张弱小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大国兼并。这一理论是战国时期“合”的先声。并要求统治者“容吾民,信吾师”,认为这种“天下无敌”既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也启发了孟子的“王道”主张。看来墨子是一个希望和平统一天下的理想主义者。墨子“不攻”,但不反对防御战。墨家防守很有名,被称为“墨守”。墨子《备城门》以下十一章,记录了他们制造和使用防御性武器的经验。他们帮助被攻击的国家抵御抵抗。《公损》一文中记载,名匠为楚国做了一架攻城的梯子,楚国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在鲁国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跑了十几天十几夜去游说战败的楚王。又派鸟滑李等弟子三百人,带着防御工具,帮助宋守城。就这样,墨子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了楚国对宋国的进攻,及时扑灭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灾难。墨子“不攻”,但他并不反对“唐攻颉利,攻周”之类的“革命”战争,认为“他所谓不攻,乃诛也”。这显然吸收了《易传》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孟子“一夫之主”的思想。墨子还把衣食无着的穷人视为“荒淫无道之人”,主张用兵禁止“匪贼”的“淫荡”行为。他认为“有五兵甲盾者胜,无敌者,故有五兵甲盾者圣人”(《论节俭》)。一方面,墨子主张用武力维护公共秩序;另一方面也说明墨子并没有站在下层穷人的立场上。他只是上层阶级的政治代表。他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保护私有财产。

“俭用”和“俭葬”更清楚地代表了上层平民的思想。贵族统治者苛捐杂税,生活奢侈浪费,加重人民负担,苦不堪言。《论节俭》说:“今日当政者,有许多办法助我,使民劳,财不足。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所以墨子主张用钱必须有利。“如果给了人民,就会停止。收费不加于民利,圣王必行。”“所以,货币的使用是没有成本的,人民的道德是不起作用的,它的繁荣会更有利可图。”墨子的省钱爱民思想继承了孔子的省钱之道,并有所发展。宗法贵族讲究“孝”,体现“孝”的重要方式是铺张浪费的“厚葬”墨子反对宗法贵族提倡的“重葬”和“长丧”,认为这使“夫妇死,几乎累死全家”,不利于发财。“以此求财,此比喻尚禁耕而求利,富贵无话可说。”为了庶人的“富裕”家庭,统治者应该是“众多的”和“被统治的”。墨子提出了一套薄葬短丧的方法,旨在使人能够“得病而为之”。礼仪可以朴素,生产不能懈怠,强调节俭求财,这显然是上层平民的思维。墨子反对一切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他甚至认为音乐以及所有的娱乐和艺术都是不必要的,无用的。所以,从“节俭”到“不快乐”。当然这主要是反对贵族的奢侈和享受,但是有很多表现社会文化的东西,他们也是反对的。所以《荀子揭秘》批评:“墨子盖于用,不知文。”

“天志”和“名规”是墨子用宗教思想传教的一种手段。墨子主张天下人都要以“天”为法,认为“天”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互利互惠,而不是指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仇视,做小偷。“天”有利也有弊,所以既爱又益。“爱人利人者,天降福;恶人盗贼,必有祸患。”(易发)墨子的“志”是他的“兼爱”理论的宗教化。“天欲正而邪不正”,“正”就是“兼爱”、“互利”。统治者服从“天意”,就要搞“义”,当然就是服从墨子的学说。

墨子利用了当时流行的鬼神观念,发展成为一种宗教信仰。他认为,如果人们觉得没有奖励善良、惩罚暴力的鬼神,他们可能会胡作非为。所以墨子想“显鬼”,让天下人都信鬼神,重赏贤者,惩恶者,希望这样能让天下太平。其试图利用宗教鬼神传教的意图十分明显。墨子把统治者的鬼魂变成了庶人的鬼魂,改革了鬼教。他并不真的相信鬼神,旨在利用鬼神。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倾向于自然化鬼神,墨子则重建了天道鬼神的宗教。墨子的动机可能是好的,但方法是落后的。

“无欲无求”是墨子反对宗法命运观的重要思想。贵族统治者用“天命”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强调高贵与低贱是命中注定的,这必然会阻碍上层平民的“尚贤”要求和对财富的渴望。承认“命”的存在,那么王公贵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穷人也无法摆脱困境,反而自我放纵。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鬼神”起不到惩恶扬善的作用。所以墨子否定天命,主张凡事靠人努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德之人”应该掌权,懒惰、无良的“暴戾之王”和“穷人”应该受到惩罚。子思派肯定天命,但认为天命是可变的。它所持的“革命”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改良的、灵活的观点。墨子的“非天命”否定天命,把命运交给人自己,具有更大的进步意义。墨子想彻底“革命”和“改变”“天命”的“天命”。

“三形”法体现了墨子注重实效、注重实践的思维方法。他把“耳目之真”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主张“闻所见,必以为有;如果你没看到,你会认为什么都没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检验知识真伪的标准,即所谓“三表”:“源于古人之物,为君所圣”,“源于原始,察人耳目之事实”,“废刑政,察国民之利益”。墨子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社会效果为准绳,综合考察“物”、“实”、“利”,消除个人主观偏见。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墨子提出了与孔子相反的命题,即“不以其名,而以其名”,不以其名,而以其实,使之名副其实。他用从事实出发的观点来纠正孔子从概念出发的教条主义。然而,墨子在强调感性经验真实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理性知识的作用,甚至以有人“尝闻鬼神”为由,刻意坚持“鬼神存在”的荒谬结论。这可能是受老子和孔子提倡的无知者政策的影响,把他的“明鬼”作为无知者的衡量标准来实施的。

墨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理”等逻辑概念。他要求把“辩论”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研究,认为“无缘无故就有理由”,即没有理由的人要服从有理由的人,应该是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是建立在知类(即知事之类)和知理(即知根据和理由)的基础上的,属于逻辑类比或论证的范畴。他善于用类比来揭露对手的矛盾。比如他斥责儒家“学而无鬼”,这和“学而无客”、“学而无鱼”一样荒谬。墨子非常注重逻辑,反对当时儒家模糊的思维方式。据《孟珙》记载,墨子问儒家“你为什么快乐?”儒家回答说:“快乐也是乐趣。”墨子指出,这相当于没有回答,就像问“为什么是房间”而回答“房间认为是房间”一样。墨子意识到定义不能用同一种语言重复。这确实指出了儒家思想的不足,即《易传》偶尔重复同样的话,有解释就等于没有解释。比如《易传凝聚力》:“是易变者,喜之;大象也喜欢它。”就是这样。但如果前一个“了”字指的是“乐”,后一个字指的是“乐”,就不能视为同义反复。如果真是这样,墨子就有曲解偷换概念之嫌,成了公孙龙那一代的先驱。无论如何,由于墨子的倡导,墨家形成了重视逻辑的传统;后期墨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古代逻辑体系。

墨子反对《石清实录》中的宗法制度,主张通过“尚贤”选举一个能“为万民兴利除害”的新统治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等级社会。儒家和墨家有着不同的等级思想,其斗争的焦点在于维护还是反对宗法世袭制。所以战国初期的儒墨之争,本质上是贵族与平民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对抗。墨子的“尚贤”和“赏罚”理论对战国时期的法家影响很大。

墨子的弟子鸟滑,据说是魏人。他也是先学儒学,师从孔子弟子夏紫。后来我向墨子学习,把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他擅长攻守城池。在《墨子备城门》接下来的章节中,盖即墨与他讨论了攻守战术的记录。

墨学后来被贵族统治阶级的人使用。据《吕春秋·尚德》记载,墨子弟子孟生,后为墨家巨子,曾镇守楚国阳城。楚丧王,阳澄君参与旧贵族反对吴起;箭射吴起,没射中王的尸首,被查而逃,封地被没收。孟生竟然为了“墨客之义”和183名弟子一起自杀,酿成了惨绝人寰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