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从1978开始,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明显的周期:从改革开放开始,1983为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84-1986为第二个周期,1987-1990为第三个周期。第六个增长周期始于2002年,2002-2007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0.2%,11.5%,11.8%,11.6%。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福建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结构仍在沿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通道运行,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我们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6.7和18.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农林牧渔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到2007年的40.5%,下降了37.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林业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提高了0.7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20.1%,提高了9.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比重由1978的5.5%提高到2007年的28.0%,提高了22.5个百分点,表明全省农林牧渔生产逐步改变了单纯依靠农业的单一局面,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全省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的生产格局,非粮作物、茶叶、水果比重增加。与2007年的1978相比,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而具有福建优势的烟叶、油料、蔬菜、瓜果、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占非粮食作物的比重由1978+0。营林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改变了新生生猪生产的单一结构,家禽和草食动物的比例不断增加。渔业逐步向优质产品转化,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二)工业主导地位增强,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工业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0184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比1978提高了7.5个百分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重工业趋势进一步显现。轻重工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8.9:41.1变为2007年的45.4:54.6,重工业比重提高13.5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9.2个百分点。表明福建轻重工业格局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轻高重低”向“重高轻低”转变,标志着福建工业经济增长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工业进程进入重工业化发展新阶段。
产业结构继续改善,工业领域已形成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前,福建基础产业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瓶颈”更加突出。改革开放后,由于注重能源和原材料的增量投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特别是大力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为514609万元,是1978(291100万元)的175.8倍,占规模以上比重。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竞争力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648家,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5%和63.3%。1978年,全省没有一家产值过亿的工业企业。2007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8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36家。
(三)服务业总量跃升,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近年来,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下,全省服务业总量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2007年,全省服务业经济总规模突破3500亿元,达到3697.6亿元,是1978的259.5倍,年均增长13.6%。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快速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物流和房地产进入了黄金增长期,金融、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等行业也在实现新的跨越。
在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批发零售业比重不断上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5.2%上升到2007年的8.7%,上升了3.5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健康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学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二,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福建在积极推进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有效形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A)公共经济部门的活力和影响力有所提高。
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国有资产从传统竞争性行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以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重组改制、兼并重组、拍卖破产等方式。,国有企业的数量减少了。2007年,全省共有国有企业243家,比2000年减少541家,降幅达69.0%,但企业效益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国有企业资本利税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分别为18.8%和3.54倍,高于2000年。首先,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逐步降低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让更多的资产逐步向公益性、基础性和技术性领域转移和渗透。其次,通过扶优扶强,大型国企的实力得到了加强。2007年国有控股大型企业18家,资产1089.37亿元,工业总产值794.62亿元,销售收入81.99亿元。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占全部国有控股行业的比重分别为41.3%和42.3%。三是企业所有制由单一变为多元,国有资本控制力增强,企业活力倍增。许多企业通过减持和吸收民间资金成为股东,提高国有股控制力,增加国有经济活力。四是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通过债转股、增加国资、增资减债、债权转股权等方式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8%,比2000年下降6.1个百分点。五是企业管理者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打破传统的“铁饭碗、铁饭碗、铁饭碗”的用人模式,改变国有职工身份,精简冗员,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员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收入可增可减的机制,是近年来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充满活力,民营和外资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该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和外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和外资非公有制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1884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3.9%,比1978的46.7%高出17.2个百分点,且这一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为1997,2000年为2000年。
福建民营企业产业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涉足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逐渐由低端、松散向系列化、集群化转变,并注重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纺织、服装、制鞋、工艺陶瓷、电子电机等60个左右的产业集群。,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已经初步形成。国内比较知名和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以晋江、石狮为主体的服装、旅游鞋产业集群,以德化为主体的陶瓷产业集群,以安溪为主体的茶叶产业集群,以南安为主体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福安为主体的电机产业集群,以古田为主体的食用菌产业集群。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的品牌战略已经从注重外延式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很多企业通过积累搞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一些民营企业,如七匹狼、安踏等,已经进入更高级的品牌管理阶段,开始将加工制造阶段外包。企业主要掌握R&D和营销。“打老虎兄弟,打父子”的家族经营日益向股份制、合资合作、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2.外资企业发展迅速,贡献突出。福建在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外资工业的发展,外资工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外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6848.07亿元,是1985的867.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7%,比1985高出49.3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大的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发展很快。2007年,福建62家大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86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5%。
三是外向型经济在结构优化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通过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福建经济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一)确立外贸大省地位
一是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30年来,全省外贸总额规模不断跃升,在全国的地位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外贸总额达744.58亿美元,是1978的367.5倍。其中出口499.43亿美元,进口2451.5亿美元,分别是1.978的261.9倍和1.960倍。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2007年的1981.7%和3.2%分别提高到2.6%和4.1%。
二是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30年来,我省在保持传统商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努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商品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回升。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传统商品出口不断发展壮大。比如传统出口商品中的鞋类,2007年,全省鞋类出口规模达44.92亿美元,是1978的250倍。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推动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1986之前,我省几乎没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7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54.38+00.96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2%,比654.38+0996高出近25倍,年均增长33.8%,比同期全省出口高出654.38+0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幅占全省外贸出口增幅的25.32%。
三是贸易方式的灵活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积极实施鼓励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贸易政策,加工贸易特别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蓬勃发展。在外资企业出口商品中,加工贸易已达75%左右,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出口的快速增长。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福建还从1998开始加大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力度,同时不断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提高加工贸易水平。近年来,我省一般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全省一般贸易出口总额为274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9%。
四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初期,与我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有124个,但其贸易规模都很小。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东南亚和一些西欧国家。30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出口促进活动,不断加大出口商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截至2007年,我省与218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一是招商引资规模扩大。2007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3个。据验资统计,合同外资94.49亿美元。实际资本为40.61亿美元。按历史可比性统计,合同外资654.38+023.36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865.438+0.365.438+0.00亿美元,分别是65.438+02.336倍和9796.4倍。
二是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升。30年来,福建引进了东南汽车、TPV电子、厦大髡残电器、福州青州大桥等一批大型、特大型项目。在大规模、务实、高品位的投资战略指引下,全省外商投资平均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平均合同外资金额从1.979增加到2007年的71.6万,增长了331倍。外商投资企业正逐步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
第三,外资越来越合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该省根据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调整外资投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加大对第一、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拓宽外商投资领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开放步伐大大加快。未来一年,福建新签合同外资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74.3%、9.5%、16.2%调整为1.9%、74.7%、23.4%,基本形成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结构。
第四,需求结构优化,投资和消费都在拉动经济增长。
GDP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需求规模,也可以反映这个地区的需求结构。从支出GDP来看,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形成总额(投资需求)、最终消费(消费需求)和商品与服务净出口(出口需求)来驱动。由于福建净出口比重较低,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经济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涨跌。需求结构以消费需求为主导,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
(一)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大,投资率不断上升。
福建省投资率从1978年的34.0%上升到2007年的50.4%,上升了16.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作用,既能增加生产能力,又能构成对生产的需求。因此,投资率的不断提高和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为福建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加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固定资产形成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在投资需求中,固定资产总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存货增量呈递减趋势。固定资产占投资需求的比重从1978年的58.7%上升到2007年的92.4%,提高了33.7个百分点。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普遍提高,反映生产单位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变化的库存增加指标比重进一步下降,由65,438+0.978的465,438+0.3%下降到2007年的7.6%。
(二)消费率趋于下降,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福建消费率从1978年的79.9%下降到2007年的45.7%。最终消费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消费需求是总需求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近年来,福建省最终消费的变化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府消费增长强于居民消费增长。从1978到2007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84.0%下降到73.3%,而政府消费从16.0%上升到26.7%,上升了10.7个百分点。第二,城市消费强于农村消费。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55.4%下降到28.3%,下降了27.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由28.6%上升到71.7%,增强了城镇消费对最终消费增长的拉动力。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用的消费比重下降,住、行、文教、旅游、娱乐、体育、医疗的消费比重上升。2007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和46.1%,分别比1978低26.7和24.9个百分点。
出口需求增加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的进口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全省GDP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从-1978上升到2007年的-13.9%。改革开放后,通过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福建进出口总额迅速扩大。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744.58亿美元,是65.438+0978的65.438+022.5倍。
五、三个层次的区域经济结构同步优化
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加快经济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三条战略通道、三个层面同步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三个层次”是:第一层次是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其产业重点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收跨国公司投资,拓宽国际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层次是莆田、宁德,产业重点是完善港口、公路等交通设施,加强沿海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水产品养殖加工、轻食品、特色旅游和一级产业链发展配套项目;第三层次,南平、三明、龙岩,其产业重点是连接沿海通道,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转化,使之成为福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腹地。三级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显著。
(一)第一层次产业升级加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拓宽国际市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度高,发展前景广阔,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我省确定电子信息、汽车、光机电一体化、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高效节能环保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强调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
统计显示,福建高技术产业高度集中,一级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四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的91%。2007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单位2384家,总产值3769.69亿元。增加值976.98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2006年的5438+0提高5.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6%,比2001提高了6.8个百分点。
(二)第二层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莆田、宁德努力完善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加强沿海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级产业链配套项目。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硬通道”。为适应第二层次发展需要,全面打通与周边省市的交通走廊,全长650公里,总投资259亿元,贯穿福建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个设区市,将全面建成。全面连接全国与第三条(亚洲)国家干线福建段,使长三角、闽东南、珠三角三大经济板块“牵手”,带来中国沿海经济新格局。随着向莆铁路和文赋铁路的建设,莆田和宁德没有铁路的历史即将结束。
宁德加快建设以福宁高速、文赋铁路、闽东机场为主线的交通网络,先后建成洛宁高速、福宁高速,促进了山海联动,打开了闽东发展的大通道,使闽东交通由滞后变为适应。福宁高速公路的建成比国道104缩短55公里,大大增加了港口的集散能力,扩大了港口的经济腹地,有利于海岸线资源的开发,增加了整体能力,满足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需要。随着沿海交通条件的快速发展,宁德市加快了八纵九横的省干线公路改造,提高了公路等级,实现了山区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初步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密切了沿海通道与山区县的联系,形成了区内外循环的公路交通干线公路网,拓宽了闽东港口腹地,增强了闽东经济发展后劲。
莆田市加强了以交通、能源、防灾减灾、城市公共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东南沿海能源供应中心。木兰河下游防洪工程和湄洲湾热电厂二期工程相继竣工。总投资11.98亿元的福建LNG总接收站填海工程已开工,接收站将建在福州、泉州、泉州。
(三)第三层次的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南平、三明、龙岩等市积极对接沿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转化,使之成为福建的开放腹地。福建虽然地处沿海,但80%以上的面积是山区。由于种种原因,省内几个山区城市的经济总量与沿海城市差距较大。近年来,我省进一步落实扶持山区发展政策,大力推进拓宽山海合作通道建设。2002年以来,福建在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安排上向山区倾斜,支持带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投资项目和大型设施项目,积极引导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山区转移。全省建立了省、市、县(市、区)三级山海合作重点项目储备库,在全省山区培育50个示范项目和100个山海合作重点项目,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该省还制定了山海合作重点项目贴息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山海合作项目和资金的管理。确定了36个示范项目(项目)和59个重点骨干项目,累计发放山海合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1.1.8亿元。山海合作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引导国外公司、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金融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山海合作;促进了农业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整体优势,发展了特色高效的经济作物和名优产品;促进了农业、林业、水电、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其产品的深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以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旅游生态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加大山区科技成果和农村新技术推广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老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源:福建省统计局对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