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写了一部名叫《春秋》的史书,记录了当时鲁的历史。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春秋》大致相同,构成了一个历史阶段,所以后人把这个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东周的前半部。
东周初,周朝走下坡路,皇族衰落,权力边缘化,诸侯国相互征服,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相继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一些地区得到统一。最强大的诸侯国才能称霸,出现过五个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史称“春秋五霸”。但是春秋中期有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因为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很累,需要休息。于是在公元前546年,14国参加的第二次“停兵会议”上达成协议,战争暂时平息。然而,在这一时期,在长江流域,吴、楚、越南之间发生了多次霸权之争。春秋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发展和井田制解体的深刻社会变革。在一些诸侯国,贵族势力变得强大,开始向君主争权。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汉、赵、魏三大家族,瓜分了晋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也就是著名的“三族分晋”。于是,七侠并肩争霸的时代渐渐到来,春秋到战国。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距今770年至476年(反之,距今770年至403年),属于东周时期。春秋时期,纣王的影响力减弱,诸侯相互争斗。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先后称雄,被称为“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之后是战国。
春秋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本书记录了从路引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为方便起见,现代学者一般称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国至周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春秋时期”。
历史事件
周平王迁都:
公元前770年,由于内乱和狗的入侵,周平王被迫将首都从濠江迁至洛邑。由于洛邑在濠江以东,此后的周朝历史称为东周(公元前770 ~ 221)。
室周衰退:
王萍东移后,周氏逐渐衰落。一是的祖父沈侯率狗进犯京师,杀了幽王,沈侯扶持,使有杀父之嫌,从而降低了周在诸侯中的威望。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最后东移,使只剩下一小块土地,周王室衰落。在周十二年(周)这表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但他仍然保留了世界的共同所有者的名称。
齐桓公占据主导地位:
685年前,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矿田制度,按土地的肥沃程度定税,设置盐铁官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兵农合一,基层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合一,增加了兵源和战斗力,迅速成为华夏国中最富庶的国家。然后打出“尊王拒洋”的口号,多次集结诸侯帮助或干涉他国,与义帝作战,最后在周诺王第三年(公元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臣服于他,缔结昭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从此,齐桓公建立了同盟霸权体系。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子夺权,齐国发生内乱。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打仗,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身体,没有人在意。南方楚国的崛起,消灭了北方几个小国,然后把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御楚国的进攻为名,试图再次联合诸侯称王称霸,但宋国的实力和威望都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洪水交战。楚军渡河,宋朝司马玉子建议宋襄公“半路杀出”,宋襄公说趁敌渡河而攻,是以不厚道、不公正为由拒绝建议;楚军渡江后,玉子建议趁楚军混乱时进攻。宋襄公再次以不友好和不公正为由拒绝了。储君阵袭后,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去世。当楚国称帝时,楚庄王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二个霸主。
晋国的繁荣:
在北方的晋国,他和石舟生活在同一个家族。对嵇的爱使国家政治陷入混乱。前636年,晋献公之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兵护送下,替晋文公继承了晋国王位。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顿军队,取信于民,稳定皇族,对秦国友好。他在王子中有很高的威望。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3年),楚军包围了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年初,晋文公领兵救宋,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霸主。
秦穆公称霸西戎;
死后,寻求向东发展,遭到金的阻挠。一战,秦军全军覆没,转而西进,吞并部分戎狄部落,独霸西戎。
楚夺得中原;
城濮之战后,楚国向东发展,灭了很多小国,势力南至云南,北至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加强大。他甚至向王的使者询问祭祀天地的鼎的大小,以破坏周的独立,这就是“夺冠”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金在翟(今河南武陟东南)交战,大获全胜。不久后又入侵宋朝,晋人不敢救,于是中原小国转投楚国,楚人称霸中原。
楚谨战争:
后来,楚谨和中国之间又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576年的炎陵之战和557年的占班之战)。虽然两者都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依然与晋国势均力敌。
士兵联盟:
连绵不断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了中小国家的厌倦。另外,楚谨两个大国势均力敌,谁也吃不了谁。于是由宋朝发起,在周建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平定军”,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雄踞东南:
前朝诸侯争霸告一段落,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将军,统一军队攻打楚国。吴军攻打楚杜英,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军南下攻打越南。越王勾践带兵打仗,越国大夫古灵打中了阖闾,阖闾伤重而死。周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报了仇,打败了越国。勾践讲和,贿赂了吴,给了他宝物和美女石,自己牵着马去找夫差。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合齐国灭越的建议,接受了越国的和平,转而北攻,打败了齐国,成了霸者。十年同居,十年取经的勾践,终于在消灭了吴国三年(前473年),夫差忍辱自杀。勾践北上,在许与齐晋会师,成为最后的霸主。
三族分为金:
当重新登上晋国王位时,许多追随者都跟随他一起回国。于是,这些人逐渐成为晋国的贵族,晋国的国家大事也落入这些贵族(智、赵、韩、魏、范、中山)手中。前455年,晋国只有郅、赵、韩、魏四个贵族。致仕出兵攻赵,威逼魏汉出兵。战争持续两年后,赵游说魏汉家族投敌,灭郅氏家族,瓜分郅氏土地,控制晋国朝政。前438年,汉、赵、魏三族分晋,晋有公只在余江、曲沃。前403年,周威烈立韩、赵、魏三王,是《子同治简》中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统计数字
据史书记载,在242年的春秋时期,有43个君主被诸侯国或敌国所杀,52个诸侯国被灭,战争有480多次,诸侯被聘、结盟450多次。
政治
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落,实际上类似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各国互相攻击,战争不断,小国被吞并。在国家内部,大清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普遍。《春秋》和《左传》记载的弑君事件多达43起,主要发生在春秋初期,这也反映了西周和东周交替时期权力的急剧变化。
春秋时期中国是五品骑士,大国叫公、侯,小国叫伯、子、公,而吴、越、楚、徐、巴、蜀、夷曲都是蛮族国家,所以自称为王,没有中国的礼遇。君主之下,有大臣、二大臣、三大臣或六大臣。其中主持政务的是正卿或尚卿,楚国叫灵隐,也叫项,秦朝曾叫舒畅、布庚。大清出征时是三军助战。清朝官职有司徒雷登、司马、、司寇,分别掌管民政、军事、工事、礼仪。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合并的地方设郡,或集几个小城市为郡,或分私田为县。而在边境地区,有县。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行政长官由君主任命,只有少数赏赐给贵族作为封地。
经济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但为了普及(战国时期),除了使用铁块外,春秋时期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有田地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了锋利的工具。牛耕越来越受欢迎,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的使用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青铜冶炼铸造中,发明了金位错、银位错、紫铜镶嵌等新技术。侯马大量铸陶模型的发掘表明,这一时期的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规模较大,水平较高。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牛耕广泛使用和推广铁制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成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型耕作转变为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私有土地的增加,井田制的瓦解,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不得不纷纷进行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向地主征收土地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由于战争的需要,马的数量增加了。中原的畜牧业基本上成了农业的附庸,很少有人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刻纹趋于细致工整,形制轻巧,导致错金铭文。现存的吴越青铜剑,以其精炼的冶炼淬火、娴熟的合金工艺、精美的外镀和铸造花纹,为世界所罕见。盐煮、冶铁、漆器等部门有所发展。铁制工具主要是手工业工具和农具。齐国的丝绸制品和楚国的漆器水平很高。一些手工业者成为个体生产经营者,生活在城市的“老板”中,生产销售。被称为工匠始祖的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铸造金属硬币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是最早铸造和使用硬币的地区之一。春秋后期,越国的粮食价格最高时为60元,最低时为30元。
春秋时期,创造了一种新的税制。鲁十五年(前594年),实行亩初税,国家按土地面积向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这是古代土地税的开端。潞城年间(公元前590年),任贾,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数量的军税(甲),使税与税合二为一。春秋战国时期,征收地方税已经非常普遍。巩建七年(前408年),秦国实行“初税”的实物税制。战国时期,各国的税制不同。秦最早实行户籍制度,用于征收地租税和“头会”(人口税)。
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占卜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性转变。在春秋过渡时期,虽然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然在人们的头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影响是普遍的。周及其诸侯的政治权威发生动摇和衰落,官学的局面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如学术的下移和经学的民间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春秋时期实现思想文化转型的历史条件。
宗教
春秋时期并没有广泛流行的宗教,因为道教只是在汉代才出现,佛教是在西汉传入中国的。不过春秋时期可能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原始宗教。
艺术
春秋时期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上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鼎是春秋时期的青铜艺术品。1923时期,新郑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的青铜鼎、爵。与西周的青铜器相比,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很有讲究。
科学与技术
墨子的第一个秘书描述了类似于天平的杠杆原理。这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理论。
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天文学、物理学和医学方面,春秋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把包括天文学在内的整个世界都纳入了五行体系。“天”不仅通过天象,还通过各种天体来显示“天命”。所以人要用各种符号观察“命运”,改变了以往用人心观察命运的方法。这些符号应该显示在“五德转向”中。表现在“五行运气”。天象观测不仅适用于国家政治,尤其是异常天象,因为它关系到“命运”,受到高度重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尖端的医疗技术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灵枢四季蒸记载了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术。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形成。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铁犁头、铁锄、连枷、石磨等新的农具,这是以前没有的。
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以曾国、楚国、徐国的青铜器为代表。
哲学思维
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易经》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和“洛书”的,是烧甲骨的表现,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实践中实现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反映。
相传是傅总结出来的,反复排列蓍草,画成八卦,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现象,原始而轻松。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仔细研究,加以规范和整理,解释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和爻辞,就叫做《周易》。它用简单的图像和数字,阴阳相反的变化来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展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数字,具有以少见多,以简示多,充满变化的特点。之所以叫“易”,是因为郑玄有三层意思:一是简单,二是变化,三是困难。也就是说,万物理论变了,现象在不断变化,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不会变,这就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中抽象出了丰富而朴素的辩证法。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对《周易》进行了解释和论述,完成了《十翼》,即《易经》。就这样,《周易》发展成为一部关于宇宙变化的深刻的哲学著作。中华文明的学术起源很早,但直到春秋时期才发展起来。这个时候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中国人称这个时期为“百家争鸣”时期。
/question/68740046.html?s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