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蓝牙的具体历史吧。
历史
蓝牙技术最初是由爱立信发明的。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和东芝成立了蓝牙SIG,特别兴趣小组(SIG)制定蓝牙技术标准。“蓝牙”这个名字来源于10世纪丹麦国王哈拉尔德的昵称。出身海盗世家的哈拉尔德统一了北欧分裂的国家,成为维京王国的国王。因为喜欢吃蓝莓,他的牙齿经常被染成蓝色,也因此得到了“蓝牙”的绰号。在当时,蓝莓因其颜色奇特而被认为不适合食用,因此这位爱品尝新鲜事物的国王成为了创新和勇于尝试的象征。1998年,爱立信希望无线通信技术能够统一,命名为“蓝牙”。
[编者]最近的发展
一款通过蓝牙接口与无线耳机通信的PDA手机,一款蓝牙鼠标,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产品都是1.1版本,是一款低功耗的无线电设备。它使用低成本芯片在短距离(1至100米)内发送和接收信息。
蓝牙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例如连接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和键盘,或允许个人数字助理(PDA)与附近的其他PDA或计算机通信。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带蓝牙技术的手机选择,可以连接电脑,PDA,甚至免提耳机。
事实上,按照既定的标准,蓝牙可以支持更强大的远距离通信,形成无线局域网。每个蓝牙设备可以同时保持7个连接。每个设备都可以配置为不断向附近的设备通告其存在,以便建立连接。此外,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受到密码保护,以防止它被其他设备接收。
蓝牙的标准是IEEE 802.15.1,蓝牙协议工作在免授权ISM(工业科学医疗)频段的2.45GHz。最大速度可达723.1kb/s,为了避免干扰其他可能使用2.45GHz的协议,蓝牙协议将频段划分为79个通道,带宽为1MHZ,通道转换可达每秒1600次。
将蓝牙与WiFi相提并论并不恰当,因为WiFi是一种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的协议。虽然它们使用相同的频率范围,但它们也需要更昂贵的硬件。应该使用蓝牙来创建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两者的目的不同。
[编辑] 1.2版本
PC的蓝牙接口1.2版本该版本向后兼容1.1版本,其主要改进包括:
匿名:屏蔽设备的硬件地址(BD_ADDR),保护用户免受身份嗅探攻击和跟踪。硬件匿名从1.1版本开始就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没有实现,所以普通消费者还是没有。
AFH,自适应跳频(AFH):通过避免在跳频序列中使用拥挤的频率,可以提高对无线电干扰的抵抗力。
更高的实际传输速度,实际测试约为24KB/S(192Kbps)。
L2CAP层引入了流量控制和纠错机制。
[编辑]2.0版
蓝牙2.0适配器(产品制造商:CELL Electronics)2.0版的内部结构没有明确的信息,但爱立信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些内容:
添加了“非跳跃窄带信道”。
因为不需要与每个设备交换回复信号,所以该信道可用于同时向大量蓝牙设备广播各种设备的蓝牙服务摘要。回答信号交换过程目前大约需要一秒钟。
实时公共交通时刻表、基本交通畅通信息、提前交通方向指示等未加密信息可高速发送至设备。
更高的连接速度(实际测试速度为72KB/S)
支持多种速度级别
[编辑]早期的蓝牙
1.0和1.0B的早期版本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制造商指出他们的产品互不兼容。同时,在两个设备“握手”的过程中,会传递蓝牙硬件的地址(BD_ADDR),在协议层面无法匿名,造成数据泄露的危险,让部分用户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