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就开始养蚕了。

以下是中国养蚕的历史:

桑蚕,原生于天然桑树上,主要吃桑叶,故又称蚕。在养蚕之前,我们的祖先很久以前就知道如何用野茧来缫丝。现在还很难确定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蚕。但早在殷周时期,我国的蚕桑生产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人工养蚕的发展远在殷周之前。

从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养蚕的直接记载。反映夏末殷初淮河、长江生产情况的夏说:“三月取桑,妾始蚕。”这意味着在夏历三月(农历四月)桑树将被修剪,妇女将开始养蚕。

殷人甲书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词语,而且还有一些完整的与丝绸生产有关的甲骨文。根据甲骨文学家胡厚宣的研究,一些甲骨文中记载,视察蚕事需要九卦。可见养蚕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事业。甲骨文中也有关于蚕神和蚕神崇拜的记载。当时人们为了养好蚕,用牛或羊等丰厚的祭品祭祀蚕。

考古学家在殷墟墓葬中发现造型逼真的玉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比如河南安阳墓葬和山东苏埠屯出土的商代玉蚕。蚕经常被发现作为商朝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这些都说明了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殷时期许多传世的青铜器上都附有丝织品或丝织品碎片的痕迹。通过研究,有些丝织品反映出当时已经有相当先进的丝织技术;大量事实表明,丝绸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要生产大量的丝绸产品,只有发展人工养蚕,才能提供足够的丝绸原料。

到了周朝,桑树种植和养蚕业已经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广大地区兴盛起来。丝绸已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要原料。养蚕和丝织是妇女的主要生产活动。《诗经》里有很多诗提到养蚕。比如《诗经·风·七月》:“春光明媚,有阿明苍耕。女人拿着篮子,跟着篮子走。她喜欢乞求桑柔。”春光明媚,黄鹂鸟鸣。女人们提着洗衣筐,走在络绎不绝的小道上,为蚕摘嫩桑。这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采桑养蚕的劳动场景。

桑树是在周代大规模种植的。《诗经·冯伟·十亩之间》中有一句诗说“十亩之间,桑叶闲”,意思是:十亩桑园的绿树中,采撷桑叶是多么悠闲。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成片种植桑树,一片桑园有十亩之大。当时种的桑树大概是灌木型和乔木型。现在,我们还可以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看到古代劳动妇女用篮子采摘桑树的生动形象,也可以看到当时种植的两种桑树:乔木和灌木。

据《诗经》、《左传》、《仪礼》等古籍记载,当时蚕不仅养在室内,而且有专门的蚕房和养蚕设备。这些器具包括蚕架(“方”或“槌”)、蚕箔(“曲”)等。可见,到了殷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植桑养蚕技术。

战国《管子山泉数篇》说:“民接养蚕,使蚕无病者,皆赐一斤黄金,直接吃八石,愿听其言,而入藏之官,无分行之事。”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精通养蚕技术,能把蚕养好,能防病,请介绍他们的经验,给他们黄金,免服兵役。的确,最有经验、最有知识的人是广大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其中不乏养蚕方面的专家和行家。他们在长期的养蚕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为中国和世界蚕业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描述种桑养蚕技术的书籍。汉代就提到中国古代有蚕业著作,如《蚕法》、《蚕书》、《种树藏果蚕》等。不幸的是,这些古籍已经丢失了。但从汉代开始,出现了很多2000多年的关于养蚕的古籍,如《Xi胜书》、《齐姚敏书》、《秦观蚕书》、《龟峰概》、《广桑说》、《蚕集》、《野蚕录》、《蚕茧卷》等。这些书记积累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植桑养蚕的丰富经验。

要发展蚕桑业,就要培育桑树,发展桑园。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用传播树来繁殖桑树。到了五世纪,南北朝时期,压条法已经应用于桑树育种。这种方法在齐敏的《瑶瑶》中有所描述。压条法是用桑枝繁殖新的桑树,比播种缩短了很多生长时间。宋元以来,我国南方养蚕农民发明了桑树嫁接技术,这是一种先进的桑树种植技术,对老桑树进行复壮更新,保存桑树优良性状,加速桑苗繁殖,培育优良品种。它们意义重大,至今仍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的健康和蚕丝的质量。中国很早就发明了修剪桑树的技术。早在西周就已经有低矮的桑树了,可能就是后来说的那种“地桑”(鲁桑)。西汉《大捷书》专门讲了这种桑葚的栽培方法:第一年,桑葚和小米混合,当桑葚长到和小米一样高时,在平地上把桑葚剪掉,第二年,桑葚从根部长出新的枝条。这样的桑葚低矮,容易采摘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桑枝又嫩又肥,适合养蚕。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引用农业谚语,对鲁桑作了肯定的评价,说:“鲁桑百富棉丝,说其桑好,工省多用。”著名的湖桑源于鲁桑。自宋代以来,人们通过嫁接技术将北方的优良桑种如桑引入南方。人们以当地原有的京桑为砧木,乳桑为接穗,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培育出一种新型的乳桑“胡桑”。胡桑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蚕业的发展。桑树修剪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桑树树形也在不断变化,从“自然型”到“高倩型”、“中干型”、“低干型”,从“无拳型”到“拳型”。质量好的桑叶只能在新枝上生产。通过修剪和剪掉老枝,可以促进新枝生长。新枝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使叶片肥厚、深绿色,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叶片质量,有利于蚕桑生产。这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19世纪下半叶,日本人还根据《齐·姚敏书》和其他养蚕古籍的记载,将桑树培育成各种形态。

蚕种制备是蚕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礼记》中有“种子沐浴四川”的记载。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清水冲洗卵面来保护蚕种。后来又发展出朱砂液、盐水、石灰水等具有消毒作用的药物对蛋表面进行消毒。如南宋《陈芳农书》记载:“春天,未出世前,细磨朱砂,温浴。”这种临近蚕卵孵化的沐浴,对预防蚕病有重要意义。因为卵表面经过洗澡消毒,所以蚕孵化后不会有病菌攻击蚕蚁(幼蚕)。我们知道,很多病菌,如微粒病原体、化脓性病毒等,都是通过食道传播的。孵化时,蚕蚁要咬掉一部分蛋壳才能孵化。如果这些病菌在没有消毒的情况下携带在卵表面,那么在叮咬蚕蚁的外壳时,就非常容易感染这些疾病。

至少在1400年前,蚕农就已经注重蚕种的选择。齐书姚敏说:“如果你收集蚕茧种子,你必须采取那些生活在集群。近顶则瘦,近底则不生。”古人认为选种对养蚕有两层意义:一是淘汰体弱多病的蚕卵,二是使二代蚕的生长发育时间和速度一致,便于饲养和管理。选种包括蚕选、茧选、蛾选、卵选。然而,人们在最初选择种子时并没有完全包括这四项。《齐书·姚敏》中只提到“民丛”中的蚕茧要选作种子。宋末以来,人们进一步从蚕茧的质量、结茧的时间和位置、蛾出茧的时间、蛾的健康状态、卵的健康状态等多种角度对种茧、种蛾、种卵进行了选择。到了清朝,人们更加注重选蚕,知道只有“蚕无病,种无病”。

通过严格的层层选种,淘汰了大量的病蚕或弱蚕卵,从而改善了二代蚕的体质,增强了抗病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微粒病原昆虫和化脓性病毒通过胚胎传递给后代。我们知道,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在19世纪提出的防止微粒子病传播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严格的选种切断微粒子病和虫害的胚胎传播途径。

古人也意识到蚕的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知道适当的高温和饱腹有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可以缩短蚕龄;另一方面不利于生长发育,需要延长蚕龄。历代蚕农非常重视控制蚕生活的环境条件。《齐术·植桑赭片》载有在蚕房四角点火以调节蚕房温度的方法。“一把火,火候不均”“几个人等,火候消”。晋末元初的《儒林外史》一书也提出,小蚕出生时蚕房要温暖一些,因为当时天气还很冷;而且大睡一觉之后,肯定是凉了,因为本来就热。《吴本舒心》说:“风雨总要日夜以身量。”蚕只穿单衣,拿自己和身体比:“觉得冷,蚕就冷,所以加火;你觉得热,你的蚕就急了,你就消火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舒适环境温度和蚕所需要的生活温度差不多,所以通过人体的冷热感觉来调节蚕房的温度基本上是合理的。在王振农的书里,详细记录了蚕房点灯,测温度,睡觉后卷窗帘通风,夏天在门口放水缸,打个寒战。

在长期的蚕业生产中,中国古代蚕农积累了丰富的蚕病防治经验。他们采取了许多卫生措施,补充药物和隔离病蚕,以防止蚕病的发生和蔓延。

公元2世纪,东汉崔莽在《四人月令》中说:“三月,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抹隙,持槌箔笼。”也就是说养蚕前必须对蚕房进行修整和清理。古代还发明了熏蒸的方法来消毒蚕房。养蚕前的这些卫生消毒工作,无疑对预防蚕桑病虫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清除蚕沙(蚕沙),并对蚕具进行持续消毒。《金元农桑要则》说:“蚕座底箔须盖二领。蚕蚁出生后,每天日出时擀出一个领子,晒晒太阳,然后盖在蚕箔的底部。明天,底部箔将像以前一样移出太阳”并反复更换。利用阳光对蚕具进行消毒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蚕病的药物防治,包括喂药和吸药。药物补充用于防治蚕病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秀才必用》云:将即将落下的桑叶“捣成粉”,“可除蚕热”。后来的书如《养月亮》(公元1633年)《养蚕秘笈》等也记载了用“甘草水”、“蒜汁”、“烧酒”喷在叶子上喂蚕,预防各种蚕病。后来针对不同的症状提出了不同的药方。

自明代以来,人们认识到一些传染性蚕病,如脓病、软病和僵病,并知道消除或隔离蚕病的措施,以防止蚕病的传播。

蚕蝇蛆病是我国养蚕史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蝇蛆病是一种蚕蛆寄生的结果。苍蝇在古代被称为“蛰虫”。两千多年前,尔雅有“国虫为螫”之说,晋代郭璞注曰:“今称蛹虫”。蛹虫是指这种虫寄生在蛹上。这种寄生现象在南宋末年吕典的《丫丫》中有明确的描述。他说那句老话,苍蝇就像蚕身上的奶,化为蛆。像苍蝇一样被埋葬。“这里说蟑螂把卵产在蚕身上,等它结茧化蛹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蝇蛆。明代谭震谟通过亲身观察,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的记载完全正确。他进一步指出,蚕蛆和蝇多发生在二蚕,二蚕十分之七是寄生的。在古代,由于蚕蝇的危害主要在夏蚕,随着夏蚕所占比例的增加,蝇蛆病的危害更受关注。虽然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蝇蛆病,但在宋代以前的农桑著作中,关于防治蚕蛆蝇害的记载却很少。宋代以后,记载很普遍。元代初年,农业厅编撰的《农桑集》一书中多次提到夏蚕饲养和防蝇问题。它引用《夏秋蚕律》下的“士之要”,说:“今养热蚕,以纸糊窗避蝇,以迹往来之风气...或者用窗帘把窗户绑起来遮住苍蝇。"在王振农的书中,有类似的记述:"有夏蚕,有秋蚕。夏蚕从蚁至老宜凉,但忌蝇虫。“这说明在元代,人们为了夏秋养蚕,非常注意防蝇。

明清作品中,关于蝇蛆病和防蝇的描写较多。在-莫写《谈子雕虫》之前,皇甫谧的《谢懿新传》(公元1582年)也谈到了“蝇蛆病”:“今日养蚕,蝇亦寄卵于蚕。时间长了,它的卵变成苍蝇,从洞里出来。”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蚕桑》中还特别提醒养蚕农民“夏秋要除蝇”。宋《天物乃服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凡害蚕者,有雀、鼠、蚊三种。鸟害不如茧害,蚊害不如蚕早,鼠害总是害。”这里所说的“蚊害”是“蝇害”的错误,因为蚕桑生产中蚊子并不造成危害,蚕桑史上也只有“蝇不早害蚕”的说法

在清代,蝇蛆病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严重关注。同治年间,沈秉诚在《蚕集》一书中说:“原蚕为夏蚕,又称二蚕...22号就老了,最忌讳坐飞机。”沈秉诚,浙江人,生活在蚕桑区,清代曾在常州、镇江、通州、海宁等地工作。他曾在镇江提倡养蚕。他说养夏蚕是“大苍蝇最忌讳的”,显然是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副词“最”在这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于勇在《蚕桑简介》(公元1866至1874)中也说:“蚕更怕苍蝇。无论大小,都是一口一口咬下去,直到变成茧,也就是茧体内有蛆,咬出一个小洞出来,蛹却死了,不再变成蛾子。每隔三四个月,蟑螂就烂掉烂掉。”于勇是浙江吴兴人。他的描述虽然粗糙,但也是从实践和观察中得出的结论。他指出,被蝇蛆寄生的蚕蛹会死亡,死蛹的腐尸也会污染茧丝。

对多性蚕蛆蝇及其危害描述最详细的是赵静茹所著的《养蚕论》(公元1896)。书中有记载如下:“还有一种大麻蝇,虽然不吃蚕,但危害最大。这种苍蝇和常见的苍蝇不一样,翅膀是白色的,全身都是黑色的毛,翅膀很宽,相当凶猛。它的天性相当聪明,飞得很厉害。每次飞都停不下来,马上就能飞,很难抓到。当它来的时候,它在蚕里产下一个白色的卵,像蛤蜊一样薄。第二天,产卵的地方变黑了,它的蛆已经进入蚕体,专门在皮肤里的丝料处吃蚕肉。6月7日,蛆老了,嘴里有两颗黑牙,手有轻微疼痛。蚕还是能结茧的,因为不伤丝料。蛆总是靠两颗黑牙从茧里出来,形成小洞,就是吃茧。虫蛀的丝绸让人无法忍受。一条蛆在一天内变成一个红色外壳的蛹。12月13日,它以白色大麻蝇的形式出现。好在睡了两三觉天气还是冷的,苍蝇也不多。天气暖和苍蝇多,没办法驱赶。当你在睡眠开始时长了蛆,你就会像茧一样死去。所以夏蚕不避此蝇,蚕无种。”该记录详细描述了蚕蛆和蝇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正如邹在《中国昆虫学史》中所指出的,赵静茹在《养蚕论》中对蚕蛆和蝇的细致观察和描述,可能是接受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方法。这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古籍中关于蚕蝇蛆病的记载基本正确。

蚕经过历代人们的长期育种和选择,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品种。宋元时期,虽然三眠蚕主要在中国北方育成,但四眠蚕主要在南方育成。三眠蚕的抗病能力比四眠蚕强,容易饲养。但从蚕丝生长来看,四眠蚕的茧丝比三眠蚕的好。经过长期培育,四眠蚕已在我国南方江浙一带饲养成功,并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难养四眠蚕的成功选育和推广,是养蚕生产的一大进步。

中国古代为了发展丝绸生产,除了养春蚕,一年还要养夏蚕、秋蚕甚至很多批蚕。早在《李周》一书中就已经提到了“原蚕”,“原”就是“再”的意思原蚕是一年中第二次孵化所饲养的蚕,也就是夏蚕。汉代焦干(延寿)所著《林逸》中有“秋蚕衰,冬蚕不生”的记载。但当时人们不仅养夏蚕,还养秋蚕和冬蚕。为了在一年内饲养多批蚕,古人不仅利用多样性自然传播种子,还在1600多年前发明了低温绿化制作原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低温抑制一只两性蚕的卵,延缓其孵化。这样一只蚕一年可以连续孵化几代,为一年内批量养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中国古代蚕桑生产技术的又一重大创造。利用人工低温生产原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在人工孵化发明之前,为了在一年内饲养多批蚕,人们只能利用自然多性蚕来传播种子。然而,多性蚕生产的茧丝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如两性蚕。为一年多次批量养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中国古代蚕桑生产技术的又一重大创造。利用人工低温生产原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在人工孵化发明之前,为了在一年内饲养多批蚕,人们只能使用天然的多品种蚕来传播种子。然而,多性蚕生产的茧丝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如两性蚕。为了一年内多次分批养蚕,获得更多更好的蚕茧,我们的祖先创造性地采用了人工低温促绿二价蚕,以至于一年内孵化了几批蚕。同时,在自然高温的影响下,对每批这种蚕所产的卵进行孵化,从而获得每批过龄蚕。虽然这种蚕产的卵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孵化,但由于质量好,仍然受到蚕农的欢迎。这样既解决了多次养蚕的问题,又尽可能地得到更好的蚕丝。

特别是明代蚕农在夏蚕种生产中发现了蚕的杂种优势。明代宋在《天工开物》中说:“蚕有两种:早蚕和晚蚕。晚熟种每年早种五六天,茧也先结,其茧轻一半。”他还说:“今天,寒冷家族中的一些人将早期雄性与晚期雌性配对,他们变出一个好的物种和一个不同的物种。”《天道生物》中所说的“早植”是蚕的一种,“晚植是蚕的一种。所以所谓“早雄晚雌”,是雌雄同体的雄蚕和两性的雌蚕杂交而成。根据现代家蚕杂交实验,“早雄晚雌”产生的杂交种是二元的,所以在夏天可以作为夏蚕种保存。”天工开物》指出,“早雄晚雌”出现“良种”,产生优良的杂种。这是世界上关于家蚕杂种优势利用的最早记载。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柞蚕丝生产国。

柞蚕,又称山蚕或天蚕。它主要吃橡树叶。山东半岛是放养柞蚕的发源地。那里的人很早就用柞蚕茧丝了。据古书记载,早在汉元帝雍四年(公元前40年),山东蓬莱、叶县一带的人们就已经收割野生柞蚕茧,制成丝绵。后来,人们逐渐学会了用柞蚕茧丝来织布。到了明朝,用柞蚕丝织布在全国都很流行。

到了明代,山东蚕农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放养柞蚕的方法。清代山东宜都的孙廷权也写过一本书《山蚕论》,专门介绍放养柞蚕的技术。据书上说,当时胶东山区到处都放养着柞蚕。很快,柞蚕的放养逐渐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最早传播到与山东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逐渐成为全国第二个放养柞蚕的中心。然后放养柞蚕的方法传到了河南、陕西,后来又推广到了很远的云南、贵州等地。

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来的。

朝鲜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长期密切交往。据古籍记载,中国的蚕种和养蚕方法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传到了朝鲜。日本的养蚕方法,相传是秦始皇时从中国传过来的。后来我多次派人到中国和朝鲜,或者招募日本的技术人员到日本传播经验,以促进养蚕业的发展。直到近代,日本不断从中国引进优良的蚕品种和先进的栽桑技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的美丽丝绸,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地运往波斯和罗马。西汉第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中亚。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丝绸是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道路,从昆仑山北麓或天山南麓向西经过青脊(帕米尔),经过中亚,再运往波斯、罗马等国。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后来蚕种和养蚕方法先从内地传到新疆,再从新疆经“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非洲和欧洲。

7世纪时,养蚕业传到了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传到意大利。15世纪,蚕卵和桑籽被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了养蚕和丝织的生产。英国看到法国养蚕有利可图,于是效仿法国,养蚕生产从法国传到英国。

在美洲,据说墨西哥在16世纪中期就已经养蚕了,但直到17世纪,大规模养蚕生产才在美洲发展起来。当时的英国殖民者认为其美洲殖民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发展养蚕有利可图,于是在美洲殖民地进行大规模养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