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从唐朝到现在的历史是怎样的?
唐朝建立后,唐生高祖恢复南宁首府仁寿时,高祖在全国建州废县,隋朝建立南宁。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南宁为朗州,设朗州为巡抚署。开元五年(公元717),改称南宁都督。南宁、公协、昆明、、银、曾、瑶、犀浦、西宗、西宁、玉、西丽、南云、莫、南龙等十六个州。首任总司令魏仁寿带领军民在曲靖老城以北20里处修建了日后著名的石头城。八年武功,将都督由益州移至今日。天宝之战,失唐之地。天宝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唐朝与南诏之间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第三次天保战争结束于天保13年(公元755年),唐朝损失了20万士兵。南宁全境归还南诏,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转移到洱海地区,正式结束了曲靖长达530年的华南都城地位。南诏和后来的大理在石城建立石城县。明朝第三年(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大理国及三十七部在石城立下血盟誓言,居住在云南的白、彝两大民族的祖先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乐章。元代渡金沙江曲靖之名最早出现于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渡过金沙江,进军云南。三个月后,大理投降,两年后,整个云南都属于蒙元。又是一个500年的周期,云南的统治中心从洱海转移到了滇池。元代,石城相继建立墨湾湖府,石城有千户人家。1271,墨湾湖公馆变更为中路总经理公馆。元十三年(公元1276),中路总督府改为曲靖路总督府,石城千户改为南宁。明军攻打姜白石圣峰山,建府城。公元1381年,30万明军在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西平侯的指挥下,在石城周围与被云南刺死瓦尔米的10万蒙古残兵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石城之战,也被称为姜白石之战。最后元军全军覆没,大明统一中国。1387年,在圣峰山脚下、蛟海(东海子)岸边,新建了一座府城,取代了因战乱而老化、损毁严重的石城。公元1394年,曲靖府升级为曲靖军民府,衙门仍在南宁(今曲靖老城)。公元1765年,清朝改曲靖军民政府为曲靖府,县治仍为南宁郡。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奉中央之命,废府改县”。割为曲靖府,南宁县改为曲靖县。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在曲靖县设立云南省第二区督察专员公署。至此,“南宁”被广西这座原本名为永州的城市永远“借用”了。但近年来,曲靖通过一些街道、办事处的命名,找回了南宁、建宁等古名,但仍有潍城、宁州、石城未被开发利用,十分可惜。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设立曲靖专区,设曲靖县。辖曲靖、沾益、宣威、平邑、马龙(在桐泉镇)、嵩明(在嵩阳镇)、寻甸(在仁德镇)7个县。1954年,原宜良特区的宜良(位于匡远镇)、陆良、罗平(位于罗雄镇)、师宗(位于冯丹镇)、鲁西、鲁南被划入曲靖特区。宣威县改名荣丰县(在荣成镇);平邑县改称富源县(在中安镇)。曲靖地区辖13县。3月26日1957,路南彝族自治县由路南县改;同年,寻甸县改为寻甸回族自治县(在仁德镇)。曲靖地区辖11县和2个自治县。1958撤销沾益县,并入曲靖县。曲靖地区辖10个县和2个自治县。1959荣丰县恢复原名宣威县。1960撤销马龙县,并入曲靖县;师宗县撤销,并入罗平县;泸西县撤销,并入弥勒县;撤销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县;撤销寻甸回族自治县和嵩明县,合并寻甸县(在仁德镇)。曲靖地区辖7个县。1962年,恢复马龙(通泉镇)、师宗(赵敏镇)、嵩明(嵩阳镇)。曲靖县由城关镇迁至沾益镇,曲靖地区辖10县。会泽县,原1964由东川市领导,划入曲靖地区。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曲靖下辖11县和1自治县。沾益县(沾益镇内)1965恢复。曲靖县从沾益镇迁到环城镇。曲靖地区辖12县和1自治县。1966宜良县驻地镇更名为东风镇。1970曲靖地区更名为曲靖地区,隶属曲靖县。辖曲靖、寻甸、宣威(在荣成镇)、会泽、富源(在中安镇)、沾益、师宗(在冯丹镇)、罗平(在罗雄镇)、吕梁(在中心镇)、宜良、嵩明(在松阳)、马龙(在通泉镇)等地。12.(后路南县、嵩明县属昆明市管辖。)1979寻甸县改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后划归昆明市)。曲靖地区辖11县和2个自治县。1997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2号):(1)撤销曲靖地区及县级曲靖市,设立地级曲靖市,市人民政府驻麒麟区城关镇文昌街道。(2)曲靖市设立麒麟区、沾益县。麒麟区辖城关、三宝、越州、东山四个镇和环城、朱杰、姜妍、慈营、潇湘、西山六个乡镇。区人民政府设在城关镇南宁东路。沾益县辖西平镇、花山镇和曲靖市沾益镇、盘江镇、白水镇、大坡镇、焦玲镇、德泽镇、烟坊镇、博乐镇。县人民政府西平镇龙华新路。(3)曲靖市辖原曲靖地区(后划归昆明市)的陆良县、罗平县、会泽县、马龙县、富源县、师宗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沾益县、麒麟区。原曲靖地区的宣威市直接归省管辖。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曲靖市总人口为5466089人;麒麟区648956,马龙县185766,陆良县581764,师宗县349770,罗平县515211,富源县657474,会泽县844485,按当年的行政区划,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藏族。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沾益县西平镇、沾益乡撤销,西平镇合并,镇政府进驻原沾益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