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花的那些事-菊花简史
战国时期:菊花与民族文化的开端。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木兰早落,秋菊晚落”,在《九歌》中又说:“春兰秋菊长留”,赞美菊花的高洁与不凡。
秦汉:菊花开始作为食物和药物,重阳节喝菊花酒的菊花习俗已经形成。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菊服轻适,抗老”。《西京杂记》记载:“菊适,以茎叶与杂粟冲泡。明年九月九日熟了就喝,所以叫菊花酒。”
魏晋:菊花成为重要的观赏花卉,受到文人的推崇,成为吟诵和赞美的对象。菊花最早的园艺栽培出现在晋代。
南北朝:据记载,每年夏天至日把菊花和小麦磨成灰来控制蛀虫。
唐代:随着菊花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郭拓《植树书》载“黄白菊花披一面皮,与黄麻、皮扎结合,其花半黄半白。”说明人们已经掌握了菊花的对接技术。重阳节赏菊活动从宫廷到民间都很受欢迎,有大量关于菊花的诗词。唐人通过菊花表达心声,菊花的意象更加丰富。
宋代:中国第一部菊花谱《刘猛菊花谱》问世,菊花谱相继问世。菊花种植也从露天自然种植变成了塑料盆栽。从朝廷到民间,每年都有“菊花大赛”、“菊花大赛”等活动,咏菊文学达到了顶峰。
元代:关于菊花的记载很少,只有1株菊花——杨伟贞《黄花列传》,记载了163个菊花品种。
明代:出版了20多部菊花专著,出现了众多的菊花画,继承和促进了菊花文化的发展。明代文人画家留下了大量的菊花画,如的《桂居山鸟图轴》、米的《竹石菊花轴》、陈的《戏菊图轴》等。
清代:菊花专著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出版35部,现存27部。以北京为中心,从宫廷到城乡百姓,菊花栽培和观赏在北京蔚然成风,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菊花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文人不仅画图,还把画和诗画结合起来。其中著名的菊花画有云的《九华甲彩图》、《李东甲彩图》、吴昌硕的《菊花图》、的《蓝菊图》等。
当代:菊花自古有之。在中国悠久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传统中,菊花被赋予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当今社会,菊花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更加珍贵,需要我们更好地珍惜、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