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教案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和三国局势分裂的原因。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进步,即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如何综合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工具
教师多媒体工具包
教学过程
引入新的课程:
1.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小说、电视剧,介绍历史上的三国;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说《三国演义》和电视剧吗?里面的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诸葛亮和曹操。。。。。。)
老师讲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反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2.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代。
新课程探索
一、争战。
(1)官渡之战
本文分析了官渡之战前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以及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视频展示了官渡之战的过程,说明了战争的影响。试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的原因。
1.官渡之战前的情况:东汉末年的军阀政权。
结合曹操的《豪李星》阐述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地图。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从政,皇族衰落,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就像曹操笔下的郝李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乌鸦?各地人民苦不堪言,饥寒交迫,人民渴望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2.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壮大后,与袁绍在黄河以北发生冲突,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领65438+万大军南下攻打曹操。曹操只有三四万兵力,敌强我弱。曹操应该怎么打?他采用了谁的策略?
(1)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观看视频《官渡之战》,要求学生简单复述官渡之战的历史典故。
(2)出示一段文字材料,要求学生总结官渡之战的经过、结果及影响。
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曹骏,主力直逼曹骏所在的官渡。曹骏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了将军许由的计划,攻打袁俊的粮库,烧毁所有的粮草。袁俊动摇了,曹骏趁机进攻,打败了袁俊..袁绍率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原因。
(4)探究曹操强大的原因。
政治上:(1)?捧皇帝做群臣?
(2)重视人才,广纳贤才。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开垦土地。
(二)组织士兵耕田(耕田)
过渡:统一北方?统一天下(课件显示“看海”)
师生互动:曹操写了一首诗《看海》。你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享受看海的乐趣,一起阅读。
1.曹操统一北方后有什么样的野心?这首诗是曹操追赶袁绍残余力量,来到渤海之滨时所写。他登上碣石山,远眺,面对茫茫大海,有感而发。显示了曹操的英雄气概。
2.实现他的抱负有什么障碍吗?(刘备、孙权)
(2)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之前的情况。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当时南方的刘备和孙权,一强一弱。应该怎么打?
2.赤壁战役的故事。
播放视频《赤壁之战》,让学生感受激烈的战争场面;结合赤壁之战的动画讲解,让学生总结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3.讨论: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
孙刘连俊:合纵连横,战略得当;火力攻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和地理条件
曹操:客观上,官兵来自北方;主观,因为实力而自满;放松了,轻敌了;战术错误
4.总结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5.以史为鉴:不要骄傲,要善于借鉴和采纳别人的建议,做事要有分寸。
第二,第三,天下讲三国。
赤壁之战被曹操击败,逃回北方。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同年,其子曹丕废汉帝,东汉灭亡,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1,三国的形成。
动画展示了三国的形成。
列出三国的时间,都城,创建人。强调魏代汉,曹操出自东汉末年,而非三国。
2.三国经济发展
通过图片展示三国的经济发展,帮助学生区分三国各具特色的发展。
3.合作探索:从东汉末年的混战割据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虽一分为三,但实现了部分统一,有利于当地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相比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受损严重,这是历史进步。
第三,浪淘尽在英雄身上
以曹操为例,通过将史实与文艺作品中描写的情节进行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区分史实与文学创作的能力。
1,从三国演义到名人眼中的曹操,再到你眼中的曹操,最后老师总结了一下。帮助学生区分史实和文学创作。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进行评价。
课后总结
用板书的方式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在黑板上写字
三国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与地动仪、张仲景与华佗。
⑵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汉代的造纸图,了解造纸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根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其观察和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史的初步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张衡、张仲景等人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如何区分史料与文学作品的区别(以评价曹操为突破口的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过渡:你认为你的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繁荣的秦汉文化。
揭示主题:繁荣的秦汉文化
自学(或预习)
1.请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纸最早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改进了造纸术?
3.秦汉时期有哪些数学专著?
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什么,是谁发明的?情况如何?
5.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主要有哪些?
教师:监督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学生:(1)根据问题快速阅读并标记课文,找出难点。
(2)分组在学生中质疑解惑。
合作探索、展示和交流
讨论,探索,交流,突破困难。
问题1:纸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思考:龟甲、青铜器、帛书、竹简等。
成本高,贵,不方便,难以推广。
第三,三国的形成
国号是在建都的时候确立的。
曹丕于魏220年攻洛阳。
蜀国221刘备成都
222年孙权建业吴国
实力相当的三个政权,但现在双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打败对方,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自己的领土上恢复生产。
国名经济发展
魏
舒尼病毒
吴语
强调三国鼎立始于220年,曹丕魏鼎立最终形成是在222年,孙权建吴。
扩展和推广成语、典故和汉字
1,字符连接
曹操诸葛亮
刘备许由
孙权周瑜
2.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桃园三结义,三访草堂,草船借箭,赤壁火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等。
课后总结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曹操不愧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学习历史之后,要注意史实和文艺作品的区别,用真实和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谢谢您的合作!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