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手表厂的发展史

1955年7月9日,上海二轻工业局、上海钟表行业协会组织13钟表厂、建国仪器厂、康华钟表材料商店、申昌钟表店、宜兴、鹤城、花城、中苏,以及从事手表修理的6个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长三针)。到9月26日,第一批18精品马表三根长针(17钻石)组装完成。次年5月,试产集中在江阴路(齐心发条厂原仓库),试产队伍扩大到150余人,用简易设备试制出第二批100只手表。1957年4月,试制组抽调原机车设计工程师Xi国珍和原医用针技师童勤勤,参考教材《苏联技术》,结合试制实践,历时4个多月,绘制了150多张零件图,并制定了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中国第一套自行制造的手表。

1958之后,上海的钟表产业逐渐初具规模,但关键零部件和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我国钟表行业的空白,支持钟表零部件和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从文化、教育、冶金、仪器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系统选择了一批企业转产。还抽调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发展宝石钻、减震器、游丝、发条等零部件的加工,以及生产铜、不锈钢、易切削钢、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表、模具、专用机床的专业工厂,使上海钟表业很快形成比较完整的钟表生产基地,并与之合作。

1968年,上海手表厂首次突破年产1万只手表,1970年增至228万只,两年翻了一番。从此,中国的手表消费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上海钟表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上海秒表厂(原金盛钟表厂)更名为上海第四钟表厂(现上海钻石钟表厂),上海第五钟表厂(原长明钟表厂)更名为上海二手钟表厂。65438-0970,上海五金行业为钟表行业发展释放人力。在1973、18工厂,如求精锁厂,设立上海手表三厂。这一时期,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速度,把自己的办公楼、客厅、生产辅助用房全部改成生产场地,搭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简易车间,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车间人行道上堆放原材料、半成品,尽力挖掘生产潜力。1968年,上海手表厂生产1万只手表,厂房3万平方米。之后产量逐年增加,直至年产量超过500万只手表,仍维持原有厂区。唯一不同的是建了54栋大大小小的排架楼。这种短期行为使得上海钟表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呈现出市场疲软的局面。

进入80年代后,上海钟表业面临着计划和市场的双重选择。长期以来,上海的钟表业基本上采取“计划第一,市场第二”的方针,根据政府经济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上海钟表行业面对新的形势,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废除了跟随了30多年的行政公司,成立了上海钟表联合公司。1989年变更为上海钟表公司,公司一头承包国家,一头结算,统一承担经济责任,形成了由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组成的多层次集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