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的历史
上海话融合了北方吴语的主流特点,成为太湖吴语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方言。因此,上海话有成为吴语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至少在北方吴语区是如此,在80年代以前一度成为长三角吴越地区的通用语。新世纪以来,由于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错误地限制了方言大众媒体和公共场所的使用,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讨论上海话的起源,首先要区分“上海话”这两个概念,因为在上海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上海话。一种古老的上海话,我们称之为“上海”,始于700多年前南宋形成的人口聚居地,至今仍存在于上海郊区。另一种是上海开埠后,随着上海市区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城市“新上海话”。国内外统称的“上海话”是指新上海话。但要追溯上海话的起源,还得从开埠前上海话的方言说起。上海话源于松江方言,已有700年历史。上海的人口聚居地以上海浦命名。上海浦就是今天从龙华到外白渡桥的黄浦江。上海话是随着上海浦的出现和上海人的定居而形成的。古时候,长江出海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水势极大的松江(即吴淞江、苏州河)。在其下游靠海处,有两条支流,上海浦和上海浦。与“上海”相对应的聚落最早见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在华亭县的东北有一个叫“上海事务”的市场,管理酒税的销售和征收,其他的大约在今天上海老城的东北。东面是900多年前的上海滩。
后来到了南宋,吴淞河开始淤塞。吴淞江上的大港口青龙镇被上海事务取代。政府在上海设立了城市航运服务局,负责征收商船税。宋元之交,上海已发展成为华亭县东北部的一个大镇。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华亭县东北五乡为上海郡时,县府设在宋朝上海办事处,在此形成大规模的聚落中心,形成了不同于松江话的上海话。大致在上海郡原来的区域,郡内人口逐渐向四周扩散,到了明代,形成了不同于松江方言的上海话区。所以上海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方言就是上海老城区的方言。当然,上海郡原本是松江府的一部分,其早期人口主要是从上海西南郊区嘉兴旧松江一带扩散过来的。这样,上海话也是黄浦江流域松江话的变体。长期以来,府城松江话也是上海话的权威方言。
苏州和嘉兴是历史上的两个大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但是松江相对落后,上海又是近滩,所以就松江地区的方言来说,在太湖地区发展较慢,上海话更为古老。保留了松江方言留下的许多古音古字。由于上海面向东海,它在晚清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机遇。上海在1843年被迫开埠后,成为自由发展的租界,长时间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成为国际大都市和金融中心。随着庞大移民和高速经济的冲刷,上海话成为太湖吴语地区发展最快的语言。在过去的150年里,上海话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而突飞猛进。在短短的两三代时间里,上海话的某些成分可以看到显著的变化轨迹,这在中国现代语言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上海开埠后,大量移民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尤其是苏州话和宁波话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苏州话也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小说、传说、弹词、民歌等)对上海话产生了重要影响。).宁波移民多,上海话的第一人称复数“Allah”和更多的脏话都来自宁波话。这样就形成了以上海本地话(松江府话)为主,多种吴语(苏州话、宁波话)并存的新上海话。新上海话继承了老上海话的基本特征,融合了北方吴语的主流特征,成为太湖吴语区发展最快的方言。也取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影响最大的吴语,与苏州话一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方言。
上海话语音是各地吴语的“最大公约数”和代表语音。其他吴语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代。与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自由翻译或音译了许多英语单词,用在书面文本中,通过当时上海各种发达的平面媒体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上海话曾被认为是吴语中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方言之一。由于人口融合和普通话的推行带来的快速转型,相对于吴语的其他方言,上海话迅速变化,官话化,越来越失去吴语的代表性和特色。懒发音现象很严重,年轻人吴语能力普遍较低,人们开始怀疑上海话的代表地位。
但近三十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依赖,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严重下降,只出现了“不要太特殊”、“淘糊”等少数新词。
由于缺乏母语教育,吴语的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懒音”,如上海话,曾经分尖音组,但在浦西市已大部分消失。有些多疑的妈妈掉了,上海话中自称代词“我”的正确读音应该是ngu;此外,浊音词“句号”会被误解为清音(详见词条“懒音”)。
自1965-1980年代末以来,上海所有的学校都用普通话教学,许多学校还单独处理说方言的行为。可以说“进了校门,就到了北京。”此外,在媒体传播方面,政府取消了几乎所有电台和电视节目中的上海话内容。90年代初,上海话电视剧《孽债》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但是第二部沪语系列还没开播就被叫停了,后来只播出了配音版的普通话。近年来,一些以上海话为主要语言的情景喜剧出现在上海的电视屏幕上,如《老大爷》。很多上海话培训系也因为生源不足倒闭了。著名的沪剧演员马莉莉发现很难招募到发音合格的年轻沪剧演员,她提出了保护上海话的建议。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作出积极批示。
2001,网上方言保护运动的发起者上海八卦abc发表了《吴语文化价值与推广普通话的文化缺陷》一文,拉开了吴语保护运动的序幕。从2005年开始,上海舆论界“捍卫上海话”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一些上海市民和有识之士强烈要求政府保护上海文化和方言。很多上海人互相交流只用上海话,拒绝普通话。义务教育增加选修科目,地方地理。有学者甚至编了一本上海话词典,揭秘上海话背后的传奇故事。面对政府的消极态度,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国内对上海人和上海人莫名的偏见和排斥,有人担心上海人和上海文化仍然岌岌可危。
现在上海有些孩子用上海话和别人交流不了,甚至根本不会说。《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在浦东说上海话是不识字的表现”,引来上海本地人的广泛批评。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公众要求保护传统上海话的呼声,上海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主要的公立幼儿园部署上海话教师。孩子们每周都会上一堂上海话课。有人认为,作为中国最繁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普通话的推广确实对促进经济发展、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会导致传统方言和传统地域文化的消失。一些上海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开始质疑方言是否会阻碍经济发展,对上海话的处境表示不满。客观事实表明,上海话受到了严厉的差别对待和不公平对待,这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诸多风波,影响最大的是2009年底的“团团门”事件。由于这一事件,一些上海居民开始怀疑有关部门特别重视在上海推广普通话的动机。
2011出版第一部上海话小说《弄堂》。为很多会说不会写的上海话标上海话音标。这样,保护上海话就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