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本会计的原则是什么

会计一般原则是指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校正的一般原则。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基础,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3)一致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变更的累计影响以及累计影响不能合理确定的原因。

(4)关联性原则。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已经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5)时效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要及时进行,不能提前或延迟。

(6)明确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测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者应当承担的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本期已经收付了款项,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反。收付实现制是指根据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来确认收入或费用。

(2)比例原则。它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应当与其成本费用相匹配,同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及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予以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它要求企业的财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此后,所有财产发生减值的,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之外

法律

除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资产发生减值后,其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要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支出的效益只达到当前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支出的利益延续到几个会计年度(或者几个商业周期)的,应当视为资本性支出。

3、校正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谨慎处理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不得高估资产或收入,低估负债或费用,不得秘密计提。

(2)重要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区分交易或事项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损益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不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处理可以适当简化。

评估具体项目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总的来说,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综合分析。在自然界中,当某件事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3)实践重于形式的原则。它要求企业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是根据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比如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的资产。租赁企业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不拥有所有权,但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相当长,接近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被租赁企业有优先购买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内,租赁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从其经济本质来说,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以融资租赁形式租入的资产,在会计上视同租赁企业的资产。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只是在交易或事项的法定形式或人为形式下进行,其法定形式或人为形式未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现实,那么会计核算的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