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法律分析:1。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巩固供给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就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我国经济调整转型发展进步的基础。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刺激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作用。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引入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2002?2008年,进入了以健康、规范、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发展新时期。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拓展供给空间。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的风光不再。“十三五”时期,中国要想继续发挥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强大的优势,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向和纵向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和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绩效的最重要因素。6.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区域、行业、系统和产品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上述五项改革内容外,还需要多项配套改革。构建全民社会服务体系就是其中之一。
法律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积累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从2015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速持续下滑,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增加,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增加,投资减少,等等。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国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不是标准形式的通缩。同时,在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力度,但效果并不明显。投资大幅拉升,旧经济疲惫不堪,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恶化,一些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突然崛起?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总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需求管理的同时,还有改进的空间。同时,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也迫在眉睫。通过制度供给改革,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