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越剧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
越剧,原名“地上唱本”,流行于浙江省嵊县,20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为“女子越剧”。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收了昆剧和话剧的营养,逐渐走向成熟。以袁雪芬和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更早地得到了中国的关怀,并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这群老艺术家勇于改革,积极创新。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越剧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产生了《梁祝》、《红楼梦》、《西厢记》等数十部优秀剧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成立,随之而来的是浙江引人注目的“花小白”现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小花”。如“第二届梅花奖”获得者毛、梅花奖获得者周云娟、代表了新一代越剧艺术家,他们竞相绽放百花园,预示着越剧的进一步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