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对胡琴的历史渊源主要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胡琴不仅是现代二胡、马头琴、胡俟的前身名称,也是中国多个民族民间乐器的总称。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民族民间乐器中,胡琴是最大的乐器家族,广泛流传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仅在汉族中,就有皮膜二胡(又名南湖、布子)、高虎(月湖)、京胡、京胡、澎湖、歌湖、平面板胡等。在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傣族、瑶族、佤族、哈尼族、朝鲜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有50多种不同名称、不同形状的胡琴,用木头、竹子、金属、葫芦、牛角、马骨等制成。多姿多彩、多民族的胡琴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如民间歌舞、弦乐索乐、竹丝乐、打击乐、鼓乐等宗教音乐。可以说明,胡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群众基础最广泛的民族民间乐器。

由于数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胡琴乐器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还广泛流传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朝鲜、韩国的西秦。日本清乐中的胡琴:携带一把小提琴(像四胡)、一把小提琴(像板胡)、一把三弦小提琴(又称“小弓”、“胡弓”);古越乞丐玩的是胡琴(相当于今天的chainhi),柬埔寨变体Toi高棉;锯塞恩赛);在泰国;Tro等等。(注:(日文)钱琳三世《东南亚乐器》,人民出版社,1996。千百年来,胡琴在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的音乐文化历史和人民生活中一直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中外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中外音乐史家也有不少论述。胡琴乐器的起源、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基本清晰,但有些环节仍然模糊不清,存在争议,甚至似是而非、误解误传。由于胡琴乐器的发展与蒙古族的音乐历史息息相关,而胡琴乐器的重要分支马头琴和胡俟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古代传统乐器,笔者就此谈一谈,以期对胡琴乐器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1,的前身秦

胡琴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Xi秦。宋陈@ ①《乐书》载:“琴,出于弦,形似,亦为部所乐。盖之,二弦以竹片卷之,民间沿用至今。”宋代欧阳修也写过一句诗,“秦为他人乐,陆戏双泪”。因此,可以确认西秦是北方少数民族——西人传入中原的乐器。按照乐书的画法,琴筒是圆的,真的像拨浪鼓,一根竹竿两根弦,但是没有重量,琴轴设置和现代胡琴相反。

2.西秦在盛唐时期传入中原,又称“秦琴”

西秦何时传入中原,在乐书和欧阳修的诗中没有解释。只能根据历史资料来判断。在历史上,Xi属于东胡族系,与契丹族“异质相似”。汉代称乌桓,元魏时脱离契丹氏族,故名库莫希。在隋唐时期,他被简单地称为Xi。(注:参见《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可见,西秦传入中原的时间不可能早于隋唐。此外,由于与“姬”同音,在唐代,秦也被称为。这在浩然的《池亭诗》中早有云:“竹招秦,花邀过”。孟浩然(689-740)创作成熟期与盛唐(712-762)相吻合,可见西秦(秦琴)最迟在盛唐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一些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著作说:“胡琴演奏弦乐器,唐代为西琴,宋代为季芹”。“南宋时,西秦改名为秦”(注: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版。)。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此外,关于的来历,宋的《石林广记》说:“为嵇康所作,故名”。对于这一点,中国的音乐史、乐器编年史、艺术辞书都有很多参考,但没有分析。(注:杨主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初稿》、《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大辞典》、《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大辞典》(人民出版社,1991)等。)而且据我看,恐怕只是希望的问题。因为,第一,嵇康是魏晋时期的音乐家。当时除陈说是嵇康所为外,没有史料证明的存在。其次,嵇康生于公元224年,于公元263年被司马昭所杀。西人生前还是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分支。直到公元4世纪末才从“契丹”分离出来,隋唐时改名为“Xi”,那是在6世纪末7世纪初,距离至少300年。“如果没有皮肤,头发在哪里?”。因此,“秦琴原是嵇康所作”的理论难以成立。

3.宋代琴的高度发展与马尾的出现。

西秦虽在唐代传入中原,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直到宋代才得到广泛传播。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都流行弹琴。宋代史料中多有记载。如宋代《京师胜迹》说:“瓦社细乐常以萧、关、戚、秦、合奏”。《乐书》也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使用它”。于是,宋代出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钢琴家,沈括的《孟茜谈》说:“xi宁中,一场宫廷宴会。焦芳的大师严旭弹着琴,只用一根弦就弹完了这首歌。”它显示了严旭演奏技巧的高超程度。

西秦在中原发展成为阿沁秦的同时,在北方广大的草原上也发展得更快。对此,虽无确切史料可查,但唐宋时期,北方草原众多少数民族频繁更迭,不断分化融合,其中Xi民族逐渐分别与契丹、女真、蒙古、汉族分化融合,Xi人的代表乐器西秦自然会被草原少数民族乃至中原汉族所接受并广泛传播。沈松阔在《孟茜笔谈》中记载,他到F ū @ ②延安(今延安)保卫西夏时,“作了几十首凯歌,让士兵们唱”。其中第三首写着:“马尾辫随汉车,乐犹犹豫豫自责;不要用弓射云中的鹅,因为鹅现在不送书了。”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西秦早已进化成了一个梳着马尾辫的胡琴先进于中国西北的草原。

沈括在宋元丰五年(1082)作歌,但在陈的二百卷巨著《》中@此事,令中外民族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颇为不解。《并非没有困惑》(注:(日)钱琳《东南亚乐器三文》,人民出版社,1996。)。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不可解”,我就浅见讨论一二。第一,马尾辫胡琴虽然产生并流传于西北草原,甚至传入驻守边疆的宋军,但尚未传入中原。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一件乐器的传播是非常艰难和漫长的。以曲香琵琶为例。据史料记载,公元350年左右从波斯传入中国北方,传入南方却是200多年后的事。直到公元551年才发现文字记载(注: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版)。)。一种古老的乐器流传如此之慢,以至于陈@ ①对马尾胡琴一无所知,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可能的。其次,陈@ ①的200卷代表作《乐书》的确不可或缺,但由于他是一个十足的复古、保守、狭隘、过时的音乐观念,他反对音乐史上的新因素、新概念(如变调、音阶第二音等。),尤其是民乐,少数民族,外国音乐。(注: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版。也可以推断,陈@ ①可能知道马尾胡琴的存在,但他是不屑一顾,视而不见,还是充耳不闻,不得而知。因此,他的《乐书》中没有提到马尾辫和胡琴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管陈@ ①是“不知名”还是“不屑一顾”,遗憾的是宋代没有马尾和的记载。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从孟茜碧潭上知道马尾胡琴产于北宋末年的西夏,但我们无法知道它的确切形状。因此,对于马尾辫胡琴的形状有不同的猜测。在一般的史料中,大多避而不谈它的形状,或者不加分析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它是阿沁式的圆柱形胡琴。它和秦琴的区别只是竹片和马尾蝴蝶结的区别。只有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的“马头琴”词条中,说“马头琴”又叫“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但这是毫无根据的。当然,作者也倾向于认为“马尾胡琴”可能是“朝舞儿”(马头琴的前身)。因为在宋末辽代,沈括写歌的时候,蒙古人已经在北方草原迅速崛起,并于1206年武力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帝国。与此同时,胡琴——朝吾尔和呼吾尔——早已广泛用于祭祀和战役(注:《内蒙古史纲》卷十二。)。然而,宋代马尾辫胡琴的造型还有待考证。

4.西秦在北方的传播与演变。

西琴演变为中原的阿沁和西北草原的一把马尾胡琴后,又于宋末(即朝鲜宗瑞年间)传入牡丹江镜泊湖、东北东京城等朝鲜地区,并逐渐在朝鲜民众中流行,甚至成为中国延边和朝鲜半岛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明代朝鲜《乐书规》载:“西秦,以檀花木(刮青皮),或鸟竹、海竹马尾辫串,卷以松脂。”可见,至少在明代,西琴在韩国已经是木擦和弓擦两种形制的乐器了。按照《学乐》的画法,西琴是竹竿,弓刷,琴轴反过来,有1000公斤的重量,琴筒也不再是拨浪鼓一样的扁鼓,而是长筒,更接近现代胡琴乐器。(参见图2)

诚然,在北方草原不断发展的西秦并不只是一个朝鲜西秦,在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其不同的变体。如《清史稿》卷101载:“西秦,佗为体,二弦,龙头,方柄,坏长柄等。”。背面圆凹,弦镂空,两轴,一左一右。用80茎木马尾卷起来。《清代礼乐图式》第九卷中有其图纸(见图三)。这种瓢形扬声器容易被误解为马头琴的前身“朝舞儿”(注:赵双虎《蒙古四种色调二题》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1991。),其实只是一个形状。同时,“朝吾尔”在《帝王礼乐图式》卷九中画了一幅琴图(见图四)。但这种西琴后来并没有流传下来,可能是因为和潮五儿太像而合二为一,或者是被潮五儿取代而淘汰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古老的乐器——圆柱西琴,至今仍流传于我国北方蒙古族(内蒙古东部、辽宁、黑龙江等蒙古族聚居区)和朝鲜族(延边)之间,至今仍保持着其古老母体“音色柔细”、音域广的特点(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西琴,民族出版社,198)。),蒙古人称之为胡或胡胡。更有意思的是,到现在为止,福建南音的两根弦在圆柱形和倒琴轴上与古代西琴非常相似(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版,第278页)。)。

需要注意的是,“胡琴”这一称谓并非始于元代,而是早在唐代就已存在。但在唐代,胡琴一般是指少数民族和西域传入中国的乐器,即胡人乐器的意思。当时泛指弹拨乐器,如琵琶、雷虎等。以致国外民族音乐学家误以为胡琴是唐代琵琶的别名(注:(日)钱琳《东南亚乐器三文》,人民出版社,1996)。)。作者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此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