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傩戏有什么特点?

新晃侗族傩戏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龚喜乡路斯村天井寨。因随鼓锣声而跳,故名“叩推”。

“咚咚推”的来历很难搞清楚。天井寨最早的居民是明朝永乐年间从荆州迁来的龙姓侗族人。龙姓人说:“‘叩叩推’头在荆州,尾在天井。”照此推断,这种傩戏很可能出自明代的荆州。

旧时天净斋有盘古寺、飞山寺。春节期间,各庙轮流祭祀一年,祭祀时要表演“敲推”。每当有天灾或瘟疫时,我们也要唱“叩叩推”。

“叩叩推”是一种情节简单的舞蹈,也有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都是用侗语。其剧目有《跳地》、《蝎子偷牛》、《老人推车》等,反映了民族生活。也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如关公的《擒贼先擒王》和古城会的故事。

“叩叩推”的音乐多由当地民歌、民谣发展而来,常用的曲调有“六六腔”、“印石”、“诵经”、“格雷”。

舞蹈中表演“叩叩推”。演员的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一个三角形,不停地跳动。据老艺术家说,这种踩三角的舞蹈是以牛的身体为原型的。牛头和两只前脚是三角形,牛尾和两只后脚是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叩叩推”。

侗族起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汉时称为“洛越”,魏晋以后称为“辽”,侗族是辽的一部分。在古代文献的编年史中,侗族被称为“侗人”、“侗人”、“侗人”,自称“甘”,宋代译为“陵”,明代称为“辽辽”、“蛮”、“苗”,或误称。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唐宋以前就有侗族人在此定居。祖先是百越的洛岳,或者说是甘岳的后代。至今,洛越人的许多习俗和文化都被保留了下来。

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原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后来以侗语南方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方言为标准音。信奉多神论和崇拜自然物体的原始宗教。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龚喜乡路斯村天井寨村,湖南没有侗族傩戏。

傩戏的早期角色是通过其面具形状来识别的。业务以生、丹、洁、丑四个演员为主,然后发展成更细致的分支。但无论是傩堂主戏还是大戏,都是以“对手戏”为主,或者是小学生、小旦、小丑、小旦,或者是老学生、老旦。

傩戏在傩台表演由来已久。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大师出身,他们的剧都是宗教性的。剧中的一些人物也是由傩坛中的神灵化身。因此,傩戏的表演具有浓厚的宗教风格。

傩戏植根于农村,所以也接受了一些民间歌舞和说唱表演。清末,祁家坪的傩戏艺人与郴州的傩戏艺人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今天以郴州高音唱腔为主的傩戏腔。

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傩戏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同时也获得了依托戏曲节目和点化、开村、跨军等少量僧袍。

傩戏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法师腔、傩坛腔和傩戏腔。法师的口音是诺坛法师哼的曲子。

旋律口语化,无节奏,属于朗诵体。它只是有一些戏剧性的因素。傩戏坛中的戏大多是合法的程序,这是傩戏发展的基础。虽然其旋律节奏简单,但音乐形象逐渐清晰,职业初具规模,唱段结构也逐渐严谨。

唐诺歌剧腔是随着唐诺歌剧和大本钟歌剧的形成而产生的。它继承了巫乐的全部遗产,保持了浓厚的“巫风”,成为湘剧音乐体系中独特的古声腔。

巫术艺术有着“封闭”的历史,彼此之间很少有横向的交流。他们都使用当地语言作为他们的舞台语言。因此,强烈的地方性成为其一大特色。虽然有局限性,但体现了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性。

沅陵祁家坪郴州傩戏共有21种曲调。常用的曲调有江女调、范郎调、夏池调。在特殊情节中,还有“穷兵调”和“通关调”,调角在五个以上,还有羽调、角商交替调。意境朴实,旋律有民歌的特点。

面具在傩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傩仪盛行的商周时期,主持傩仪的方为了在展览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头戴“金四眼”面具。《李周·夏观》说:

方想掌中披着熊皮,四目金黄,衣裙末端神秘的衣服,手持葛阳盾,帅气嚣张,时不时的撒开来驱赶疫情。

方在那吉已成为驱鬼瘟疫消灾的神话形象,显得神秘可畏。

在傩戏表演中,面具成为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是傩戏最重要、最典型的道具。演员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特征。

新晃侗傩戏面具36个,包括三国人物12个,有、刘备、张飞、关平、周仓、王允、吕布、丢辛的故事、华佗、、甘夫人、米夫人。其中,关公的面具使用率最高,关公在所有的三国戏中都有出现。

两对傩神,包括姜亮和蒋梅。侗族传说中的祖先。这个面具不是演员戴的;洗的时候只是为了祭祀。

鬼神面具6个,土地、雷公、雷婆、小公、小婆、瓜精。

3动物面具,包括公牛、母牛和狗。

还有13其他人物,包括刘高、官员、学者、巫师、王婆、强盗、癞子,各有1;有2名军官和4名士兵。

新晃侗傩戏的头饰有其独特性。剧中人物戴上面具后,头上都戴着长约8英尺的黑色丝绸手帕,手帕两端从后脑勺拖到地上。表演时,手帕搭在他们的肩上,双手各握一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表演。

新晃侗傩戏是发生在南方元宋以前的戏曲遗存,至今至少已有660至700年的历史。是中国早期南戏流传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傩戏的存在,证明了贵州地方戏并非明代益阳戏影响下形成的剧种,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发兵三十万至云南,大量移民至此填南”。

如《天府中的驱魔》所述:“新晃侗傩戏不信巫术也不驱魔,只拜祖先。”表明中国戏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咚-咚-推”恰恰证明了这个阶段在世界上是存在的。

表演的傩戏有孟姜女、旁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地等。此外,还有一些根据《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改编的剧目。

1956期间,中央民乐调研组对新晃县龚喜乡路斯村天井寨的“鼓推”音乐进行了调研。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生先生深入天井寨调研,撰写了《新晃侗傩戏源流及艺术特色初探》,揭开了新晃侗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期间,经怀化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凭记忆制作了整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傩戏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