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竹歌剧的起源
马竹戏曲早期以儿童剧为主要剧目,表演多为一生一次或一次丑态,如劈柴脱,脱久脱,脱。还有两种丑的表演,叫双戏,比如“范坡戏”。明末清初,受其他剧种的影响,马竹戏也演出了一些大剧,如《王昭君》、《赛昭君》等。,角色增加到七个,即生、旦、净、丑、帖、洋,有时称为七脚戏。
竹马戏是从汉族民间舞蹈发展而来的,表演动作多集中在上半身和面部眉眼。所以脚步没有手那么丰富,一般只有上半身左右摆动和扭动。这是早期表演者被画马腿的垂直幅度覆盖,只能进退的痕迹。在表演形式上,依然保持着“下台”的特点。一放出来,小丑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踩“四角”。仇丹的表演有一套独特的程序:丹娇双手放在胸前,双脚以蹼步行走,动作时脚尖上扬,每步约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蟹手等。“举天”是担脚特有的动作,不同于梨园戏双手举天的表演。在早期的担脚表演中,往往是抬起脚跟藏在裤腿里,脚尖着地,装上木蹄,就像一个缠足行走的女子。精致优雅,类似京剧的杂技,这在汉族民间戏曲中很少见。小丑的基本身材包括弯腿、抖肩、喜跳;表演项目有跳跃、双手指地、一指侧、一指腹侧、肩侧扇风、从水中观看等。表演粗犷活泼,说一句话就有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老艺术家林顺天在过渡巷扮演臭骚的小丑形象,与出土的古陶俑颇为相似。
到了唐代,宫中有女演员表演竹马舞,逐渐在汉人中流行起来。李白《长征》说:“当你,我的爱人,骑着竹马,小跑转圈,抛青梅。”杜牧《杜秋娘》诗说:“渐抛竹马,舞一点鸡。”北宋大政治家孟在《东京梦记》中记载的“社火”活动和南宋临安正月十五的灯会,有“儿童竹马”、“踩高跷竹马”、“男女竹马”等。元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以萧何“骑竹马”为特色。明代阮大铖编著的剧本《双金榜》中还有一段“跑竹马”的舞蹈。
南宋中期,漳浦有戏剧活动。据南宋庆元三年(1197)郴州北溪人陈淳(165438 ~ 1217)在《宓尚程思艳情戏评点》一书中说:“秋收之时,有人窃此国,乃俗也。该团不尝试做少年,于是聚集几十个流氓飘浪,以* * * *的合唱率演唱,称为‘戏头’,挨家挨户收钱货,向演技优秀的人致敬,或制作木偶,在居民聚集的农村搭建帐篷,四通八达,以此来拓宽观众群;到城近地面,四门之遥,亦为之,无所顾忌。今年秋天,从七八月份开始,在农村的朱珠村,正是时候,风很大。”所谓“乞冬”,就是当地农民为了来年丰收,邀请优秀的人来表演。今天竹马秀的开场节目就是上面提到的《奔跑吧四大幸福》。马竹早期的戏曲主要是“农子戏”。比如砍柴弄龙、日都弄龙、唐别等。,只有旦和丑两个角色,表演粗糙,音乐唱腔以汉族民间曲调为主。
明代,马竹戏曲在正统年间(1436 ~ 1449)之前兴盛并传播到陆丰县。据上世纪50年代的老艺术家林立中说,这已经传到他这一代22代了,传到老艺术家黄睿的孙辈24代了。这一时期,春腔盛行于闽南,并在漳州、陇西等地蔓延。明代何《舒敏》卷三十八《风俗》中记载:“(陇西)近泉,其心易与春人交游。虽然是给优秀者看的,但那将是春天的声音……”
清初,随着漳州人移居台湾,马竹戏移植到台湾。《台史注》说:“顺治十八年,何使人刺探港路,至元夜,张灯结彩,放烟火,竹马,歌者,极巧。君王与苗长布夜唱歌。”台湾省吴腾达先生所著《布马阵》说:“布马起源很早,但最初不叫布马,是一种与布马形似的竹马戏...有两个起源不同的传说。第一,据说宋朝有一个粗人,因救司机有功,被皇帝赐官,但因为不识字,皇帝只好给他一些侍从,派他四处奔走。这个民间故事也开始生效,并逐渐演变成一场马戏表演。第二,清朝有个忠臣被汉奸陷害,被砍头,但他的儿子被救了出来,逃了出来。有一天,皇帝在游览北京时遇刺,恰巧被忠臣的遗孤救下。于是皇帝封了他的荣街,赐他一匹白马回老家。因为他一直在荒山野岭中游荡,从来没有骑过马,导致一路险象环生。”
到清代,漳浦还演唱南曲。乾隆年间(1736 ~ 1795),漳浦《六鳌志》记载,当地有一个风火院,其实是南曲亭。每次神仙过生日,或者人们结婚、哀悼、庆祝的时候,都聚集在元帅庙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漳浦人蔡伯龙在《观音会义释》中记载:“白字写,春日唱。”这一时期流行于漳浦、华安一带的马竹戏,大量吸收了王昭君、陈三五娘等全腔音乐及其剧目,以南曲为主要唱腔。此外,马竹戏还受到正字戏、四平戏、汉剧、徽剧的影响,并在吸收《燕青打》、《李广指挥》、《宋郑江放腊》等剧目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清康熙年间(1662 ~ 1722),南靖县阿津洋人福斋在《秋水堂诗》中记载了“王昭君”演出的盛况:“一曲琵琶满,数排箫控城。不管费明有多苦多恨,大家都欢迎。”那时候,马竹剧团的艺人经常在正月初四出去演出,直到12月24日才回家,一年到头都很忙。光绪年间(1875 ~ 1908),王祥专修平和县志,其中说:“大年初一,少年扮作狮子、八仙、竹马等戏,舞足蹈,响金击鼓,闹得沸沸扬扬。”到20世纪20年代,漳浦已有18个儿童班,仅刘骜半岛就有8个班,其他如城关、佛昙、古雷等,如“竹的孩子”、“玉兰的孩子”、“毛的孩子”、“老马”、“新马”。清末民初,女艺人林安仔(刘骜漳浦人)也出现在演出中。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看竹马表演。曾有“三天无火无烟,看‘和春’”和“三天无米煮饭,看‘戊己’(和春)”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马表演重新获得了活力。1952邀请林金泉、林旺寿、林武之、林顺天、林等竹马戏老艺术家参加陇西特区文艺演出,进行劈柴、渡河等表演,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从1953到1959,三次参加漳浦县业余美展,均获奖励。1954年,在漳浦县深土乡新源前村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组织了马竹戏业余剧团。
20世纪30年代,由于艺人不识字,美术教学只是模仿葫芦,加上周围其他剧种如潮剧、汉剧、歌仔戏的冲击,马竹戏逐渐衰落。民国二十三年(1934),漳浦县只剩下“老马”和“新马”两个戏班。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阶级完全被打散了。自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由于漳州歌仔戏的兴盛等原因,马竹歌仔戏逐渐衰落。然而,作为一种植根于汉族沃土、具有深厚传统的戏剧,它的艺术生命将永不停息。许多传统剧目在村里流传了几百年,上演了很久。其中,如《昭君出塞》、《状元游行》等都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保存至今。南靖县金山镇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都有“昭君出塞”的演出。当地人称之为“马艺”。
1962年,漳浦县成立了竹马戏艺术遗产发掘抢救工作小组,对竹马戏的历史、剧目、唱腔、舞美等进行了发掘整理,记录了10个剧本。1962年底和1963年初,北京市、省、地方文化部门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先后到漳浦县调研,观看竹马戏演出,组织学术讨论,撰写了若干研究文章和调研报告。“文革”期间,剧团解散;1980年代重建,更名为漳浦县神土乡马竹话剧团。1984年9月,漳浦县编《竹马戏史料汇编》一书。1990年7月,聘请马竹戏曲老艺术家林金泉教授漳浦县专业剧团青年演员《奔四福》《唐二鳖》等剧目,将这一古老的剧种传承下来。
到1997,漳浦县刘骜乡仍有零星的马竹戏民间音乐厅。漳州市文化部门已制定抢救保护方案,将组织人员进一步收集整理竹马戏的物品、曲目及相关资料,使竹马戏的历史渊源、在中国戏剧中的地位、剧目、曲目、服饰、道具、表演特点等更加清晰。排演《四大美人》、《我的唐二嫂》、《昭君何帆》等剧目,重组马竹民间专业剧团。
马竹戏曲作为历史悠久的“戏曲活化石”,越来越受到海峡两岸艺术家和有识之士的关注。为了抢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漳浦县组织了专业的竹马戏班。全国各地的许多戏曲专家都到漳州来整理和研究竹马戏。流传于漳州数百年的《状元游街》一剧,至今仍在台湾省内流行。在表演中,冠军骑着白马,穿着红袍。他在小丑马夫的指导下,随着锣、鼓、钹等打击乐器的节拍,做出各种滑稽夸张的动作。丑角历经一生,默契配合,始终是该剧的灵魂,这与漳州马竹戏的传统表演风格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