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煎药谱》的由来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形成于上海,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南、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属于滩泉系。沪剧起源于上海和江浙农村的田头民歌。它最初被命名为古画歌剧院。入城后改名为当地的沙滩泉,又称“本滩”。它在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屈伸”,在40年代初出现。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普遍称之为沪剧,是一个年轻化的剧种。上海流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是唯一在上海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历史的发展
沪剧,属于谭簧系统,原名古画戏。上海古画戏早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就已流行。在农村集镇演出,一般在茶馆临时占一个角落,在茶客面前演唱,在寺庙、节日、乡村演唱,俗称“放高台”。
当时的表演形式是男子敲锣,女子两头打鼓,配以胡琴、笛子和板鼓,客人用当地方言。他们演唱的曲调是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两岸农村流行的民歌,有“四句头山歌”、“二人转山歌”、“叙事长调山歌”等。这些民歌或是两句,或是四句,节奏自由,接近口语,风格委婉朴实。表演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工作生活,如郎演唱的《二铃》、《十二生肖》、《童养媳》、《长弓民歌》等民歌。叙事长山唱段长达100或1000句,作品有《白杨村山歌》、《赵山歌》等。
演唱程序是用乐器演奏江南丝竹音乐如【36】等,称为“拉头”。然后表演了一个叫“打杨当”的节目,再一次开了清唱剧,然后表演了主戏。该剧演出结束后,观众往往根据折子唱该剧的咏叹调或小曲,称为“翻牌”。大合唱的开篇流传至今,如《三国演义》、《大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