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酒的历史

1983年,考古学家在太白酒厂第三车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酿酒、饮酒陶器,经专家鉴定,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酒器,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的酒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物证,为探索中国原酒找到了最珍贵的标本,将人工粮食酒的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因此,太白酒厂所在的梅县被历史学家和酒文化圈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酒乡。据《梅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梅县金衢镇(太白酒厂所在地)有13家烧酒房。在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太白酒在Xi及其周边市场销售。民国2 6年(1937),19年8月,西京南大街185号万寿宾馆郝向陕西省建设厅申请太白酒商标注册,同年9月28日,省建设厅以SJ . 4字第2 1942 655号上报国民政府中央11665.到1956公私合营时,梅县金衢镇共有六家烧酒作坊,分别是太泉、益丰永、福昌浩、德胜茂、玉德海、义成海。这些史料表明,太白酒历史悠久。2000年,“太白牌”太白酒在酒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荣获“世界历史文化名酒”称号。著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苏文汤劳仑》也记载了黄帝与齐伯(齐伯是太白山的臣子,既是黄帝的臣子,又是中国医学家的始祖)的一段对话:“黄帝见齐伯引他回家,就去拜访他,说:‘我能为汤老老做些什么?’齐伯答:‘米必引米薪,米必完,米薪坚。’从这些讨论可以知道,当时酿酒的原料是大米,煮出来的酒叫“醪”。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采用的是蒸煮工艺,这与考古发现的配套酿酒器具中的甑相互印证。甑的主要作用是蒸煮粮食原料,这表明当时繁殖霉菌的熟食原料可能用作制曲或直接酿酒,说明当时宝鸡地区的酿酒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眉县在宝鸡,炎黄文化的发源地。这个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有着酿酒的有利地点。炎黄先民在这里“耕种制陶”,发明了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业,也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原始酒文化。太白酒的诞生是宝鸡地区炎黄原始酒文化孕育下的历史必然。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报答让位于周文王的太伯叔和榆中的恩情,将秦岭周围的山命名为太伯山(后改为太白山)作为纪念(这段历史见岐山周公庙墙)。此后,秦岭的许多动植物和中草药都以太白命名。太白酒的产区梅县在太白山脚下,这个地区出产的白酒自然被称为“太白酒”。

太白山是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它以高、冷、险、奇、富而闻名。四季气候带明显,水质甘甜。地质调查和分析资料表明,太白山水富含锌、锶等30多种矿物质,特别适合酿酒。西周时期,这个地区的酒业非常繁荣,生产的太白酒已经成为御用酒。《诗经》中“沈伯心麦,知望玉梅”的诗句,讲述了沈伯心在梅县用太白酒饯行的故事。这些都说明,太白酒经过几千年的孕育,诞生于西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富裕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促进了白酒业的大发展。太白酒在唐代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史官桂王(今眉县人)陪唐太宗李世民到眉县太白山汤峰泉避暑时,喝了当地出产的太白酒,兴高采烈地作诗赞美:“闻十里外,一夜知滋味,怎得此甘露雪浆?”说明当时太白酒的醇香和太白山水的美妙。

盛唐时期的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仙”和“酒仙”。在他传世的1,000多首诗中,与酒有关的有1,70多首。当初李白从西蜀出发,到长安求功名。他跨过太白山,在金衢镇过夜,喝着当地出产的太白酒,回忆蜀道的艰辛和生活的辛酸,当晚就写出了千古绝唱《蜀道难》。他以这首诗为指引,拜见了当时著名的官员兼御史何。何张之看后称李白为“谪仙太白”,广为流传。后来李白在《酒与狱序》中回忆这段奇遇:“四月,有狂徒,季节真浪漫。长安一见面,就被称为谪仙。“落仙李白”的美誉,也让太白酒在唐代声名鹊起,达到鼎盛时期。唐朝以后,长安、汴梁等大都市开的酒店,很多都挂着“太白遗风”、“太白酒家”。明代大书法家宋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书法珍品《太白酒宋轴》。他的书法优美流畅,用笔雄浑。唐代礼部尚书王珏(今眉县人)陪唐太宗李世民到眉县唐凤泉避暑,喝了当地出产的太白酒后写道:“十里闻香,一夜知滋味;你是怎么得到这种甘露的,不断变冷的雪花浆?”当代著名酿酒专家,“秋菊春兰太白酒,桃花潭水与王伦清”,沈等联书,“太白贯瓶,诗仙遗风凝酒”,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原商务部部长何继海先生“太白峰持云柱,酒香飘金渠两岸”等题词,进一步彰显了太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