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重视初中历史

第一,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是指运用语言来传递历史教学信息,包括书面语、口语和体态语。它是历史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基本工具和方式。教师的语言技能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许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与教材结构、学校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等不完善有关。,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很大关系。中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是活跃,集中时间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采用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把教学内容一波三折地倾吐出来,这必然会使学生的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使其疲劳,进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日复一日,这样下去,学生会对进一步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阻碍思维的发展,降低教学效果。虽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提醒学生注意听讲,但效果是暂时的,收效甚微。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掌握其科学性、启发性、简洁性、具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践,充分发挥历史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语言尽可能生动活泼——教师语言不死板,词汇丰富,声情交融,肢体语言配合,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历史学习的任务。此外,历史老师还应该强调锻炼,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悦耳,在教学中尽量融入理性——要能动就动。总之,教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幽默,形象直观。交替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枯燥的历史知识中加入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色彩,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职责。

第二,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教材。

地方教材的内容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密切相关。是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它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乡土史的教学,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初中生。从他们生活的社会中学习历史,是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告诉他们家乡发生的事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我上历史课的时候充分应用了当地的教材。比如我在七年级历史第二册第十五课“加强明朝的君权”的时候,因为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按照课本讲解,学生不会感兴趣,效果也不好。于是我联系了当地的教材,问学生: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你是哪里人?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争相回答,因为同学们都知道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是我们邻县凤阳人。我们当地关于朱元璋的传说太多了,同学们都略知一二,所以到了地方,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历史课不睡觉,有的做其他作业,课后通过作业检查,效果很好。

2.有助于端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

通过对乡土教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摆脱以往认为学习历史没有意义、中考翻书翻资料就能考好的观念,有利于纠正学生对历史的消极态度。如果学生的态度是正确的,教师上课的效果将是明显的,他们的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所以我觉得乡土教材的应用可以改变学生对历史的态度,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3.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内容只能略述,所以显得有点枯燥和干巴巴的,有些还不能收入教材。这些缺点都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适当增加内容,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本土内容。比如我在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结合安徽历史讲了凤阳县的“统包统分”。“1978 165438+10月24日,小岗生产队18户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把所有户的土地都耕种出去。在保证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其余归各家各户所有。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的第一年,粮食产量达到6.6万斤。

通过乡土教材的补充,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既避免了教学中的枯燥、空洞现象,又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家乡的历史变迁中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总之,乡土教材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最愿意接受和容易接受的信息是视觉信息,因为视觉的东西总是比抽象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历史知识形象化,增强学生视觉器官的宏观刺激,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化深奥为简单。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可以说,在学生接受信息时,直观的教学方法比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甚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经常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1.播放历史纪录片,引入新课。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学生来说有点陌生。传统的说教对学生来说并不明显,必须用图像或动画来表达。比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抗日战争》,课程标准中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了解民族团结在抗战中的重要性,探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如果单纯的在书本上描述侵华日军的罪行,学生们的反应很普通,我们无法体会我们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辛。我们在历史纪录片《中华百年》中播放了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让学生有了动态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从而改变了“我要学,我要学”。

2.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媒体的单一,教师只能讲,学生只能听,以教为主的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语文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融光、形、色于一体,直观、新颖、生动,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结束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总之,历史课的直观教学可以提高很多学生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和长期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参与新课改的学习,努力将新理论、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实施新课程。